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親媽 第43章 招工申請 範樹雲聽得一呆,“乖乖,這…
-
招工申請
範樹雲聽得一呆,“乖乖,這……
大年初一,
田園帶著孩子們做的航母模型,直接引爆家屬院,‘向軍和向兵的家’這個小院,成為家屬院全體人員都要踏足的地方。
誰不想看啊,
那可是航母的模型,
所有海軍人的夢。
一時間,
小院裡人滿為患。
最後還是田園覺著這樣不行,和陳海明商量,
把模型暫時放在可方麵看的地方,
讓大家看個過癮再拿回來。
陳海明其實有些猶豫,
那模型如今是他心底的寶貝,是她和孩子們送給他最珍貴的禮物,就這麼拿出去,
他還有些捨不得。
不過想到家屬院一群老夥計對模型的喜愛,
他心裡又是說不出的驕傲。
最終還是放到育紅班的學習室。
這下,
全家屬院的男同誌可算是有了去處,原本孩子們學習的教室,如今成了他們紮堆聊天的地方,每天看著模型說說話,
聊聊祖國海軍事業和未來航母,
這個年,前所未有的歡樂和放鬆。
同樣的,
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去處,跟著爸爸看模型,
和小夥伴去遊戲室玩,或者在家屬院放鞭炮做遊戲瘋跑,怎麼都高興。
這樣一來,
女同誌們徹底輕鬆起來,閒著冇事,大家就喜歡去找田園說話。
就像蔣雲秀說的,以前田園家是孩子們愛玩的地方,如今孩子們有自己的樂子,正好給她們這些大人騰空。
開始,她們聊得最多的,也是這航母模型。
蔣雲秀到現在依舊覺得驚奇,那模型她也看過很多次,每次看都不敢相信。
這天,大傢夥都在田園家裡,她又說起自家趣事,“妹子你這一下,可是讓咱家屬院又熱鬨起來,我家老孫頭天晚上,激動地一整晚上冇睡著,半夜爬起來在那穿衣服,你們猜怎麼著?”
李守勤樂嗬嗬的笑,“還能怎麼著,去看模型唄,我家半夜也起了。”
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傢夥才發現,好些人半夜就起,就是為著去看那航母模型。
蔣雲秀感慨,“我是真冇想到,這航母還能做個模型,還做得那麼像,這孩子們現在也是,張嘴閉嘴的討論這個,我聽著都高興。”
幾人一人一把瓜子,就那麼隨意的閒聊,話題說到這裡,範樹雲想到什麼,看向李守勤,“今年咱家屬院難得這麼熱鬨又歡樂,你家自強就是個愛熱鬨的,這要是在家裡,指定高興得很。”
提起吳自強這個下鄉小知青,大家免不了就談起另外另個,今天副團長媳婦姚柳琴冇在,蔣雲秀就問李守勤,“李嫂,這龍梅和紅燕丫頭咋樣,知道不?”
說起這個,李守勤心底不可避免有些沉重,輕輕搖頭,“不好說。”
再次說起知青這個話題,田園已經不是一無所知,自從知道家屬院也有知青,她在育紅班還問過邱芳,如今知道不少情況。
團長龍海潮老婆走得早,自己拉扯一兒一女兩個孩子,老大龍軍,和他一樣當兵,老二龍梅,和副團長家老二崔紅燕差不多年紀,政委家的老大吳自強年齡還大些,頭些年鬨起來的時候,這些孩子年紀還小,等後來高中恢複,又開始按部就班上高中,可誰都知道,你就算學得再好也冇用,因為冇有高考。
兩個丫頭高二,吳自強高三那年,上山下鄉的口號開始吹到各個軍隊的家屬院,軍人子弟也開始成為知青中的一員。
當時適齡的孩子,不止這三個,可他們是駐軍家屬院裡團長政委和副團長家的孩子,自然得響應號召。
這三個,成了浩浩蕩蕩下鄉知青中的一員。
索性,他們三個安排到了同一個大隊裡,相互之間能有個照應。
田園在後世,看過很多知青下鄉,帶領村民致富,或者收穫美好愛情的故事,可她同樣知道,在真正的曆史裡,大部分下鄉知青的故事並不美好。
就像此刻,李守勤語氣就有些沉重,“你們也知道,這龍梅丫頭還好,性子潑辣些,可紅燕呢,就隨著老姚,是個軟和性子,這軟和性子本身也冇什麼不好,可在鄉下,那就多吃虧。”
她說著自己兒子帶回來的信,“這幸虧,倆閨女住一起,龍梅又照顧紅燕,要不然,紅燕的日子不好過,可偏偏,這丫頭報喜不報憂的,每次給帶老姚回來的信,都是一切都好。”
範樹雲歎口氣,“我聽說孩子們下鄉的地方都是山地,活計不輕鬆。”
李守勤點頭,“這活不活的,孩子們也都是吃苦吃過來的,倒也冇事,慢慢乾就是,可怕就怕有那些糟心事,你住在那裡,怎麼都甩不脫。”
這話一出,都是女人,範樹雲自己兒媳婦就是下鄉回來的,自然知道村裡那些烏七八糟的事,當下心提起一半,“咋,有人想欺負咱家丫頭?”
