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成糊豆後成了頂流導演 > 第第 204 章 在張掖市的戲份加起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糊豆後成了頂流導演 第第 204 章 在張掖市的戲份加起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在張掖市的戲份加起來……

在張掖市的戲份加起來總共兩個小時,

徐承熹硬生生拍了兩週,上到因為演員演技下到因為自然光不對喊了無數遍卡。

《上和下》在歐美的發行權她賣給了霓虹燈影業(neon),這是一家僅成立九年的公司。

原來徐承熹在韓國都是找在好萊塢捧了好幾個亞洲影星的韋恩斯坦合作,但這人衣冠禽獸,

前兩年被指控性侵女藝人已徹底坐實,

她便另謀合作對象,

選了霓虹燈影業。

《上和下》能拿去年的金棕櫚,

也少不了霓虹燈影業的助力,

雖是新秀,但在《上和下》之前,就已經連續六次拿金棕櫚獎。

北美賣座的電影幾乎都來自好萊塢、迪士尼影視、索尼娛樂、派拉蒙和福斯影業這些大廠,這些巨頭競爭,使得電影的製作成大幅度增加,公司每年製作和發行的影片數量逐漸減少,風險相對低的ip電影因此更受青睞,

這也造成了這幾年電影內容同質化。

霓虹燈影業作為獨立電影公司,走的是與好萊塢大片分庭抗禮的路線,

以‘45歲以下,

不反感暴力,

不反感外語片,不反感非虛構’為slogan,給新一代年輕觀眾開出的片單是好萊塢大廠不願涉及的冒犯主流的暴力片、有一定字幕門檻的外語片以及具有實驗性質的紀錄片。

想要成功,

霓虹燈的創始人之一湯姆·奎因認為發行公司就不能止是推銷員,

還要與創作者建立信任關係,向觀眾傳達電影價值。徐承熹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之一,年輕是她的弱勢,更是她的優勢,

她的拍攝技巧、傳遞的內容等都與年長的導演有所差異,在年輕人群體中有不小的號召力,《上和下》這幾天在北美剛上映兩週,就已經斬獲4000萬美元(約人民幣28674億人民幣),已經趕超當年的外語佳作《臥虎藏龍》《美麗人生》《英雄》。

這部涉及社會階級固化、貧富差距、經濟下行、冒犯權威帶有東方特色的黑色幽默喜劇,因為徐承熹後期精心編排的英文台詞,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文化壁壘,又有頂尖的視聽語加持,領會到情感共通之處的西方人不在少數。霓虹燈影業也從這一點入手營銷宣傳,吸引中產、底層、年輕人進影院。

這幾年國內電影票房高,超大的市場引人注目,但誰都知道是人口多在發力,無論票房多高在全球的影響力都聊勝於無,儘管國內很多人認為無需尋求西方認可,中國人提供的票房跟西方人提供的無異,可若是電影真的在西方有影響力,冇有誰會不樂意。

遂《上和下》在北美票房的最新情況一公佈,就再度引發國內熱議,日韓同樣追蹤報道。

徐承熹跟湯姆·奎因去與奧斯卡的一位評委吃飯時,雨霏悄聲說國內的網友都把她視作為國爭光的國民女神了,按照目前的走勢,《上和下》在北美的票房有望超過前幾年的《寄生蟲》。

“太尷尬了。”為國爭光?她哪受得起,讓人笑話。

雨霏說很多國人民族自尊心格外強,但凡跟民族扯上點關係,就容易燃,特彆男的,最擅長把事情集體化。“我真怕有一天你又會因為集體化被毀。”

她一直在擔心造神毀神,徐承熹安慰,“冇事了,被毀毀的也隻是他們眼中的我,不是真正的我,不算什麼。”

辛俊浩那幫人的快樂閾值高,她則因為經曆了一係列生死攸關時刻,痛苦閾值高,外界的評價體係已經傷不了她,她雖享受成功帶來的精神愉悅,但不是一定要活在彆人的掌聲中。

與他們吃飯的評委叫紮克,四十多歲,酒過數巡,湯姆在包廂裡把一小箱金銀珠寶給了他。

送禮不是為了讓其投票,而是示意對方彆給《上和下》使絆子,因為其他團隊也在送禮,所以到頭來,相當於都冇送禮,賺的是評委和主辦方。

這種畸形的潛規則,徐承熹無可奈何,見紮克笑嗬嗬地收下財寶箱,她給對方敬酒。

她不願意陪睡,不代表其他人不願意,有喜歡亞裔的評委暗示她,把手上的資源介紹給她,她裝傻用片湯話拒絕,“我認識的那些孩子冇見過世麵,舉止不得體,見到了先生這樣的人物,隻會丟人現眼,惹您不高興。”

這是不肯了,於是罰她三杯。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她一口氣三杯下肚,麵不改色,倆位大男人連誇好酒量。

她現在但凡碰上飯局,都會提前半小時吃下解酒藥,保持清醒,所以三杯酒一口悶,隻是有些不舒服,但不頭暈。

雨霏在一旁伺候著。也難怪大女主雖是現在的主流聲音,但影視劇卻難以在市場上大爆,因為好吃懶做是天性,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走更艱難辛苦的那一條路,既然有條件過得輕鬆,躺平當個嬌妻好多了。

她並不羨慕徐承熹,不說是否有才能,光是態度,她就做不到對方那樣事無钜細,精益求精,還適應得了環境,沉得住氣。

她有時覺得徐承熹很累,壓力巨大,這樣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也是她無法承受的,儘管名利雙收被最閃耀的鎂光燈環繞。

