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成呂雉心尖崽 > 第 200 章 沉默是今晚的未央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呂雉心尖崽 第 200 章 沉默是今晚的未央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沉默是今晚的未央宮……

這個腰撐得有點恐怖。

聽聞漢軍打的旗號是“解救漢使,

迎使團歸國”,朝鮮大臣嘴上譴責,心裡懼怕萬分,

難道大王子製造宮變,

還把千裡迢迢前來做客的漢使傷了嗎??

他們拱著丞相往宮苑趕,

一路上腳丫子都搓出火了。

千萬不要有事,

千萬不要有事……

終於,

他們到了地方。隻見麵熟的蒯正使與郅副使正襟危坐,

除了黑眼圈濃了些,

渾身上下皆是完好無損,站在他們身後的青年使臣們,

或是冷笑,

或是側目,

或是抱臂無視。

長安的二代三代們,已經過了怒火沖天的階段了。他們當下的追求不是手撕朝鮮君臣,

經曆了昨晚神奇的一夜,他們的人生目標也昇華了。

昇華成像呂祿、郅都、蒯通學習!

學習呂祿騷操作的本事,

郅都大發神威召喚軍隊的本事,

以及蒯通憑才華輕鬆矯詔的本事,

打個補丁,

隻有國外才能這麼乾。

幸而三人不知道他們的腦迴路,

否則得出大事,彆的不說,蒯師傅就得暈一回。

因為不知曉,

所以蒯通暫且還是幸福的。

他冷笑著注視著朝鮮前來迎接的隊伍,石桌上的木盒放著一卷黃綢。昨夜的驚心動魄,他實在不想多提,

隻說:“朝鮮國毫無友好之意,我們也不便多留。恰好燕王派兵營救,今日我們就歸漢。”

“……”

大漢使團身處偏僻的宮苑卻知漢軍來臨,是再明顯不過的震懾,迎接的隊伍集體沉默了。

很快,一道道聲音響起。就如立誌當攝政王的衛將軍,之前暗地裡支援大王子,武庫開門,他也提供了幾分便利,冇想到雞飛蛋打,期望付之一炬。衛將軍身為宗室,很快換了個攝政王的目標,而今又被吊在半空了,天知道他們連善後都來不及善,就急匆匆地趕來這裡。

即便心裡再難受,也要擠出笑容,衛將軍道:“漢使遠道而來卻受了驚嚇,是我們的罪過。”

“誤會,一切都是誤會……”丞相再怎麼無奈,也要為了國祚著想,他老淚縱橫地道,“昨夜衛蒙宮變,舉國上下都不知曉,國主驚懼逝世,眾王子受傷慘重。我後來才知道衛蒙的人,曾包圍漢使居住的地方……”

話裡話外都是一個意思,朝鮮國經不起打擊了,請漢朝使臣趕快和燕王派來的大軍解釋,解除這個誤會吧!

“?”冒出問號的是蒯通。

“?”郅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呂祿張大嘴巴,等等,朝鮮王死了?

今早天矇矇亮,郅都就命手下休息了,該佈置的都已經佈置,不必再以身犯險,故而他還真不知道寢殿發生的慘劇。

一眾青年使臣更是聽天書似的,頭慢慢往後仰:“……”

朝鮮大臣不知氣氛為何如此凝重,他們以為漢使是在為英明一生結果死相淒慘的國主傷懷,畢竟多年以前,他們的國主也是漢人。

不知是誰抽泣了一下,大漢使團更沉默了。

蒯通連打好的腹稿都忘了,他看了眼盒子裡的“矯詔”,難得安慰了句:“節哀。”

過了半晌,他又問:“不知我軍駐紮在何處?”

丞相大鬆了一口氣:“大漢的軍隊,兵臨國境以南的邊城……我們已經邀請帶隊的將領進入國都,還往正使能夠解除誤會,替我們美言。”

朝鮮是個小國,奴隸卻是不少,貴族們酷愛抓野人當奴隸,不論充當侍從,還是充當打手,都是十分劃算的買賣。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朝鮮國拉起的軍隊號稱十萬之數,止不住擴張的野心,把周圍部落打了個遍——

十萬,按理說怎麼也能把燕國那一千漢軍淹冇,可唯有上層的將軍知道他們的“號稱”有多水。

號稱十萬,能打的隻有五萬,其中素質、裝備、武器的差距,堪稱天壤之彆,儘管這些年都在悄摸摸地偷師,譬如仿造弩車,學習兵陣,可一旦交手,充作先鋒的兩萬奴隸足以讓他們認清現實,不嚇得逃跑都是好的。

當然,用人海戰術還是能夠耗死一千漢軍,隻不過後果無人能承擔。如今漢人在邊城虎視眈眈,打的旗號還是“解救漢使”,來得師出有名光明正大,他們敢戰嗎?

不敢。

王宮的血腥味還冇散呢,內亂不休,豈能再亂?何況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一旦交戰,就要做好漢天子宣佈舉國出兵的準備,到時他們有一個是一個,全都是滅國的罪人。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漢軍來得太快了,如幽靈以般從邊境冒了出來,而朝鮮全國上下的士卒,兵力分散,召集完畢至少要十多天!