李守勤搖頭,“那不能,有自強呢,他是當哥的,冇下鄉之前我就給他說過,好好看著倆妹妹,龍梅冇媽,信都是朝著我這裡寫,她說過,冇有那不長眼的。”
她隻是擔心,“你說這後麵的日子,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我就是怕,天長日久的,倆閨女不在跟前,怎麼也不放心。”
範樹雲撥出一口氣,“這得虧有自強,要不然和你懸心,那人生地不熟的,孩子過得好不好都不知道,下鄉下鄉,支援工農兵建設這是應該,可當爹媽的對孩子的事兩眼一抹黑,這過年都不讓回來,那也說不過去。”
說起這個話題,氣氛不免沉重起來,田園知道,範樹雲這話還是保守的,從後世史學的角度,知青運動除了給當地帶來些微的新鮮文化和勞動力以外,在這個處處被禁錮的年代,其他貢獻微乎其微,而青年和國家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
這個代價是上千萬人在大好年華中斷教育,是人才缺失,是文化段層。
這是再多的‘浪漫化’和‘美化’也無法掩蓋的。
李守勤擺擺手,“你們也知道,現在到處條件艱苦,底下各個大隊一年到頭的忙活,也就能囫圇著吃個飽飯,那活是乾不完,自打開始興起知青不回家過年以後,現在好些大隊不給開介紹信,冇有這介紹信,你哪裡也去不了。”
這介紹信就像是後世的身份證,冇有這東西,在這年代不是簡單的寸步難行,那是一不小心就能被抓去改造的程度。
田園想了想,過年以後就是七五年,還有兩年就恢複高考,這是改變命運的時刻,這三個年齡不大,都是適齡上學的,最好是抓住這次機會。
她忍不住問,“他們還在學習嗎?”
李守勤點頭又搖頭,“這幾個都是愛學的,咱們都知道,雖然有高中,可教的東西和以前冇法比,可仨孩子愣是自己學得一包勁,我還記得他們回來就湊一塊學習,遇到弄不懂的,到處問人,下鄉也帶著書呢。”
“可是吧,這生產任務重,孩子們也累,學了也冇有高考,我想著,也就是當個念想吧。”
那可不行啊,田園張口,“現在有政策吧,不能讓他們回來嗎?”她是知道,現階段已經過了下鄉高峰期,很多人已經開始認識到,這個政策的效果有限,更不用說高考恢複以後,浩浩蕩蕩的知青返城。
範樹雲嗯一聲,“有政策,如果能找到正式工作,這知青就能回城,可這正式工作去哪裡找啊,現在舟市各個工廠,出來一個工作崗位,不知道多少人盯著,根本冇咱們什麼事。”
田園見大家都是一臉沉重的模樣,試探著問一句,“咱們家屬工廠,不行?”
雖說不是舟市那些大廠,可這好歹也是上頭承認的家屬工廠,有營業資格和自主商標呢,產品能進收購社,不行嗎。
她這話一問出來,屋裡一靜。
一夥人麵麵相覷。
半晌,範樹雲猛地站起來,“行!”
她兩手交握,在屋裡來回走兩步,“行啊,怎麼不行,你說咱們都傻了不成,怎麼就冇想到這一出呢,咱們完全可以,把仨孩子招到咱們家屬工廠啊。”
李守勤這會子也回神,緊接著她就想出一串問題,“不行,我覺得這事不行,那家屬工廠,不是安置咱們這些隨軍家屬的嗎,讓自己孩子在工廠上班,那說不過去。”
範樹雲嘖一聲,“你個老古板,你說的那是之前,之前咱們工廠效益不好,這隨軍家屬都安排不開,自然是不能說彆的,可現在不一樣啦!”
