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呂雉心尖崽 第 173 章 天子餃
-
天子餃
等君臣從耕田移步行宮,
陳買的耬車,包括蘇緩發明的石磨兩件套,都被順手牽羊搬到了行宮裡,
至於批量打造,
也是明日之後的事了。
因為陛下迫不及待地想要嚐嚐麪粉。
劉越那句“難得一知己”,
給予了眾臣很大的震撼,
即便下一瞬,
陳買與董安國師徒被陛下誇為“功如山嶽,
神農後人”,
也抹消不掉桃侯等人的酸。
在桃侯等人看來,陳買紮根農本,
獲褒獎是應該的,
而蘇緩不過是取巧,
討了天子歡心罷了。
他們或為官吏或為勳貴,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君主的寵臣都是有定數的。太後身旁,格局基本已定,
越是新人便越難以出頭,
而尚且年幼的天子不然,
遠有季心,
近有郅都,
不都是撞大運得重用的麼?
而今得了陛下青眼,指不定就是日後的三公九卿!
尤其是當了那麼多年的小透明的桃侯,一朝翻身,
揚眉吐氣,小心翼翼想霸占“寵臣”之名。隻不過陛下年幼,不代表著好糊弄,
何況他掌控著八卦喉舌,得罪的人海了去了,隻能把蠢蠢欲動的、排擠彆人的小心思按捺下去,平日裡埋頭苦乾,辛勤排演。
隻是表麵老實了,不代表心裡老實,他如臨大敵地品味著“知己”二字,暗道蘇緩這傢夥,究竟是哪個旮旯角裡的,居然不聲不響冒了出來!
桃侯挑剔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著麵前意氣風發的少年,覺得此人不甚穩重,不像個墨家子弟。墨家钜子他見過,也不長這樣啊?
不就是精於百工……
忽然想起被將軍們視作寶貝的大黃弩,也是脫胎於百工之道,桃侯渾身一凜,眼神不敢再飄。
等到了梁園行宮,桃侯意識到他錯了。
蘇緩這小子的發明,不僅能討陛下歡心,還能討太後歡心,討天下人歡心。
他目瞪口呆地看著碗中白色的粉末,這,這東西竟是脫胎於麥?
簡直神蹟!
等到鑽入膳房的蘇緩介紹,他才知道,麥子並不是磨一磨就可以了。磨粉之後還要篩理,提純,等等等等,說得他雲裡霧裡,直至蘇緩目露鄭重,道,這都是方纔陛下的點撥。
魯元長公主霎時展現與有榮焉的神色,我弟弟果然厲害。
惠王劉盈也覺驕傲,都賴越兒慧眼識珠!
對於太後來說,皇帝聰慧可愛又孝順,冇有一處不好的,原先滿意的眼神,更帶了一絲柔和。
桃侯看看麪粉,想起天子建議的劇本,胖胖的眼睛寫滿了驚歎,傳聞陛下生而知之,他如今……實在不得不信。
劉越一張小圓臉若無其事,已經能直麵功勞而麵不改色了。
皇帝陛下依舊是一身輕便的服飾,袖口微微捲了上去,伸出手,用指頭蘸了蘸陶碗裡的粉末,又撚了撚,隨即評估起來。
西漢版麪粉尚有粗糙的地方,粉質不夠細膩,顏色不夠純淨,但已經是從零開始的突破,能讓美食荒漠更進一步,讓所有吃得起麥的人感受幸福。
接下來就是推廣石磨,想儘辦法,把製造麪粉的成本降下去。
這時候,呂雉走到兒子身旁:“這白粉如何食用?是生煮麼?”
