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成呂雉心尖崽 > 第 167 章 西漢版錦囊妙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呂雉心尖崽 第 167 章 西漢版錦囊妙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西漢版錦囊妙計

未央宮中,

劉越打了一個小小的噴嚏。

皇帝陛下冇有在意,因著噴人無往不利的禦史大夫吃癟,他心情極好,

睡完午覺不用蕭師傅督促,

還多讀了半個時辰的書。

覆盤今天差點翻車的事,

劉越想了想,

喚來趙安。

淳於兩姐弟作為救世愈人的神醫,

而不是邪惡科學家,

怎麼能作為恐怖故事的主角流傳出去止小兒夜啼呢?

雖然過了明路,

也得關心關心鄰居的身心健康,劉越悄悄道:“你去給淳於意傳句話,

叫他們動靜小點兒。”

趙安領命走了,

劉越伸出手,

從案邊抽出一卷輿圖。

輿圖畫著如今的天下,除卻大漢統治的疆域,

還囊括了北邊匈奴,西邊西域,

南邊南越,

東北朝鮮。

劉越卻知天下不止這一塊大陸,

不過那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他盯著輿圖看了看,

提起筆,

把西域二字圈了個圈。

若要開刀治病,單單麻沸散還不夠,為了防止術後感染,

還需抗菌消炎。在他的記憶裡,大蒜素與青黴素都稱神藥,然而大蒜與胡椒一樣,

都是西域特產,大漢遍尋不到,隻等著百年後張騫出使,帶回長安。

而今百年或許用不著,端看八哥劉建的決心有多強了。

能自請換到燕國,隻為離西域更近,能還上幼時所欠胡椒,劉越沉思,給他安一個當代張騫的名號不難吧?

不過那都是很多年後了,要知道燕王劉建十歲都不到。至於青黴素,製作門檻就更高了,劉越不覺得自己這個半吊子可以成功,還需化學家去摸索。

隻是徐生他們最近忙得團團轉,蒸餾的用具都冇燒製好呢——等等,劉越恍悟過來,隻要有標準的模具,足夠的原料,製物這一塊,墨家豈不是更為擅長?

劉越當即決定給化學家減輕工作量,隻用摸索青黴素,這樣各展所長,又不會疲勞乾活,完美。

他翹著腿兒,目光從西域挪開,轉到輿圖的東邊,捧著臉,又提筆在燕國遼東郡落下一個小黑點。

遼東,氣候苦寒,土人聚積,連鄰居朝鮮都不屑光顧,為一片混亂之地。

然而遼東郡臨海,資源豐富,就差開荒,母後放逐潁陰侯灌嬰、曲周侯酈商與一群呂氏族人於此,與他的大力推薦脫不開關係。

劉越期待起來,不知道八哥回燕國後,打開他送的錦囊看了冇有?

-

燕國。

燕王劉建就藩幾個月,也逐漸適應了這邊的氣候,不會像剛來的時候那般水土不服。

他手捧一個錦囊,急急找上燕國相欒布:“丞相——”

欒布因前任燕王窮兵黷武而冇有及時勸諫,罰了好幾年的俸祿,而今“戴罪立功”,更要儘心儘力地輔佐新任大王。對於劉建,他是滿意的,雖然這位性格內向,話也不多,但一旦認定目標,那是八頭牛都拉不回來,總有一天給他辦成。

聞言,欒布連忙起身:“大王這是怎麼了?”

劉建眼眸亮晶晶的:“潁陰侯和曲周侯他們,想必已經離遼東郡不遠了吧?”

欒佈道:“正是。他們帶上了長安所有的家資僮仆,由代郎中令季布率軍護送,等安頓下來,就要在遼東紮根了。”

其中內情,劉建隻是略知一二,聽說交侯呂產還贈送了許多家資,加上原先的話劇風波,如今的呂產已經一貧如洗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他連忙出示錦囊中的紙條:“這是陛下送給我的禮物。”

欒布一愣:“陛下?”

“陛下說,如果想讓燕國致富,不如用遼東郡開局。”劉建掰著手指,“陛下提議我派遣軍隊去幫助潁陰侯他們,之後建港口,捕魚蝦……據說那裡的土地化凍了很是肥沃!”

隨即歎了口氣:“就是未開化的土人多了點,暴亂頻頻,實在難以肅清。”

遼東郡居住的漢人與土人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也是畏懼對方人多野蠻、時常暴亂的緣故。加上從前的燕王劉恢看不上遼東那一塊窮且亂的雞肋,滿心滿眼都是入駐長安,覺得武力壓製暴亂就是浪費兵力,便也冇有多管。

長安人人皆知,遼東郡雖然在名義上歸屬燕國,實則是三不管地帶。

欒布接過紙條,看著看著震驚了,遼東的資源竟是如此豐富?

恐怕以前,他們都錯把明珠當砂礫了。欒布深吸一口氣:“大王,陛下的意思不是肅清土人,而是打服之後再雇傭。”

“雇傭?”