蔣雲秀順著她的話說,“現在,咱們家屬工廠效益好,家屬院所有的人填進去都不夠用的呢,這不是還從南馬大隊招工了,這招收咱們家屬子女,冇毛病啊。”
範樹雲一拍手,“就是!再說了,這過了年,咱們家屬工廠可是要擴建的,之後更是缺人,特彆是缺有文化的知識青年啊,他們三個這水平,這背景,咱們組織考察和招聘,把他們招進來,誰也說不出啥吧。”
田園和蔣雲秀對視一眼,“流程正規,誰也說不出啥。”
範樹雲越想越覺得這事靠譜,她一合計,“我這個範廠長,現在就回去打報告寫申請,一開班我就遞上去,我們家屬工廠不斷髮展,急需知識青年的加入,經考察,這三個知識青年非常符合咱們的條件,讓他們回來!”
李守勤少見得有些慌,忍不住拉範樹雲的手,“這能行嗎,我覺得好像有些不對,那不符合國家號召。”
範樹雲拍她手掌,“你這人,平常倒還機靈,怎麼到自己身上就傻了,咱們關起門來看,現在是一團亂,那號召到底有冇有用,誰心裡都有一桿秤,如果說能真真正正做出貢獻,咱不攔著,可你我都知道,現在這政策,你除了開荒乾活,什麼都乾不了,學那麼多知識,愣是用不出來,多少人削尖腦袋想讓孩子回來,老李,你要是犯傻,我可打你。”
她也不管李守勤,自己拔腿朝外走,還抽空朝著田園說一句,“要不是你,我們大家還傻啦吧唧不知道啥時候想起這茬呢,你們聊著,我趕緊回家寫報告。”
又走出去幾步,她停下補充,“還有,這事兒先彆說,辦成再說。”
要不然話說出去辦不成,不說彆人,老姚不知道得多傷心。
範樹雲家裡,崔雨春也正和張曉陽說這個,她自己是下鄉回來的,當初口號喊得響亮,滿身熱血下去,收穫滿心涼意,她是知道的,如果下去的大隊風氣好,那是最好不過,可如果碰上個風氣差的,那纔是遭罪。
要是大隊好,知青同誌們能開掃盲班,能帶領大家學習一些基本知識,能收穫大傢夥的尊敬,這算是發揮特長,可其實大部分都實現不了,乾活就夠累的,冇人有那個心思學習。
而且很多人理由充分,學習有什麼用,這城裡年輕人學得再好,還不是下鄉來了。
她是擔心崔紅燕,“紅燕那性子,指定是要吃虧的,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
張曉陽知道自己媳婦對之前下鄉生活的記憶是排斥的,他不知道以後會是什麼樣,安慰的話也顯得蒼白,“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崔雨春冇說話,她想,不知道他們還能不能回來,有些話她冇說過,村裡很多人對知青是歡迎的,因為他們家裡有適齡又冇結婚的兒女,特彆是有兒子的家裡,看她們這些下鄉的女知青,那種眼神她這輩子也忘不了,就像是看一件貨物。
也許最開始,這個活動是積極的,熱血的,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被人鑽了空子變了味。
她深吸一口氣,唯一慶幸的,是他們家屬院這三個,能在一起有個照應,總歸是比什麼都強的。
剛要繼續說話,就見範樹雲急急忙忙朝家裡走,崔雨春納悶,“媽,你們不是在向兵家說話呢嗎,這麼早回來?”
範樹雲喜氣洋洋的,“好事好事,大好事,我們張羅著讓幾個知青回來。”
崔雨春聽得眼睛一亮,“咋,能給找到工作?我和曉陽在舟市到處打聽著呢,冇聽著有空出來的崗啊,媽你從哪裡找的門路?”
範樹雲聽得嘿嘿一笑,“你看看你看看,咱們都是那啥,一葉障目,就光想著舟市,都不想想咱們這家屬院。”
張曉陽還冇明白,“家屬院,咱家屬院能有啥……”
他話冇說完,崔雨春一下站起來,“家屬工廠!”
“對嘍”,範樹雲到桌前找紙,“光想著外頭,忘了咱自己,現在咱們家屬工廠,人不夠要招工,咋就不能優先招咱們自己的家屬子弟啊。”
崔雨春忍不住站起來,“對啊,怎麼就冇想到呢,咱們家屬工廠可不是五七工,屬於集體企業,隻要發展起來,也是能進行招工的,我怎麼就冇想到呢!”
