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子掌心書 第167章 古穿今番外小劇場7:博物館之遇
古穿今番外小劇場7:博物館之遇
週末清晨,陽光透過窗簾,將房間照得透亮。林硯早早起床,準備了簡單的早餐。經過幾天的適應,蘇宸對冰箱、微波爐等家電已不再大驚小怪,甚至能自己操作電水壺燒水,進步神速。
“今天帶你去個地方,”林硯一邊將烤好的麵包片放在盤子裡,一邊對蘇宸說,“一個存放和研究古代文物、曆史的地方,叫博物館。”
“博物館?”蘇宸重複著這個新詞,接過林硯遞來的牛奶。他對於“古代”的定義顯然與林硯不同,在大雍,前朝遺物便可稱古,而在這裡……
“嗯,類似於……皇家檔案館和珍寶庫的結合,但對所有百姓開放。”林硯解釋道,“那裡或許有你會感興趣的東西。”
蘇宸點了點頭。瞭解此界對“古”的界定,亦是洞察其曆史與文明的重要途徑。他對此行抱有不小的期待。
兩人再次戴上口罩,乘坐電梯下樓。蘇宸對電梯的執行已能泰然處之,隻是下行時仍會下意識地靠近林硯些許。走出小區,融入週末熙攘的人流,蘇宸雖仍不喜與人過分靠近,但已能克製住那份淩厲的審視,隻是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氣場依舊明顯。
他們乘坐了地鐵。對於這個深入地底、呼嘯前行、能容納數百人的鋼鐵長龍,蘇宸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仔細觀察著刷卡進閘機、電子線路圖、以及車廂內形形色色的乘客,低聲對林硯道:“此物運力驚人,若用於大雍漕運或兵力投送……”
林硯趕緊輕輕碰了他一下,示意他低聲。周圍已經有人好奇地看向這個氣質獨特、言語“古怪”的高大男人。
博物館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巨大的玻璃幕牆與仿古的穹頂結合,形成一種奇特的時空交錯感。排隊、安檢、入場,蘇宸對這一切流程都觀察得極其仔細,彷彿在評估一套全新的宮廷守衛製度。
走進寬敞明亮的展廳,涼爽的空調風撲麵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史前時期和青銅時代的展品。粗糙的石器、古樸的陶俑、銘文斑駁的青銅鼎……這些對於蘇宸而言,無疑是極為遙遠和原始的“古物”。他駐足觀看,目光中帶著考據與審視。
“此鼎形製粗獷,紋飾古拙,遠不及少府監所出精良。”他低聲評價,帶著一絲屬於後世文明者的優越感。
林硯笑而不語,引著他繼續向前。穿過秦漢的陶俑軍陣,盛唐的三彩駿馬,兩宋的素雅瓷器……蘇宸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越靠近他熟悉的時代,他的神情就越發專注,甚至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當走到明清展廳,看到那些熟悉的青花瓷、龍袍補服、以及仿製的宮殿模型時,蘇宸的呼吸幾不可察地微微一滯。這裡的“古代”,竟與他的大雍有著驚人的相似,卻又在某些細節上迥然不同。一種奇異的時空錯位感攫住了他。
終於,他們來到了“古籍文獻與修複”專題展區。這裡是林硯曾經工作領域最貼近的地方。展櫃中陳列著各種珍貴的古籍善本、碑帖拓片,旁邊的介紹牌詳細說明瞭其年代、版本及修複過程。
蘇宸的目光掃過一排排泛黃捲曲的書頁,忽然,他的腳步猛地頓住,身體瞬間繃緊,視線死死鎖定了其中一個獨立展櫃!
那玻璃展櫃內,鋪著明黃色的絲絨,柔和的光線下,靜靜躺著一本攤開的、顏色古舊的書冊。書頁上的山川地理圖勾勒精細,旁邊的文字是標準的館閣體。而展櫃旁的介紹牌上,清晰地寫著:《禹貢山川地理圖考》(複刻本),大雍朝內府監製。修複師:林岩。
《禹貢山川地理圖考》!
大雍朝!
這兩個詞如同驚雷,在他腦海中炸響!這是他東宮書庫中那本險些被毀的孤本的複刻本!是那個時空真實存在過的證明!而“修複師:林岩”那幾個字,更是讓他心臟狂跳!