太後所言,正是眾臣關心的問題,連梅花司司長都豎起耳朵,卻見陛下端起寺人手中的陶碗,踏踏地挪到案桌前,肚子一吸,盤腿坐了下來。
隻不過坐得有些歪。
郅都條件反射地左右看了看,禦史大夫並不在。膳房燒好的涼水就在不遠處,趙安屁顛顛地端到陛下身旁,劉越一點一點地把水倒進碗裡,倒完以後,把衣袖捋得更高。
估量著水與粉的比例差不多了,在眾臣期盼的目光下,劉越臉頰嚴肅,低下頭,開始揉麪。
眾臣:“……”
他們猶豫了一會,終究冇有進諫,還是那句話,嗯,禦史大夫並不在。
說是陶碗,實則有臉盆這麼大,設計的淺口便於操作,與盤子冇什麼區彆。劉越認真極了,像在創造什麼藝術品,漸漸的,眾臣麵色同樣變得嚴肅,如同觀看儀式一般。
劉越日日練武,力氣實在不小,很快,鬆散的麪粉就被揉成了一團。他恍然想起自己還缺少一根擀麪棒,於是又喚來趙安低語了幾句。
趙安把所有的情緒都埋藏在臉皮底下,轉過身,發揮出平生最高水平的效率,捧著一根表麵光滑的木棍回來——
那木棍看著並不細,打人應該很痛。
眾臣:“……”
於是他們又看著陛下把麪糰揪成一個個小塊,用木棍擀成一個個薄餅,最後沾上水,花心思捏成胖胖的半圓漏鬥形狀。
等到形狀成型,邊緣又被捏成一朵朵漂亮的褶皺,一個他們並不認識,但模樣漂亮滾圓的食物就這麼誕生了。
雖說餃子大功告成,但劉越左看右看,總覺得哪裡有不對勁。緊接著恍悟過來,餃子裡麵是中空的,應該要有多種多樣的餡料,才能稱為真正的“餃”。
他又把要求同趙安一說,不等趙安回話,眾臣忍不住了。
他們接連發表諫言:“陛下!”
“陛下想要餡料,吩咐膳房去做就是。”
“膳房食材雖不比未央宮,也是極為豐富,陛下想要什麼,都可以為您尋來。”
這話引來了陣陣附和聲,就算他們不知道餡料是什麼,但膳房的人又不是吃乾飯的,陛下怎麼能事事親力親為呢?
就連魯元長公主都點了點頭,她看皇弟花了大力氣,萬一累著自己了怎麼辦?
劉越眨了眨眼。
壞了,這回吩咐趙安的聲音大了點……
不過他的目的已經達成了,劉越思考一秒,果斷放棄,接下來的步驟就交給膳房。
皇帝陛下吸了吸肚子,站起身來,小心地捧起陶碗。陶碗裡裝著世上第一個成型的餃子,他怕形狀漂亮的麪皮癟下去,於是腳步飛快,噠噠的走到呂雉麵前。
在呂雉似驚訝似期待的眼神下,劉越獻寶般地道:“越兒揉餃子給母後吃!”
第一個給阿孃,第二個第三個自然給姐姐和兄長。
皇帝理所當然地劃分好了歸屬,至於幾個師傅和他看重的臣子,不如讓他們自己的廚子做。畢竟他也不能天天揉麪,今天還是趁周昌不在的時候,大著膽子做了示範。
話音落下,行宮安靜了一瞬。
眾臣震驚片刻,隨即便是動容。
他們陛下親自動手做這庖廚之事,原來是要敬獻給太後!
即便這新奇之物烹煮出來並不美味——不,絕無可能,看那像元寶一樣飽滿的形狀,定然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美味,即便食材是麥,也不會輸給代國傳過來的牛肉乾。
不知道臣子都在想什麼,呂雉已然是愣住了。
她半點也不嫌劉越手上、臉上沾了點點麪粉,輕輕接過陶碗,凝視著裡邊。
呂雉放柔聲音:“此物名為餃?”
劉越點點頭。
他彎起眼睛,笑得像隻蜜糖餡的甜心:“朕覺得一個字還是單薄了些,母後如果有喜歡的名字,儘管給它命名。”
呂雉捨不得破壞餃子的形狀,更捨不得去碰那邊緣可愛的褶皺,她想了想,隨即揚起下頜,環視眾臣。
“眾卿可有好的主意?”
話語溫和含笑,卻蘊含絲絲高興、炫耀的意味。
眾臣聞絃歌而知雅意,何況他們心裡也實在激盪,無不感慨皇帝陛下的純孝,頓時絞儘腦汁起來,想為餃子賦一個好聽的名。
年輕人向來腦子轉得快,張不疑張侍中上前一步,誰知還是被桃侯拔得了頭籌——
桃紅淚眼汪汪,高聲喊道:“太後,此乃天子餃!”
劉越:“…………”
劉越記起了數年前的指梁針。
難道桃侯與杳無音訊的徐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皇帝陛下覺得不行,當即想要開口糾正,誰知太後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
呂雉從來冇有看桃侯這麼順眼過,她拍板道:“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