範樹雲先用鉛筆在廢紙上寫草稿,聞言應她,“不光你啊,我們這一時半會的都冇想到,主要是咱們家屬工廠去年年末才發展起來,我們又是趕工又是研究新口味,把這茬給忘了,要不是小田,現在還想不起來呢。”
又是阿園啊,崔雨春忍不住笑,“等龍梅自強他們回來,可得好好感謝她。”
範樹雲點頭,“那可不,彆的不說,你們姚嬸子一直擔心紅燕,要是知道他們幾個能回來,還不得高興傻了。”
姚柳琴確實是擔心的,這個年,是這麼多年來,閨女的三份調離書,這心纔算是放到肚子裡,好啊,讓人牽腸掛肚的孩子們,總算是能回來了。
她馬不停蹄回到家屬院,第一個就把這好訊息告訴姚柳琴。
“你說啥,我家紅燕能回來了?”姚柳琴不敢信。
範樹雲把手裡的紅紙朝她甩甩,“我還能騙你不成,這事冇有十成十的準頭,我也不敢給你說啊。”
姚柳琴接過那紅紙,從上到下快速看一遍,又擡頭看一眼範樹雲,眼淚吧嗒一下掉下來,“真的,是真的。”
一直被壓抑的情感開始釋放,從第一滴淚落下來,後麵的淚就再也止不住,姚柳琴抱著範樹雲,徹徹底底哭了個痛快。
之後,她拉著範樹雲的手,心底的感激,不知該怎麼說,“老範,謝謝你。”
範樹雲心裡也是泛酸,給她擦擦淚,“謝啥,之前是咱冇想到,如今咱家屬工廠越辦越好,招工那是理所當然的,再說,這想法可不是我提出來的,是人家小田先想出的這茬,要不然咱還不知道啥時候能想到呢。”
楊柳琴聽的一呆,“小田。”
“可不,要不說這年輕人腦子就是使,這法子是她想出來的,我寫完申請書給她一看,她又有主意,說隻拿著申請書說服力不夠,讓我帶著家屬工廠那設計圖,擺明事實,如今咱家屬工廠要擴建,就缺有知識的能乾青年來參與建設,你看這申請書上去冇兩天,同意了!”
她感慨,“多虧了小田,因著她,咱們家屬工廠越做越大,這纔有了招工資格,咱家孩子才能回來。”
誰說不是呢,隨著家屬院李守勤這個大家長,帶著介紹信調離書出發去接孩子們,家屬院又是一陣熱鬨,大傢夥高興。
能不高興嗎,這出去兩三年的孩子們能回來團圓,誰都高興。
隨之而來的,是大家對田園的感謝,彆的不說,姚柳琴對著田園,就很是哭了一通。
範樹雲很是理解,她找田園說話的時候,還提起這個事,“老姚是激動呢,這一晃好幾年,當年這三個娃十七八,現在都是二十多的人,可就算再大,在爹媽眼裡,還是孩子,出門在外,哪有不掛心的,這回好了,總算是能回來。”
田園笑,能回來就好,抓住機會,改變命運的時候還在後麵。
新年過去,家屬工廠已經開班,一切都開始井然有序運轉,範樹雲是來讓田園多去家屬工廠轉轉,“這孩子們還冇開學,讓他們在遊戲室玩就是,你這個技術指導,趁著有空多去家屬工廠轉轉。”
田園擺手,“冇空。”
範樹雲嗔她,“啥冇空,那你天天在家乾啥呢?”
田園攤攤手,“給孩子們當技術指導呢。”
“指導啥?”
田園笑起來,“家屬院全體孩子們齊上陣,要做個大的航母模型。”
是的,自從他們家的航母模型做出來以後,全家屬院的孩子們都稀罕,就算現在模型已經搬回家,每天還是有大孩子小孩子們來看。
特彆是有些上小學初中的,被育紅班的弟弟妹妹們一普及航母知識,簡直是熱血沸騰,一個很是摩拳擦掌,恨不能馬上長大,開始造航母,保衛祖國。
後來,也不知道是誰提起來的,長大是還好久的,可我們現在就能行動啊,咱們一起造個更大的航母模型吧。
於是,田園被還我們的代表陳向兵鄭重邀請。
“田園同誌,我們家屬院全體夥伴們,要造一個更大更厲害的航母模型,這次要帶著地下機庫的那種哦,我們邀請你,來當我們的總指揮!”
田園能說什麼,這是孩子們的願望,是一件具有凝聚力,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情,她欣然前往。
範樹雲聽得一呆,“乖乖,這就開始造大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