欒布微笑:“是無需成本的雇傭。”

當了俘虜,不就無需成本了麼?

欒布隻覺遮在自己眼前的迷霧徐徐揭開。都說陛下聰慧萬分,年幼便有明主之姿,若陛下所言不假,遼東郡果真適合開荒,那麼太後指定遼東為潁陰侯一行人的放逐之地,恐怕也是意蘊深遠。

欒布越想越是心熱,細細給劉建分析:“……遼東地勢平坦,季布所領兩千精兵,加上大王所率軍隊,兩麵衝擊,如何不能壓製土人。”

他們最後唯有兩個下場,一是躲進深山,二是被漢軍俘虜。

這兩個下場,在欒布看來冇有區彆。

土人之患,從此拔除!

且陛下建議燕軍出動,也是作製衡之用——實則季布所率兩千軍隊,就足以肅清土人了,燕王派兵,就是走個過場,前去分一杯羹。

以潁陰侯、曲周侯的本事,他們必然會紮根下來,率領放逐者成為土人之後的又一新勢力。天高皇帝遠,陛下若擔心他們再生反意,就要在一切發生之前,給他們上一層名為燕王的枷鎖。

實在是一舉多得!

從此之後,遼東便再也不是三不管地帶,而是實實在在的、歸於大漢掌控的沃土啊。

欒布有些失神。

這計謀,是太後的主意,還是……陛下自己的主意?

理智告訴他,陛下年紀尚小,必定有太後在旁指點,但腦中不斷低喃的聲音告訴他,這“錦囊妙計”,怎麼就不是陛下一人所為呢。

衣袖傳來些許動靜,欒布低下頭,見燕王微有害羞,卻躍躍欲試地扯住了他,欒布失笑:“大王莫急。”

“臣這就召見百官,為大王建言獻策!”

……

遼東郡,城門口。

護送潁陰侯等人的大軍駐紮野外,由代郎中令季布率領,生火做飯,秩序井然。

曲周侯酈商看在眼裡,轉頭對灌嬰道:“季布帶兵的本事不差。”

灌嬰染上白霜的髮絲垂落耳側,他笑笑,蒼老的眼神隱約可見懷念:“你我從前征戰的時候,本事也是不差的。”

酈商沉默了下去。

那都是從前了,高皇帝還在,他和幾個老兄弟們都在比誰打天下的軍功多,打打鬨鬨,誰也不服誰。時間過的真快!

他望望不遠處高聳卻破敗的城牆,低聲道:“太後還是給我們留了生路。她所說的功臣死後魂歸高廟,牌位永世祭享……”

說到這裡,他的呼吸急促了一瞬:“你難道就不在意?”

灌嬰搖頭:“怎麼會不在意。”

他已經做了錯事,難不成要子孫一輩子為他蒙羞。他順著酈商的眼神,望向籠罩在迷霧之中的遼東,蒼老眼神逐漸化為了銳利。

他是老了,可心還冇老。

就讓天下人看看吧,開國功臣潁陰侯的本事如何,他灌嬰,終有回到長安,陪葬長陵,與先帝團聚的一日!

他從懷中掏出一張舊輿圖,鋪在木板上,用手劃過一塊塊土人聚集的地方:“這是襄侯塞給我的。從前他攻燕,班師回朝得匆忙,便來不及處置……”

過了片刻感歎:“指南針,真是神器啊。前幾日荒郊密林,大軍差些迷了路,幸而有如此寶物。”

撇去複雜情感,以梁王之身繼位的陛下,年紀雖小,實則比惠王合適太多。

酈商點了點頭,此行離開,他們不僅帶了家資僮仆,還有少府資助的農耕用具,數車良種。季布的軍隊裡,更有熟識水性的樓船將軍,他們前往長安覆命後,便要來回兩地。

陛下叫人傳話:“若能將遼東變作千裡沃土,來往船隻絡繹不絕,朕便恕你們無罪。”

還有一句,“傳聞東海有巨魚,遮天蔽日,能噴水柱,朕還冇見過呢。”

……

遼東郡風雲驟起,向來被遺忘的苦寒之地,成為遠在長安的天子太後虎視眈眈的一塊肉。

而當地土人尚且不知大禍臨頭。

等蓄勢待發的燕軍入郡,與季布大軍彙合一處,他們木棍木箭難敵刀槍,赤身**難敵盔甲,一小半逃入山林,餘下大部分都被俘虜,從此,遼東歸於大漢真正的掌控之下。

燕王劉建很高興,聽陛下的話準冇錯!

代郎中令季布也很高興,他得以實現軍功,如願封侯了!

不久之後,代王劉恒來了封信,說他隱約聽說八弟手裡有個錦囊,是離京的時候陛下贈的。

代王委婉請求,陛下能否也贈他一個?

劉越:“……”

代地養牛養得風生水起,要什麼錦囊。

陛下小手一揮,回信:“心平氣和,不驕不醋,關愛貧苦兄弟,從你我做起。”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