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親媽 第9章 趕海 遍地好東西。
-
趕海
遍地好東西。
十來個孩子圍在一起,七嘴八舌。
“我覺著,等我哥他們放學回來咱們再衝進去,要不然,咱們打不過向兵後媽。”
“等那時候,向兵被打死了怎麼辦。”
“就是,我爸說了,不要害怕困難,咱們得勇敢。”
“對,衝!為了咱們的兄弟,拚了!”
這嘰嘰喳喳的,可把隔著不遠納鞋底的幾個人樂得不行。
“你說這群娃,天天吃飽了冇事乾,就是搗蛋。”
“可不,學也不用上,就是玩。”
“你聽聽這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道誰傳的,說田妹子往死裡打孩子,冇譜。”
“還有誰,指定是趙大娘,她逮著人就胡扯,讓孩子聽見了唄,趕緊的,讓那群娃娃散了,一個個真事兒似得。”
兩撥人正說的熱火朝天,田園家的大門咯吱一聲開了。
陳向兵睡了一覺,精神頭那叫一個足,拿著毽子興高采烈想著找小夥伴去,突然見著這麼一大群娃,他有些傻眼,“咋,你們都在我家門口乾啥。”
他一出現,大家更傻眼,湊過去圍著他東看西看。
“向兵,你後媽冇打你呀。”
“就是,不是說你被綁起來,捱揍了嗎。”
“我們準備衝到你家去救你呢。”
“就是,你自己逃出來啦?你後媽打你了不。”
聽明白大家的話,陳向兵一挺小胸脯,“她敢!”
他晃晃手裡的雞毛毽子,“她纔不敢打我,還得巴結我呢,看,我後媽給我做的雞毛毽子。”
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任何一樣新玩具都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羽毛鮮豔的雞毛毽子一出來,引得孩子們齊齊哇一聲。
“向兵,你的毽子真好看,給我們玩玩吧。”
“你後媽真好。”
陳向兵想說後媽纔沒那麼好,可到底顯擺雞毛毽子的心太迫切,立即就開始炫耀,“這可是我自己做的,這些好看的雞尾巴毛,都是我自己一個個插上的。”
簡簡單單一個製作過程,在孩子們聽來有趣的很。
陳向兵很快收穫一群小迷弟小迷妹,被一群人簇擁著去小操場玩踢毽子遊戲,把他美的不輕。
田園聽著動靜出門看,就被看了一陣熱鬨笑個不停的嫂子喊住。
“田妹子,你這生病好了不,還來納鞋底嗎。”
說到這個,田園剛好給大家說一聲,“嫂子,前些天謝謝你們帶著我,還開導我,這些天納的鞋底夠用好久,我先停一陣,我家老大的情況你們也知道,營養不良,我想著趁著天不冷不熱的,好好給他補補身子,回頭等他身體好些再說。”
她這兩天休息的好,氣色不錯,笑起來說話的樣子,讓人眼前一亮,“哎呦,你能這麼想就對了,你家老大那小身子骨,是真讓人擔心,是得好好養養。”
田園點頭,“是這個理,以前是我想岔了,自己畏畏縮縮的,把孩子養得也不好,這不,連門也不願意出,這回我給正經起了個大名,叫向軍,以後還得嫂子們幫著我叫起來,要不然光叫以前在村裡的諢名,孩子心裡不樂意。”
這一件件的事,大大方方說出來,不知道為什麼,還挺討喜。
有些個性子本就灑脫的,聽得更是連連點頭,原本覺著這小媳婦辦事不敞亮,說話也不行,如今一看,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
田園又站著和幾個嫂子聊幾句纔回家,她心情也不錯,家屬院裡的人雖說天南海北,各有脾性,可到底大部分人都是好相處的。
回到家,田園也冇閒著,把上午收拾出來的衣服歸類,能穿的留著,不能穿的先放東屋,回頭能廢物利用就利用,不能就處理掉。
田向軍不願意出門,倒是願意在家裡踢毽子,田園也不強求,事情總得慢慢來。
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蔣雲秀上門,這是田園和她約好的,兩人今天結伴去趕海。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田園知道,七十年代的漁民,海鮮是不缺的,大海就是他們的冰箱,這時候海洋環境很好,海鮮資源豐富,隻不過因著海鮮這東西,肉少殼多,並不管飽,吃多了對身體還不好,所以在漁民眼裡,海產品並冇有多麼珍貴。
家屬院的人不會去海上打魚蝦海蟹,但是會在附近趕海,雖然弄不到那些個肥魚大蝦,可偶爾運氣好也能撿到些好東西,更何況,退潮後海帶是不缺的,所以時不時有人去。
田園和蔣雲秀說了兩句話的功夫,陳向兵跑回來,又開始滿臉高興和蔣雲秀顯擺他的雞毛毽子。
田園說好的帶他們兩個去趕海,小傢夥記得清楚,回來的還挺準時。
看著陳向兵臉上的笑,蔣雲秀滿心熨帖,這孩子,不知道多久冇笑這麼開心過了,“臭小子,你媽多疼你,以後可得好好聽她的話。”
陳向兵正被田園指揮著穿上厚底的鞋子,他手上動作老實,嘴裡依舊唱反調,哼一聲,“我纔不聽她的話。”
田園把小耙子,小鏟子還有火鉗夾放筐裡,朝著蔣雲秀笑,“彆管他,隨他去,要不然他更唱反調。”
這倒是,蔣雲秀扔下剛纔的念頭,轉而說起趕海的事情,“你能想著帶孩子出去走走,也挺不錯,你來了這一個月,還冇出過家屬院吧,那海邊挺好看,能不能撿著東西不說,帶著孩子玩玩挺舒坦。”
田園點頭,“嫂子,我也是這麼想的,今天跟著你認認路,以後我有空就帶著孩子去玩。”
七十年代的碧海藍天啊,純天然無汙染,去少了都是吃虧。
她順勢問,“我們家東西不多,我想著給孩子弄倆小提籃讓他們提著撿東西玩,嫂子你知道哪裡有賣的不?”
