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窮書生,我連中三元殺穿朝堂 第309章 再次升爵
-
翌日酉時,皇宮內張燈結綵,樂聲悠揚,盛大的慶功宴開始舉行。
文武百官齊聚,觥籌交錯,一派喜慶景象。
不過首輔溫知行告病在家,冇有來參加,大概是不想看到李鈺得意的樣子。
溫黨眾人表麵喜慶,實則心裡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想害李鈺不成,又讓對方立功了。
甚至都有種,這功勞是首輔送給李鈺的錯覺。
兩次讓李鈺去草原,都是首輔推薦的。
而李鈺兩次都立功,還是立下如此大功,如果是不知情的人,大概會認為首輔和李鈺是一夥的。
清流官員自然是揚眉吐氣。
當然不少清流官員心中多少有愧,畢竟當初逼著李鈺去草原,也有他們的份。
如今李鈺立下奇功回來,讓這些清流對李鈺更加熱情。
興平帝高坐龍椅,滿臉紅光,酒過三巡,他揮手讓歌舞暫歇,然後朗聲道:“眾愛卿!北疆草原,為我大景心腹之患數十載,今得平定,李愛卿居功至偉!朕,向來賞罰分明!”
他目光落在李鈺身上,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李鈺聽封!”
“臣在!”
李鈺起身,走到大殿中間,躬身行禮。
“爾臨危受命,深入險地,防疫安民,定亂平叛,更促成草原稱臣,開疆拓土,揚我國威!
此乃不世之功!朕心甚慰!
特晉封爾為‘二等靖安伯’,世襲罔替,另賞黃金千兩,錦緞五百匹,東海明珠一斛!”
此言一出,大殿內先是一靜,隨即嗡鳴四起。
李鈺一年時間不到便從三等伯躍升為二等伯!
這等封賞,實在太過驚人!
彆說景朝了,就算是前朝也冇有如此快的晉升速度。
那可是伯爵啊,不是其他官爵。
一名溫黨禦史立刻出列,高聲道:“陛下!臣以為不妥!
李鈺雖有大功,然年未弱冠,入朝不過一載有餘,便封為二等伯,賞賜過於厚重,恐非循序漸進之道,易使朝臣心生懈怠,亦與祖製有違啊!”
他話音未落,又有幾名溫黨官員出聲附和,紛紛表示封賞過重。
“荒謬!”
不等皇帝開口,一名清流老臣便站了出來,厲聲駁斥,“李伯爺之功,乃是定鼎邊疆、消弭數十年戰禍之功!
豈是尋常政績可比?
難道非要按部就班,磨勘資曆,才合規矩?
若按此理,衛、霍當年封狼居胥,難道也要先論資排輩不成?
陛下賞功罰過,正合天理人心!爾等在此妄議,莫非是見不得我大景出此棟梁,見不得北疆永享太平嗎?!”
清流官員紛紛附和,之前清流和溫黨一起逼迫李鈺去了草原,本就心中有愧。
此刻皇帝要提升李鈺為二等伯,他們自然是全力讚成。
似乎這樣可以減輕一些心中的內疚感。
雙方頓時又吵了起來,溫黨說李鈺太年輕,清流說立下奇功,就該破格獎賞。
好好的慶功宴,又變成了唇槍舌戰。
“夠了!”
皇帝臉色一沉,“李愛卿之功,曠古爍今,如何封賞,朕心中有數!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賞!
若按部就班,何以激勵天下英才為朕、為朝廷效力?
此事,朕意已決,無須再議!”
見皇帝態度如此堅決,甚至隱隱動怒,那些出言反對的溫黨官員頓時噤若寒蟬。
今日首輔不在,他們的反對多少顯得冇有什麼分量。
封賞了李鈺後,皇帝並未停下,接著封賞。
“錦衣衛百戶陸崢,護衛有功,忠勇可嘉,擢升為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
陸崢急忙出列謝恩。
“壯士李鐵牛,勇武過人,屢次護主,賜‘忠勇尉’勳爵,賞京郊良田百畝!”
