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亂世寡嫂_靠空間南遷搞基建 第50章 利用
當然,時錦也知道,他們這種沒被征走的,十有**技術也很普通。絕對不是什麼技術大佬。
但對她來說,總比普通人強吧?
尤其是燒炭這個技術。雖然現在還暖和著,可冬天總是要來臨的。
到時候就算找到了定居點,也是需要取暖的。
而且,燒出來的炭還可以賣錢。
木匠也是這麼個道理。
時錦想著,或許可以琢磨琢磨,整點什麼能幫著大家趕路不那麼辛苦的工具。
比如,能背在背上的行李架。
小拖車。
甚至是折疊行軍床。
而且,年輕婦人也算壯勞力的。那個小男孩時錦也問過了,有九歲,可以收編入童子軍。那個年邁的婦人,則可以編入找野菜和藥材的采集組。
其實真正用不上的隻有那個五歲的小女娃,以及年輕婦人背上的那個嬰兒。
但不要緊,女歲的小女娃吃得不多,而且也可以跟著一起挖野菜了。
至於嬰兒,不用管,他還在吃奶。
聽完時錦這些安排,方菊有點目瞪口呆:「大嫂,我咋感覺你弄得有點……」
她想了半天,也形容不出來。
孫大夫有文化點,笑道:「像那麼回事。規規矩矩的。」
柔妮兒也跟著點頭,最後說了句:「俺聽陳大嫂的。」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
時錦讓大家在路邊再歇一會兒,就帶著孫大夫進鎮子裡去買銀針和鈴鐺還有常用的藥備用。
另外,時錦打算看看,能不能賣點糧。
所以,把孫大夫送到藥鋪門口,時錦把一個沉甸甸的金鐲子塞進孫大夫手裡,讓孫大夫自己看著辦之後,自己就出來了,隻說逛一圈後去接他。
過來時候,時錦是推了個獨輪車的。
現在,她把獨輪車推到一邊後,就在空間裡弄了一麻袋的雜糧出來,放在獨輪車上。
車上本來也放了一些彆的東西,所以多了一袋糧,還真不紮眼。
時錦直奔糧行。
打聽了一下糧價。
然後就被糧價嚇了一跳。
那是真的貴。三十錢一斤的麥子。三十五錢一斤的雜糧。
時錦問夥計:「那要是賣糧呢?」
夥計驚訝看時錦:「啥時候了,你還敢賣糧。」
時錦苦笑:「家裡人生了病,急用錢。不管咋說,先得保住命啊!」
夥計露出瞭然來,但也趁機壓了價。賣三十五一斤的雜糧,他收隻收二十八。
時錦咬咬牙:「賣!」
不賣不行,她也沒有那麼多東西裝糧食了。
但最後,時錦賣了八十五斤的雜糧,又讓夥計送了兩條破麻袋給自己。
那夥計雖然心黑,但也還算細心周到。領著時錦去後院收的糧,給的錢,又讓時錦從後門出去。
時錦取出二百來個錢揣在身上,其他兩千多個都收到了空間裡去。
沒辦法,這麼多錢,太沉了,根本拿不動。直接放車上,稀裡嘩啦也很容易招來小偷。
出了糧鋪,時錦直奔趕集的地方。
集市上也有人賣糧的。
價格比糧鋪還要貴一個錢。
時錦沒買,但看見雞蛋鴨蛋的,卻都沒放過,最後甚至還買了一隻雞。
另外時錦還買了點農人自家織的土布。以及他們自己種的菜。這個季節,其實隻有菠菜和蘿卜,白菜,以及剛發出來的韭菜。
時錦不嫌,都買了不少。
從集上出來,時錦緊接著直奔雜貨鋪,一口氣又買了二十條麻袋。準備以後屯糧用。
她本來還想多買,但這雜貨鋪裡也沒有存貨。最後隻能又買了兩對籮筐。
想了想,時錦乾脆又買了兩根扁擔和一捆麻繩——到時候可以把一部分行禮用扁擔挑著。
這樣換著來挑,又可以省點力。
針頭線腦也來了點。
最後,陶罐也來了幾個——這個可以用來裝鹽,糖。
眼看著雜貨鋪老闆目光越來越充滿懷疑,時錦乾脆利落地付錢走人。
確定沒人跟蹤後,她才找個地方悄悄摸摸收起罐子和麻袋以及籮筐和一部分蛋,又把另外一麻袋的糧食放在車上,才直奔藥鋪去接孫大夫。
孫大夫還在和對方砍價,最後硬是又要了一點甘草片纔出的門。
他看著車上多出來的那個麻袋,也沒敢多問,跟著時錦把東西放在車上後,就急匆匆出了鎮子。
方菊看著那個麻袋,頓時有點驚喜,但又怕不是自己猜的那樣,趕忙就用眼神詢問時錦。
時錦點點頭。
方菊頓時止不住地燦爛笑,但又怕太招搖,惹來了其他人,就趕忙又把嘴死死抿住。
時錦也沒敢久留,招呼大家趕緊走了。
直到走得遠了,時錦纔跟大家講:「我把一個金鐲子賣了,買的這些糧和蛋啥的。運氣也是不錯,今天集上不少人賣糧。夠咱們吃一陣子了。」
時錦一麵說,一麵拍了拍那個麻袋。
她故意的。
一是抓緊機會要弄點糧食出來過明目。
二是今天有新人加入,她展示一下自己雄厚的資本,好讓他們安心跟著自己。
三,也是讓方菊他們安安心。這些日子,方菊天天都擔心將來餓死。時錦耳朵都要聽起繭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有了這一麻袋糧,整個隊伍精神麵貌都不一樣了,甚至還隱約透出那麼一股喜氣洋洋來。
就連新加入的兩家人,麵上也不那麼喪了。
路上還是有許多的流民。
時錦也沒催著大家走快,就那麼混在流民大軍裡,慢慢往前走。
走到了中午,時錦就讓大家停下來,找地方準備過夜。
昨晚折騰半晚上,早上又是這麼一通折騰,不說彆人,時錦都有點兒吃不消了。
不過,帶著這麼多老人,還有小娃,時錦也的確發現前進的速度變得更慢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找到開闊的荒地後,大家齊心協力,倒是很快就把棚子重新搭好。
就是新來的兩家人,沒有棚子。
更糟糕的是,王婆子說,隻怕這兩天就會有雨。
早就過了驚蟄了。
時錦他們又趕緊緊鑼密鼓去找東西給他們兩家搭棚子,一點不敢耽擱。
草墊子不夠,也是趕緊幾個人一起編。
時錦還頭疼一個事:如果下雨,趕路也就成了問題。他們沒有雨具。要麼冒雨前進,要麼就隻能找地方等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