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嬌嬌女,靠空間帶飛全家 第235章 發現異常
“哎,小同誌……”
薑若頓住,又被喊停了,心裡忍不住歎口氣。
就知道會這樣,麻煩都是自己找出來的。
“小同誌你救了我兒子,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家住在哪裡呢,回頭和我家老頭子一定好好的感謝……”
“不用,我也沒做什麼……是你兒子命大,不過他的身體在外時候身邊最好跟個人,心臟病發作起來快,還是小心點好……”
“是是是小同誌說的對……小同誌知道我兒子有心臟病……”不停點頭的王小花詫異的抬起頭。
不過不用薑若開口,一旁好心的大娘就已經解釋了。
“濤子娘也是你兒子命大,這丫頭確實懂醫術,剛才還給你兒子把脈呢,一下子就診出你兒子有心臟……”
“真的,小同誌,那我兒子能不能……”
真是病急亂投醫,說出的話讓張大娘忍不住的搖頭。
這小姑娘會醫術不佳,但光看著年齡也知道就算是會應該也隻是些皮毛,他兒子這病有經驗的老大夫都沒法子根治,隻能用藥吊著,這小姑娘又能有什麼辦法。”
唉!這就是當爹孃的,哪怕有一點點機會都不想錯過。
薑若搖頭,她隻是個路人,碰到了不想見死不救罷了。
人各有命,今天碰到她算他命好,再多的就不行了。
更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人家醫生大夫都沒辦法解決的事情,她一個小丫頭真要是治好了,以後還能有清閒日子嗎?
而且她也沒有做醫術大夫的覺悟。
對,她就是這麼自私的人!
“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幾乎是下意識的就問出了嘴裡早已經問習慣的這句話,人也忍不住上前一步。
薑若後退,閃過了抓過來的那雙布滿歲月痕跡的手,搖頭:“您最好還是送去醫院……”
王小花臉上閃過失望,每個人都這麼說,她可憐的兒子,可……心裡難過的要死但麵上還是得忍住,不然兒子心裡就更難受。
“對不住了,我太激動了……”王小花抹了抹臉上的淚水,不好意思道。
她也是太擔心兒子了,隻要是個醫生都想讓給兒子看看,說不定瞎貓碰到死耗子,萬一碰上個神醫呢,就算是不能除根兒能讓孩子長長久久的活著也好呀。
一想到醫院診斷的結果,王小花就想哭了。
“小花,彆難過了,我瞧著你家劉濤也是個福大命大的,這麼些年不都好好的過來了,說不定過些日子就能碰到一位好大夫病就能根治呢,還有你家劉林不是馬上就要當兵去了嗎?到時候好日子在後頭呢。”
不愧是好心大娘,就是會說話,一番話下來將人確實安撫好了些,王小花止住了臉上的淚。
而正準備離開的薑若卻頓住了腳步,微微眯著的眸子看向那一家。
劉濤,劉林,小花,這名字怎麼那麼耳熟呢,目光也忍不住更仔細的打量起來。
馬上要當兵……靈光一閃,薑若想起來了。
要不是雙手扶著車把,此刻非得擊掌一下,也不著急走了。
“嬸子,您貴姓啊?這裡是什麼巷子呀?我還真沒來過?”
“啊,哦我姓王,這裡是槐花巷,小同誌你呢,家住在哪裡?”王小花以為這姑娘想通了,趕忙也問道。
住址和姓氏都對的上,兩兒子的名字也對得上,就是當兵的不是說是老大嗎,怎麼變成了小兒子了?
薑若的目光在生病的年輕人身上掃過,即便已經吃過藥了臉色依然還是慘白,更襯著一張嘴青紫,青紫的。
心裡是翻江倒海,麵上卻是一絲都不行顯,迎著王小花的目光薑若開口:“嬸子,我姓薑,槐花巷巷名倒是挺好聽的……”
“那是因為我們巷子裡有一棵百年老槐樹,開花的時候啊可香了,也是名字的由來……”
好心大娘再次搶答。
“原來如此”薑若點頭。
“也就是時候不對,等十來月份的時候小同誌再來,摘點槐花回去,無論是烙餅還是蒸煎都是極美味的……”
“薑同誌,還沒說家住哪裡呢,你救了我兒子,回頭我和老頭子一定好好感謝……”
瞅了一眼小兒子,心中微動的王小花再次問。
“不用,隻不過是搭把手嬸子不用放在心上……不耽誤你們的時間了,我還有事兒就先走一步。”
衝著他們點點頭,這一次是真的走了,跨上車子腳上一用力就衝了出來。
“唉……”王小花還試圖想攔,被張大娘拉住了。
“算了,人家小同誌隻想做好事,還是趕緊送濤子上醫院要緊……”
“娘,我好多了,不用去醫院。”
他的病發的快,隻要吃了藥,緩和的也快,就算是去醫院也就是老一套,除了花錢沒任何的作用。
“真的沒事兒嗎?”
正所謂久病成醫,從小照顧兒子到大王小花清楚兒子的身體,上醫院雖然也更放心,但其實也就是圖個心理安慰。
“沒事,我已經好多了,回家再歇一會兒就行,沒必要去花那個冤枉錢。”
“好好好,咱們回家,咱們回家……”王小花點頭“林子……”
“娘,我知道了”戀戀不捨的將看向路口的目光收了回來,劉林一個用力將大哥背在了背上。
動作順滑又麻利,可見平時也沒少做。
“小心點……”王小花不放心的在一旁扶著,張大娘在另一旁。
“濤子娘,濤子的婚事什麼時候辦啊?”
“還不知道呢,那邊還沒回話呢?”
寒風中細碎的說話聲傳出了路口,被停在路口處的薑若聽在耳裡。
片刻後找了一處偏僻的小巷子消失,再出現時已經化身為一個老大孃的薑若駝著揹走進了槐花巷。
京都的小巷幾乎都差不多,狹窄而長,裡麵錯亂有致的蓋著各種各樣的房屋,麵積大小不等,不同的是都是磚瓦房,不像他們村子幾乎都是土坯房,一個村裡能有兩三個磚瓦房那都是過得極好的。
化身老大孃的她不僅自來熟嘴皮子也跟著變利索了,主動的走近槐樹下的一眾老太太,老爺子,很快就和人混熟,還大方的抓出了一大把的瓜子分了出去,也不管人家有沒有牙磕不磕的動。
當然也沒人在乎,這年代啥都缺,有人主動給吃的巴不得呢。
“大妹子,你臉生啊,是誰家的呀?”嘮了一會兒了,有人纔想起來問。
“啊,我是那邊老李家小兒媳婦孃家那邊兒的,這不和孩子過來一起走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