“林溪、李芸,巾幗不讓鬚眉,臨危不懼,護衛有功,特賜五品宜人誥命,賞珠寶首飾各一匣!”
鐵牛、林溪、李芸等人亦紛紛出列謝恩。
一時間,李鈺一係可謂風光無兩。
封賞完畢,皇帝示意繼續奏樂,繼續舞。
清流官員們個個揚眉吐氣,紛紛上前向李鈺敬酒,言語間充滿了敬佩與親近。
就連次輔沈知淵,也端著酒杯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溫和笑容。
“靖安伯此番立下擎天之功,實乃我大景之福,陛下之幸!
老夫敬伯爺一杯,聊表欽佩之情。”
他話語誠懇,讓人根本看不出異常。
彷彿之前和溫黨聯手讓李鈺去草原,後來又派出殺手都和他無關。
李鈺也舉杯,次輔的麵子他還是要給的,一飲而儘。
而一直保持中立,被溫黨重點拉攏的刑部尚書趙文淵,也緩步走了過來。
“恭喜靖安伯。”
趙文淵笑容含蓄,與李鈺對飲一杯後,並未立刻離開。
閒聊幾句後道:“林澈如今為刑部主事,老夫觀其行事沉穩,律法嫻熟,是個可造之材。”
李鈺自然知道趙文淵給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看在李鈺的麵子上,會好好關照林澈,隻要不犯事,向上升遷不是什麼難事。
李鈺主動敬了趙文淵一杯。
趙文淵哈哈一笑,有林澈這層關係,他和這新晉伯爺天然就會親近一些。
這一幕,讓不遠處的溫黨官員們心中更是陰鬱。
他們費儘心思想要拉攏趙文淵,對方卻始終不冷不熱,如今竟主動向李鈺示好,這風向的轉變,讓他們感到了危機。
李鈺如今的影響力,已讓許多中立官員開始傾向於清流一方了。
清流官員則是振奮,趙文淵也是他們拉攏的對象,如果刑部也是清流這邊。
那麼六部中,清流也占了三部,可以和溫黨分庭抗禮了。
慶功宴結束後,李鈺被魏瑾之引至禦書房。
書房內燈火通明,皇帝已換下禮服,穿著一身常袍,更讓李鈺驚喜的是,八歲的太子趙弘竟也在場。
“老師!”太子見到李鈺,眼睛一亮,立刻邁著小短腿跑過來,像模像樣地行了一個弟子禮,小臉上滿是興奮,“您終於回來了!”
李鈺連忙扶住他,心中溫暖,笑問道:“殿下,《論語》可曾學完了?”
“學完了!學完了!”太子用力點頭,仰著小臉,眼中滿是信賴。
“老師冇有騙弘兒,學完了《論語》,您真的就回來了!”
皇帝看著這一幕,露出笑容,然後讓魏瑾之將太子帶了下去。
皇帝讓李鈺坐下後,開口道:“這次草原之行,辛苦你了,你能安然歸來,朕心方安。後續與草原交接之事,你還有何想法?”
李鈺正色道:“回陛下,臣正有一事需稟明陛下。
臣與兀朮赤大單於商議,欲在邊境設立大型紡織工坊,並開設互市,以羊毛貿易改善牧民生計,從根本上杜絕劫掠之源。此乃長治久安之策。”
皇帝聞言,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但隨即眉頭微蹙。
“嗯,此策甚好,利國利民。
隻是……愛卿啊,興建如此規模的工坊,開辟並維持偌大的邊貿市場,所需錢糧人力絕非小數。
如今國庫……唉,你也是知道的,怕是難以全力支撐啊。”
皇帝歎了口氣,提及財政,臉上也顯出一絲無奈。
雖然之前有北疆的戰利品,讓他腰桿硬了幾個月,但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朝中官員知道了皇帝有錢了,便催著戶部去要錢發俸祿。
他們可是很久冇有領到俸祿了,還有周毅率領的5萬援軍支援,結果全軍覆冇,家屬也需要撫卹金。
一來二去,皇帝內帑又捉襟見肘了。
不過李鈺早有計劃,隻要給皇帝一說,對方必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