有人看蒯通的眼神都不對勁了,這裡頭冇有陰謀誰都不信,最後卻隻能捏著鼻子,熱烈歡迎宗主國的軍隊。

冇等成功接到漢使的朝鮮大臣鬆一口氣,遠方傳來訊息,漢軍拒絕了“帶隊將領單獨進入國都”的請求。

漢軍的要求很直白,也很強硬,一千漢軍,需一個不落地進入朝鮮都城,確認每一個使臣的安危,否則,難免朝鮮會有偷梁換柱、以假充真之嫌!

負責約束紀律的監軍平靜道:“我漢使無恙,不是嘴上說說就行。”

領隊的將領接著補充:“俺在燕國還有同袍等著過來,不多,也就一兩萬。”

朝鮮大臣聽了差點一口血噴出來。

這就不講理了,簡直是流氓行徑,趁他們失去國主,最人心惶惶的時候耍流氓……

火急火燎,不足以形容朝鮮大臣的心情,他們連新任國主都冇選出來,而今又來這麼一遭,不止一人急得暈了過去。

聽聞漢軍的要求,強撐著處理國事的丞相心臟一痛,緊接著不省人事,幾個王子的家屬也反應過來了,國都上空飄蕩著悲哀的哭聲。

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是二王子妃的哭訴。

尚且不知漢軍壓境的二王子妃牽著兒子,走上街頭,流著淚怒斥:“我的丈夫和反賊鬥爭死了,結果宮裡不發喪,不奏樂。什麼下任國主,宗室將軍全都擁有醜陋的私心!我寧願漢天子為我做主,而不是跪拜被大臣拱上去的朝鮮王!”

整個國都陷入嘩然,此時此刻正好臨近傍晚。

朝鮮扛不住壓力,同意了漢軍的要求,第三天一早,朝鮮都城迎來連夜趕路的一千燕王軍隊,他們輕裝銀甲,雖為步卒,掃來的眼神人人懼怕。

蒯通站在城門處,神色很是奇特,想說什麼,最後又沉默了。

朝鮮大臣麵色灰敗,事已至此,他們的底線是漢軍不入王宮,希望他們接到人就走。燕王劉建派來的會泅水的急行軍,也冇有進王宮的意思,他們確認了使團無恙,便走到郅都身邊,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

郅都手中的令牌,是燕王給予的調兵令,之所以能用,都賴陛下給予的便宜行事之權。

隻見郅副使冇有說話,反而看向沉默了兩天的蒯正使。

……

蒯通給自己做了幾天的心理建設,如今也泰然自若了。

不期然地想起昨日他與郅都的對話,他問郅都:“回朝後,你不怕被議罪嗎?”

蒯通指的是矯詔、調兵等一係列出格的舉動,郅都對此心知肚明。

郅都眼睛眨都不眨:“長安重臣、勳貴子弟,大多都在出使的行列裡,朝堂諸公絕不會押我議罪,還會在陛下麵前,給予使團強烈的支援。否則他們的子孫同樣逃不過牽連,有何可怕?”

蒯通:“…………”

他孃的一山還有一山高,他服了。

他這幾天已經透支了一輩子的沉默,蒯通罵罵咧咧,已經冇有什麼東西能再嚇得了他了。

回過神,蒯通背靠人高馬大的漢軍,一步步走到了鵪鶉似的朝鮮大臣麵前,站定下來,目光凜冽。

那是一種看垃圾的眼神,而今朝鮮國的臣子在他眼裡,什麼都不是。

蒯通高聲道:“國主臥榻之時,秘密遣人遞給我了一方木匣,還說‘他想念燕代的故鄉了,漢人是他最親密的朋友’。”

迎著眾人不解,震驚,惶惑的目光,蒯通唰地掏出傳位詔書,上麵端端正正蓋著朝鮮國的國璽,質量保真,童叟無欺。

他環視四方:“國主有旨。”

“——我死之後,新任國主由漢天子冊封。朝鮮不斷朝貢,永世為大漢藩,望諸位臣子儘心輔佐,共襄盛國!”

一晃又是半月,礙於長安與朝鮮國遙遠的距離,這場驚變後知後覺地發酵,長達幾千字的奏疏終於伴隨著快馬,遞到了漢天子的案頭。

這還是蒯通精簡過後的敘述,他擔心陛下看得眼睛都花了,還特意分門彆類,把事件的開端,經過,結果,清晰地寫了下來,時不時穿插誠懇的認罪,他身為正使,的確要為此番出行擔責。

花了半個時辰,終於捋完的劉越:“……”

末尾,蒯通還小心地提建議,說朝鮮六王子今年三歲,十分適合當朝鮮的新王,這是他的建議,還望陛下采納。

劉越覺得事情大了,皇帝陛下倒吸一口涼氣,緊急召集重臣入宮。

天色已晚,丞相府,太尉府……收到召令的重臣來不及打聽,一個個收拾動身,很快,他們見到了身穿素色軟袍,顯然剛準備入睡的陛下,神色當即凝重起來。

有大事發生了。

“諸公看一看這份奏疏。”劉越用筆寫下概述,親自遞給了曹丞相。

一個個輪過去後,沉默是今晚的未央宮。

半晌,陳平自言自語:“衛滿年過花甲,幼子剛滿三歲……嗯,不錯。”

樊噲坐在他身旁:“俺也覺得。”

曹參:“…………”

曹參重重咳了一聲:“陛下跟前,不得放肆。回神!”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