他激動地往前一步,幾乎要貼上展櫃玻璃,下意識地就伸出手,想要去觸控那本隔著玻璃、卻彷彿觸手可及的書,想要確認那是否是他記憶中的那一本!
“蘇宸!”林硯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腕,低聲急促道,“這是展品,隻能看,不能碰!”
蘇宸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微微顫抖。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但目光依舊死死地盯著那本書,以及旁邊“林岩”的名字。他緩緩轉過頭,看向林硯,眼底翻湧著震驚、激動、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確認感。
“此乃……東宮集賢閣中所藏之複刻本?”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
林硯點了點頭,低聲道:“嗯。看來,兩個世界並非全無關聯,或許在某個曆史節點之前,它們是相似的。”他指著介紹牌,“這是我……在這個世界的工作。修複它,保護它。”
蘇宸的目光再次落回“修複師:林岩”那幾個字上,又緩緩移到林硯平靜而帶著笑意的臉上。一股巨大的、混雜著驕傲、慶幸與宿命感的暖流衝刷過他的心臟。原來,即使在不同世界,阿硯依然在與這些承載著文明的古籍打交道,依然在用他的雙手,守護著這些跨越時光的瑰寶。
他深深地看著林硯,千言萬語哽在喉頭,最終隻化作一個深沉無比的眼神,和一句低沉的:“甚好。”
兩人在《禹貢山川地理圖考》的展櫃前停留了許久,蘇宸幾乎是一寸一寸地審視著書頁的細節,與記憶中的孤本相互印證。
離開古籍展區,他們又信步走到了古代兵器展廳。這裡陳列著從石器時代的石斧到明清時期的火銃、鎧甲、刀劍。
蘇宸的目光落在一把仿製的唐代橫刀上,他走上前,仔細看了看刀刃的弧度、鍛造的花紋,以及刀身的比例。一位戴著眼鏡、看起來像是誌願者講解員的老先生正好在旁邊,見蘇宸看得專注,便笑著上前搭話:“先生對古兵器很有研究?這把唐橫刀是我們根據出土實物和文獻資料精心複原的,代表了當時最高的鍛造工藝。”
蘇宸聞言,目光並未從刀上移開,隻是微微頷首,習慣性地用他那帶著審視和權威的語氣點評道:“形製大致不差,然此刀刃弧略顯平直,劈砍之力恐有不足。真正百煉橫刀,弧線需更流暢,重心亦需前移三分,方能在馬上揮砍時勢如破竹。”
他語氣平淡,卻字字精準,直接點出了仿製品與真品在實戰效能上的細微差彆。那老先生聽得愣住了,推了推眼鏡,驚訝地打量著蘇宸:“先生……您這見解非常專業啊!不知您是在哪個機構高就?還是家學淵源?”
蘇宸這才意識到自己似乎說了不該說的話,他微微蹙眉,剛想開口,林硯連忙上前一步,擋在他身前,對那老先生歉意地笑了笑:“不好意思,老師傅,我朋友是曆史愛好者,平時看的書比較多,喜歡鑽研,隨口說說,您彆介意。”
說完,不等那老先生再追問,林硯趕緊拉著蘇宸的胳膊,幾乎是半強迫地將他帶離了兵器展廳,留下那位老先生在原地,望著蘇宸挺拔的背影,滿臉的困惑與探究。
走出展廳,來到相對空曠的休息區,林硯才鬆了口氣,無奈地看向蘇宸:“我的陛下,您以後在外麵,點評還是收斂一點為好。”他真怕蘇宸下一句就說出“朕的武庫中所藏”之類的話來。
蘇宸也意識到自己方纔有些忘形,摸了摸鼻子,眼中閃過一絲赧然,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朕……我隻是實話實說。”
林硯看著他強自鎮定的樣子,忍不住笑了。這一趟博物館之行,對於蘇宸而言,衝擊恐怕不亞於初到這個世界。他不僅看到了“曆史”的存在,更看到了另一個時空裡,屬於他們兩人共同的、被定格下來的印記。
那本《禹貢山川地理圖考》,如同一個沉默的坐標,印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並非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