待飯局結束,她扶徐承熹上車,說:“真佩服姐麵對老男人的不入流八風不動。”

“無視就好。”依照徐承熹以前年輕氣盛的脾氣,會拍桌罵人,立馬走人,可混了娛樂圈這麼多年,她若還照舊,那真是冇半點長進。

徐承熹和《上和下》的主創在奧斯卡觀影展與世界各地的影視團隊連續交流了兩天。

沈岩在矽穀,忙得不可開交,冇時間來參加奧斯卡電影節。

黃少敏說:“這種淡泊名利的,還真是少見,他的粉絲超話簽到人數都十幾萬了,比一些一線男星都高,要是進了娛樂圈,肯定會是頂流。”

“少見不代表冇有。”當年正處在最虛榮年級的盧素心死活不肯混娛樂圈,蘇德以及蘇德父親對娛樂圈的名利也不熱衷,他們都屬於低**,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行的平常人。

至於沈岩,徐承熹認為他很大程度上瞧不上娛樂圈,自有一股與世不同的驕矜傲氣。“況且他搞人工智慧的,作為不缺大廠挖的高級人才,過個幾年,一個項目就能賺幾億,比當藝人劃算。藝人不止要麵對束縛自由的輿論環境,紅不紅,紅多久,更難說。”

“這樣說,我倒是能理解他。”如果當初自己事業有成,黃少敏也不會進娛樂圈,不過截至目前,她對藝人這一職業很滿意,因為得益於名利,實現了經濟自由的她找回了掌控生活的節奏,不會再像之前那樣鬱鬱寡歡。“感謝姐。”她又攬住徐承熹的肩,知遇之恩再度翻湧。

“謝我什麼。”

“你是我貴人。”

“你要是冇本事,我也不會給你機會。”純粹的慈善她隻給真正貧困需要幫助的人,能給她創造價值的,纔會得到她有條件的慈善,成為她鏡頭下的角色。

黃少敏笑,反正徐承熹是她見過的最好的人之一。

雖然奧斯卡金像獎的熱度一年比一年低,但正式頒獎這日,作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電影節,仍是外界的焦點,上到入圍影片,下到女影星的紅毯造型都是媒體記者以及網友關注的內容。

徐承熹作為導演出席,素麵朝天簡單打扮,白色抹胸打底,米色豎條紋西裝外套,淺藍九分牛仔褲,黑色平底拖鞋,頭髮梳成偏分鬆鬆地紮成低丸子頭,冇有誰會說她穿得不正式,隻會認為她隨性有個性。黃少敏挽住她胳膊,恨自己是個直女,否則她一定會追她。

現場答覆了幾個問題,徐承熹就攜黃少敏、楊曉暢、婁蘭等一眾人去嘉賓席入座。

奧斯卡的頒獎比國際三大電影節還冗長枯燥,多了很多五花八門又富有藝術性的獎項,古典樂也位列其中。

含金量越高的獎項,越有看點的獎項,越往後。《上和下》接二連三斬獲了最佳剪輯、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剩下的就是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與《上和下》競爭得最激烈的是一部講種族認同,揭露歧視以及階級固化的片子,《自我辯護》,講述的是一個混血留學生來到xxxx大學學法,被種族歧視當成性騷擾嫌疑人,為自己辯護洗刷罪名的故事,影片節奏非常緊湊,絲絲入扣。黃少敏認為其故事內容不如《上和下》精彩,視聽語雖然頂尖,但是是好萊塢電影已有的工業水準,冇有創新,相較而下,徐承熹利用獨有的運鏡技巧,結合獨樹一幟的東方美學打造的鏡頭語言在全球罕見,所以當頒獎嘉賓宣佈這一屆的最佳導演是徐承熹,她冇有半點意外,與其他人熱烈鼓掌。

徐承熹登台,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奧斯卡小金人,這已經是她領的第四個小金人了,她喜不自勝地向全場人鞠躬表達謝意,接著站直,手拍胸口,陡然落淚,聲音哽咽,“最要感謝的人是我自己,徐承熹,能堅持至今,真的不容易,加油,就算所有人不支援你,攻擊你,也不要害怕,你自己一個人慢慢走,能達到目的地。”

黃少敏淚水掉了下來,與其他人再度大力鼓掌。

她側目,發現楊曉暢竟然也哭了。“你哭什麼。”

“我哭我自己。”就算所有人都不支援你,攻擊你,也不要害怕,自己一個人慢慢走,也達到目的地,聽起來有點矯情,但有過相似經曆的人,會感同身受。“熹姐一個女人,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很不容易。”被人熱烈高捧,也被人理所當然潑臟水,被男女讚譽,也被男女都攻擊。

“是啊。”所以黃少敏心想,她是做不到徐承熹那個位置的,因為她的精神內力不足以支撐她走下去。

自上次戛納後,徐承熹的獲獎感言就十分簡潔,除了感謝參與過片子的人,就是感謝她自己,其他的不想多說。

她捧著小金人獎盃下台,回到嘉賓席,等待頒獎嘉賓頒最後的最佳影片。一般情況下,在奧斯卡得到了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都會一舉摘得最佳影片,不過也不是冇有隻得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的。

她又緊張起來。

兩位頒獎嘉賓一位是去年的影後,一位是去年最佳影片的導演,倆人按照陳詞濫調台本那樣,插科打諢一番,就笑眯眯地掃一眼提名的導演,導播的鏡頭隨之給到了徐承熹,她肉眼可見的屏氣凝神。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