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 第545章 係統不乾“人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第545章 係統不乾“人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公廚用完飯後,沈箏徑自回了房中。

確認門窗都扣好後,她才點開了係統。

成品類。

“丙烯酸酯......沒有,聚碳酸酯......也沒有。那合成它們所需的丙烯腈、鉬係催化劑呢?”

一個都沒有。

沈箏還以為自己看漏了,手指在頁麵上來回滑動,可任她如何翻找,始終沒找到有任何化學原料成品。

不對勁啊。

沈箏還是不信,又來回翻看了好幾次,這一找,又花了一刻鐘的時辰。

“真的沒有......”

沈箏停止動作,坐在圓凳上獨自思索著。

已知係統獎勵的水稻種子,還有她兌換過的工具圖紙、醫書,其實在某一層麵上,都有相似之處。

那就是某些層麵的“可再生”。

至於沈箏為什麼會用“某些層麵”來描述這個“可再生”,因為這一“可再生”意味著“可留種”、“可傳承”、“可掌握”。

換句話來說,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化學原料是有了,可這些原料是如何從自然界中獲得、如何提取,如何合成,很多就連沈箏都無法一次弄明白。

如果文科代表千百年來的文化底蘊與傳承,那理科便代表著無數次探究與創新。

所以係統,纔不會讓沈箏直接獲得這些所需的化學原料——她能從係統兌換出多少?壓根不夠用的。

沈箏摸著下巴,選擇了換個思路——尋找相關書籍。

不要現成的,對著書上步驟自己提取合成原料,總行吧?

果然,經過半刻鐘的尋找,她終於得償所願,在書籍區的犄角旮旯裡找到一本......

“精修版初中三年級化學啟蒙教材?!”

這本教材下方還有一行猥瑣小字——注:所屬世界鑽研完成後,可獲得進階版教材兌換權。

噢——還是階梯式的。

沈箏哭笑不得。

係統竟還有如此......樸實無華的書。

啟蒙便啟蒙吧,沈箏笑著安慰自己。有些事兒嘛,是得一步一個腳印才行。

可下一刻,這抹笑僵在沈箏臉上。

她不可置信地揉了揉雙眼,下意識指著係統螢幕問道:“係統,你這價格......是不是標錯了?這隻是化學啟蒙書而已啊?”

一千積分!

可以買十本藥王集還有餘!可以讓十個李時源齜著大牙嘎嘎樂!甚至還可以在衣食住行等十來個領域,兌換相關物品,大幅度提升百姓的生活質量!

能乾這麼多事兒的積分,用來換一本化學啟蒙書?

沈箏感覺這買賣怎麼看怎麼不劃算。

並且初三化學教了些甚,她還記憶猶新——水、空氣、金屬與非金屬、酸堿鹽等一些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知識。

一千積分!這不純純被宰!

沈箏抱著最後一絲期望,反複點進封麵無數次,最終確定——這次係統宰定她了。

“好好好。”沈箏氣笑,一戳螢幕:“我自己想!自己背化學元素週期表,自製啟蒙教材總行了吧?省下一千積分。”

其實她現在彆說一千積分了,一百積分都拿不出來。

但這教材由她自製而來,她也不知道係統會如何判定。

但沒辦法啊。

係統這擺明瞭想趕鴨子上架。

沈箏又坐在凳上想了許久,方纔反應過來此次檢視係統的目的所在。

——她要製造光學眼鏡。

合成樹脂是不行了,原料太複雜。天然透明礦石也不行,原料太貴。

天然樹脂......顏色偏黃偏棕,無法達到光學折射要求,但可以一試。

但眼下最合適的眼鏡材料,好像就隻有一個了。

——玻璃。

若說綜合效能,那肯定是合成樹脂鏡片優於玻璃鏡片,但玻璃鏡片,也不是沒有優點可言的。

硬度高,還耐磨,光學效能和透光率雖比不上合成樹脂,但也能用,缺點就是重、不耐摔。

度數越高的人,玻璃便越厚越重。但跟能看清東西相比,這點缺點想必可以忽略不計吧?

且玻璃的製作,比合成樹脂簡單千倍,所需原料在大周便可尋得,不過初期要費些功夫找尋便是。

沈箏記得方纔找化學書時,好像瞟到過一本玻璃製作流程書。她沉默片刻,又從係統中將這本書找了出來。

好訊息——比化學書便宜。

壞訊息——不要九九八,不要六九八,隻要一九八。

換不起。

沈箏掐著大腿,一咬牙拿出紙筆,在腦海中瘋狂搜尋記憶,而後磕磕絆絆將所需原料一一列舉。

矽砂——石英砂。

碳酸鈉——草木灰、鹽。

長石、螢石等礦石——常見天然礦石。

石灰石......也有了。

至於其他的輔助用料,也都不似合成樹脂那般,需要繞幾個、甚至十幾個大彎才能得到。

沈箏寫完拿起草紙,滿意地吹了吹。

該說不說,腦子不用果然要生鏽。

她提筆之前,都感覺自己可能忘得差不多了,可誰承想來了一出“落筆如有神助”,反倒是越寫越順暢。

——能寫出來,約等於能造出來!

若是實在不行......再向係統“求助”。

當下之急,得先讓第五探微和衛闕幫忙找找,選質量好的石英砂和螢石——原料用得好,製造途中才能事半功倍!

沈箏將草紙收入懷中,起身出門找梁複。

梁複也算是半個活地圖,這些礦石在大周被稱為什麼,在哪些地區盛產,說不定他能知曉。

......

如今布坊與印坊同步開始夯地,伍全的建築隊伍也跟著一擴再擴。

縣民手中銀子逐漸有所富餘,所以他們對待生活住所的態度,也不似之前那般“隨意”——漏雨塞稻草,牆倒和稀泥。

如今若屋子實在無法居住,縣民們便會想著修葺一番,或是新建一兩間屋子。

而伍全的建築隊伍如今算是剛起步,隊伍中大半都是學徒,所以價格也開得公道。真想大修屋子的縣民,也樂意找他們。

拿縣民的話來說,便是——“我給縣裡做工,一天能有幾十文錢,何必不去做工,留在家裡修房子呢?”

這麼一算賬,不少村民們心裡還真有了譜。

且還有一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