說起這個,蔣雲秀一擺手,“這東西不用買,就咱們家屬院主任他媳婦,邱芳嫂子就會做,你不知道她的活計,好著呢,回頭你找點柳條,去找去邱芳嫂子就是,也彆不好意思,她孃家是做木匠的,就喜歡做這些東西,你要是覺著空手不好,就隨便帶點什麼都行都成。”
田園應一聲,“那感情好。”
從家屬院後門出去,西拐就是附近漁村,東拐朝南一點是個灰磚拉起來的院子,因著田園冇出來過,蔣雲秀見著啥說啥。
“西邊的漁村是咱們家屬院以前借住的地方,和好些漁家關係特彆好,他們大隊叫南馬大隊。”
“這個院子是咱們的家屬工廠,為了安排家屬成立的,領導從南馬大隊選人成立了捕撈隊,咱家屬院的工人就負責曬海貨,說是東西不好賣,效益不好,我也冇細打聽過。”
朝著東北方向就是海邊,距離並不遠,兩人說說笑笑,十來分鐘的路程眨眼就到。
等到了海邊,她才知道路上蔣雲秀說得實在是太含蓄。
用蔣雲秀的話說,這些日子海邊上的都是小潮,好東西不多,可在田園眼裡,遍地的好東西。
色彩鮮豔的海星,到處亂竄的蝦爬子,大大小小的螃蟹,岩石上各種海虹海蠣子,這些在當地人眼裡都冇啥用,可在田園眼裡,都是能端上高檔餐桌的好食材。
她們這一趟主要的目的,就是撿海帶,蔣雲秀見田園不僅撿海帶,還順帶著把那些個螃蟹貝殼啥的朝著籃子裡放,很是不解,“妹子你整這些個東西乾啥,不當吃不當喝的,就這螃蟹,這半大的冇兩口肉,不夠費事的,這些個殼子的東西,腥不拉幾,剁碎餵雞鴨倒是行,我看你冇養啊。”
田園笑笑,“嫂子,不瞞你說,我做飯還成,這些東西做出來也好吃,回頭咱們兩家聚的時候,讓你嚐嚐我的手藝。”
蔣雲秀恍然,自認明白了,這些東西在他們家屬院的人看來都不是什麼好的,可這田妹子以前生活在農村,也不靠海,自己帶著孩子過活,這些東西對她來說,都算是能吃的好東西。
她無聲歎口氣,順便幫著田園撿螃蟹,“成,不過你可記著,這海貨孩子得少吃,特彆是你家老大,吃多了拉肚子,對身體不好。”
田園都應著,這些她都知道。
兩個小的一人拿一根小木棍,這裡戳戳那裡玩玩,陳向兵這個長時間住海島的都興奮,更彆說以前冇見過海的田向軍,遇見什麼都得好奇看看。
還是田園說讓他們撿海灘上那些剩一半的貝殼,回家做風鈴,倆孩子纔不東跑西跑,雖不知道風鈴是個啥,可一聽著能做出來新東西,找的那叫一個認真。
這一趟出來,皆大歡喜,連蔣雲秀都誇,“看把這倆娃高興的,這回你知道路,以後常帶他們出來,隻要在門衛那裡登記好,旁的都放心,當地人基本冇啥壞心眼,再說他們趕海和咱們的不在一處,也冇啥衝突。”
四方島四麵環海,進出靠船,趕海的地方也多,家屬院趕海的位置並不是很好,灘塗多礁石少,是營區領導指定的地方,算是不與民爭利。
出去一趟,收貨頗豐,回到家,田園應孩子們的要求,繼續做蛋炒飯,不過這次加了個炒土豆絲和蛋花湯,晚飯總得有點湯。
吃過晚飯,天色已經上了黑影,島上扯了電線,可電還冇通到家屬院,家家戶戶還是用煤油燈。
忙活了一天,田園也冇想著怎麼處理,再說那些個貝殼什麼的,還得吐沙,她把東西都淘洗幾遍,放到大木盆裡加上水,放上幾把隨身帶過來的粗鹽吐沙,就進了屋。
屋裡,兩個小的正就著煤油燈擺弄那些個撿回來的半邊貝殼,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貝殼種類,實在豐富,鮮貝、白貝、扇貝、虎斑貝、七角貝,瓜子螺、五爪螺,即使田園是海潛愛好者,還是有些叫不上名字的。
大大小小的貝殼被分類擺放,即使燈光有些昏暗,也能看出來顏色漂亮。
“後媽,你說的風鈴,怎麼做,我怎麼冇見過。”
田園拿起她撿的那塊巴掌大的扇貝殼,給兩個孩子簡單講製作過程,“這個不難,先在這個貝殼邊上,隔一段距離打個孔,一共打五六個吧,繫上細繩子,然後把你們撿來的這些小貝殼都磨出孔,隔開係在繩子上,做成一串串的,到時候可以掛在咱們屋簷下麵,風一吹,叮鈴鈴的,像唱歌一樣。”
“咱們還可以最上麵用小木板,做成扁的,木板上寫上你們的名字,到時候呢,掛在咱們大門口的牆上,這樣彆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咱們家,等你們學會了,還可以自己做著玩送給彆的小朋友。”
他這麼一說,一下就把兩個孩子的興趣勾起來,不管什麼時候,隻要能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孩子們都異常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