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 第296章 欲解決問題,成立商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第296章 欲解決問題,成立商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周裡正幾句話將眾人說得啞口無言。

大人為他們好,為娃娃好。

他們反而還扭扭捏捏拖拖拉拉的,真丟臉!

周裡正見火候差不多了,揚起下巴問道:

“你們就給我一句話,去,或是不去?”

“去!去!去!周裡正,方纔是我們不識好歹,這對娃娃好的事兒,肯定要去啊。”

娃娃們從小便開始讀書認字!

十裡八鄉都不說了,在柳陽府,他們同安縣怕都算得上頭一例!

“那成,既然要去,那就勞煩你們幫村裡跑跑腿,我通知村東邊兒,鬍子叔去村西邊,二牛,你和張嬸去北邊兒,柱子哥去南邊兒。”

最後被喚到的柱子神色落寞,一言不發地點了點頭。

周裡正皺眉。

“柱子哥,你咋了?可是有事不方便?”

柱子強扯出一抹笑,“沒有的事兒,我這就去。”

“等會兒!”

周裡正摁住了他的肩膀,神色怪異地問道:“柱子哥,我記得你家的是個姑娘吧?”

柱子一聲苦笑,點頭道:“是,是個姑娘。可惜了,沒那福氣。”

本欲離去的幾人止住了腳步,看著柱子欲言又止。

是他們理解錯了,還是柱子理解錯了?

他們就說,方纔柱子聽到孩童們可以讀書,高興之餘還有些失落。

搞半天是因為這個?

周裡正哭笑不得。

“不是,柱子哥,你平日看著挺機靈一個人,怎麼在這種小事上反而犯了傻?”

犯了傻?

被問到的柱子眼中突然散發出一縷光。

他不可置信、哆哆嗦嗦地問道:“您是說,女娃娃,也能和男娃娃一起,去縣學讀書?”

“這不是廢話!”

周裡正拿蒲扇拍了他一下。

“柱子哥,在咱們同安縣,男娃娃女娃娃都是好娃娃。這一點,那些生男娃的人家都明白,為何反倒是你想不明白?你今日這話,我權當沒聽見,往後莫要再說了。”

柱子被這巨大的餡餅砸昏了頭。

他胡亂點點頭,直直朝一個方向走去,嘴裡唸叨著:

“女娃娃、男娃娃,都是好娃娃,都是好娃娃......女娃娃,也能讀書認字,也能讀書認字,哈哈哈,哈哈哈哈。”

眾人麵麵相覷,麵上皆是笑意。

“誒——柱子,柱子!走反了!你往我北邊兒走乾嘛!”

“哦對對對,我去南邊兒,南邊兒!”

柱子掉頭往北邊走去,他嘴裡的念念有詞,被孩童的嬉戲聲逐漸淹沒。

......

同安縣衙,議事廳。

沈箏坐在桌首,沈行簡坐在長桌一側側首。

另一側首坐著王廣進,而後便是同安縣各商戶與鄉紳。

眾人對沈行簡這位上麵來的大人極為好奇,屢屢側目偷看。

沈行簡眼觀鼻,鼻觀心,手偷偷摳著腰間的木墜子。

沈箏手指輕敲桌麵,喚道:“諸位——”

眾人聞言便要起身。

沈箏抬手往下壓了壓,“不必多禮,都坐著聽我說。”

她轉頭問道王廣進:“王公子,有一事本官想想問問你。我同安縣商戶,可有成立商會?”

王廣進作禮答道:“回大人話,並未。”

沈箏知曉大致原因,但還是問道:“因何?”

王廣進思索片刻後答:

“資源短缺,商戶稀缺,百姓需求量低......若小人沒記錯的話,往日劉老爺有過此想法,不過因上述種種原因,商會名存實亡,不久後便無人提及了。”

“嗯。”

沈箏點點頭。

“你說的問題,都是問題。但問題就是用來解決的。”

在場眾人皆抬起頭來。

大人此話,是想......

沈箏一笑,“諸位想得沒錯,本官今日邀你們議事,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牽頭。”

至於牽何事的頭,已然浮於紙麵了。

眾人左顧右盼,竊竊私語。

“沈大人這一提議,鄙人當然是讚同的,有獨屬咱們自己縣的商會,咱們腰板也能挺直一些。”

“但王家公子方纔也說了,咱們其實不是沒嘗試過,而是失敗了……”

所以眼下想成立商會,便要先解決問題。

縣中賣布料的李掌櫃率先說道:

“大人,其實方纔王公子說的幾個問題,最後一個最好解決。如今百姓們手中富裕些了,也比往常捨得花錢購置物件了。就拿小人那布料鋪子來說。往日百姓扯布,基本扯得都是碎布,但近幾日來,粗布都是按匹賣的。”

“但王公子說的前兩個問題,卻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是拿小人的鋪子來說,這幾日,鋪子中粗布賣得是好,但小人卻喜憂參半。”

他這所憂為何,在場不少人都能理解。

沈箏問道:“布料要得多,你卻供不上?”

李掌櫃麵有愁雲。

“正如大人所說,小人的布料,都是上家去柳陽府時,給小人帶過來的。那送貨時間說不太準,總歸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有人附和道:“正是如此。那分明能賺著的銀子,因著供貨不足,卡在荷包邊兒,小人的心叫那個痛啊......”

此人言語幽默,逗得眾人一陣輕笑。

大人在場不錯,但商人開門做生意,為得就是賺銀子。

他們又不是奸商,沒什麼不方便說的。

沉默旁聽許久的沈行簡,破天荒地開了口: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是直接從泉陽縣進貨的?”

有一大半的人舉起了手。

“回大人話,小人們是從泉陽縣方家進的貨。”

“因著方公子許諾成本價不久,所以往日中,小人們大多都與李掌櫃一般,都是靠上家帶貨過來,鮮少去泉陽縣進貨。”

沈行簡點點頭,又問道未舉手之人:

“你們不從泉陽縣進貨,是何原因?”

幾人七嘴八舌。

沈箏總結了一下原因。

要不就是方家的售賣的貨物,雖算不上太好,但也絕對不算次貨。

這種貨物在同安縣受眾麵小,沒有銷量。

——往日窮苦的同安縣民,隻買得起最便宜的物件。

這一問題已然算不上問題,隻是商戶們的思維,還沒跟上百姓的購買力。

要不就是方家給的“成本價”還是不低。

所謂“成本價”,其實也是加上鋪麵租子錢、掌櫃與夥計月錢等費用的,一通算下來後,“成本”已然爬高。

沈箏點頭表示理解。

開門做生意的,鋪麵、人工、損耗自然要算在成本之中。

這倒也怪不得方文修說話不算話。

她從懷中掏出擬好的契書,說道:

“如今有一機會擺在咱們麵前,我希望咱們同安縣的商戶,能將心放在一塊兒,先成立一個商會,而後便是......”

“你們能真真正正的,從方家手中‘成本價’拿貨。”

在場都是經商之人,哪能聽不懂那句“真真正正的成本價”其中含義。

他們這段時日,從方家手中拿“成本價”,都有得賺。

更彆說“真真正正的成本價”了。

這與搖錢樹來敲門有甚區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