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亂世寡嫂_靠空間南遷搞基建 第100章 價貴
沒法不心疼。
糧食太貴了。
尤其是林桃——她自己種地出來的糧食,賣是從來沒有過這個價錢的,就是零頭也未必比得上。
但沒想到現在她們得買糧食吃了,竟然就貴成了這樣。
窮人根本就買不起。
隻有時錦知道,其實這個價格還不算特彆貴——均衡一下,五百錢一斤。
她看過曆史,在這種亂世,一鬥米最貴曾經賣到過八十萬錢。
數萬錢更是比比皆是。
可一鬥,也就是十來斤。
所以現在纔到了一半呢,以後還有得漲。
如果不是太重不好拿,她甚至還想多屯點。
但最後,時錦還是又多定了三百斤的雜糧粉,說明日來取。
雜糧磨成粉,一斤也隻多給三個錢。
時錦問:「不會粗得不行吧?」
糧店夥計拍著胸脯打包票:「那怎麼能!您明日隻管驗貨!」
現在錢不好掙,人多,活少,這些人生怕乾得不好連一個錢都掙不到,所以都肯賣力氣呢!
糧店夥計沒說的是,這三百斤雜糧粉,到時候去喊幾個流民,一百錢他們都乾!他自己還能再偷偷扣下些!
時錦點點頭,說好明日還是一樣送貨去鎮子外頭給陳大嫂後,就給夥計抓了一把銅錢當成賞錢。直接把夥計喜得見牙不見眼。
而後,時錦順利打聽到了訊息。
平洲城的確是換了城主。不僅平洲城,幽州那邊好些縣城,甚至州府也換了官。
南邊的朝廷又和這邊打了一回。這回是北邊勝了,搶過來三個城池。
但從南邊來的商路卻斷了。
所以最近都沒新的糧食運過來。
前頭往左是幽州,往右是三會海口天津渡。
過了幽州,就可以直接去平城。
那地方如今也是太平的。不過,那邊可不許流民去。一旦發現有流民,還要往回攆。
這些流民,再繼續走,就隻能往南邊走,過黃河,去投奔南朝廷。
不過,聽說現在也不是那麼好過去南邊的。邊境打仗呢。
時錦打聽完,又問了問鐵匠鋪和裁縫鋪,這才走了。
林桃和周虎聽了一耳朵一肚子的訊息,這會兒各自心裡都在消化和琢磨。
而後,時錦去了鐵匠鋪,定了兩口鍋。
陶鍋太沉了。現在人多,用的陶鍋像一口大盆。
重得很。
而且還嬌氣。
每次搬運時候,都得小心翼翼的。
所以,時錦想要定一口大鍋。
就是老式的大鐵鍋。
這樣說不定富裕點之後還可以炒菜吃。
另外再來一個平底鍋——這樣可以做煎餅!
這種超薄的煎餅不僅能放,而且還沒那麼難吃,比死麵黑饃好。
不是時錦不會過,有點小富就隻想滿足食慾。而是這一路逃荒,不對自己好點,指不定哪天就倒下了。
有了這兩口鍋,炊事班不僅能做更多的花樣,也能減輕很多負擔。
在鐵匠鋪,時錦又買了兩把斧頭和柴刀。
直接又花出去一大筆錢,再一次把林桃和周虎心疼了一遍。
最後,時錦去了裁縫鋪。
給自己買了一身綢衫,給林桃和周虎買了細麻布的衣裳。
而且時錦也沒忘了買內搭的裡衣——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最後,又買了些針線和碎布之後,時錦才戀戀不捨地回去。
肉這些她沒去看。
畢竟還有野豬肉沒吃完呢。
等時錦回到了營地的時候,孫大夫他們正守著糧食,虎視眈眈和旁邊一圈流民對峙呢。
不得不說,眼前這效果,的確是時錦想要的效果。
故而,時錦很滿意。
但時錦滿意,其他人卻很焦慮。方菊一看見時錦,就如同看到了救星:「大嫂,這些糧食可咋辦啊!這麼多人都看著了!都知道我們有糧食了!」
時錦拍了拍她的手:「放心,我有主意。」
一聽時錦這個話,所有人都是瞬間放鬆了下來,沒那麼心慌了。
然後,時錦就招手喊來陳東和張瘸子:「你們去周圍喊上一圈,就說我們買人。願意跟我們走的人可以過來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而且,我們是一戶一戶的買,老人小孩都要!」
時錦一說這話,孫大夫他們幾個就明白時錦的意思了:這是故意展現一下自家的財力,好吸引其他人來賣身啊!
而後,時錦就不管這個事情了,隻等到時候報名人多了,慢慢篩選。
至於現在——她把買來的東西給大家分了分。
看到兩口鐵鍋的時候,方菊又驚喜又心疼:「大嫂!這是鐵鍋啊!」
以前自家住縣城裡,日子過得還算寬裕,都沒捨得買一口鐵鍋!現在一下竟然有了兩口!而且都還不薄!
方菊摸一摸這口鍋,又摸一摸另外一口鍋,那架勢,活脫脫就像摸親兒子。
時錦則是語重心長:「菊花啊,以後咱們家人會越來越多,做飯這個事情,就辛苦你安排了。你要是缺什麼少什麼,隻管跟我開口。」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想要走得遠,吃飯就是大事。
而且,以後人多了,肯定要成立炊事班。
到時候,方菊就是炊事班班長。
方菊摸著兩口鍋,嘴巴都合不攏,「做飯有啥辛苦的!還這麼多人幫我呢!」
至於那幾把武器,時錦交給了周虎:「你和東子管著這些東西,每日保養擦油,清點數量。明白嗎?」
周虎鄭重點頭,心中也是亢奮,知道這是時錦信任他,將他當成自己人了。
至於那些針線和碎布,時錦暫且交給了柔妮兒:「現在你腳這樣,就彆亂動了,針線這一塊你管著。這些布料我看了,都不算太碎。拚起來做鞋也好,做被單子也好都行的。你看著辦。還有孩子們如果長高了,衣裳不合適了,也要及時給他們加袖子和褲腳。」
柔妮兒感歎:「這村裡孩子,能有一身衣裳遮羞就不錯了。他們跟了陳大嫂你,反而是享福啊。」
村裡跑的孩子,那光屁股的都不少。
能及時加袖子褲腳,那都是家裡光景還不錯的。
時錦笑了笑:「既然一起走這一路,咱們就努力往好了過。」
柔妮兒聽得咧著嘴笑,但也真心實意勸了一句:「陳大嫂也要多攢錢。錢留著,將來安穩了,置地買房子,都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