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當團寵 第五十二章 趕場
宋南星料想得不錯,張仁德這邊剛回來,還跟著她實習呢,那邊宋巧姑就向大隊遞交了申請書。
可眼瞅著快年底了,大隊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的,根本沒有人受理宋巧姑的事兒,隻能暫時擱置在一旁。
宋向文也拿這件事兒沒辦法,他雖然有點影響力,卻遠不到替大隊所有人做決定的程度,隻能安撫宋巧姑,說培訓班不止一屆,有的是機會。
送走了宋巧姑,宋向文又借著接宋立夏和宋小滿的由頭,抽空去了一趟下放三人組那一間半石頭房。
到都到了,可不得“瞭解一下孩子的學習進度,交流幾句學習心得”?
宋向文一向很有分寸,隻聊了幾分鐘,就留下一個信封,帶著宋立夏和宋小滿走了。
江永華老爺子開啟信封一看,裡麵不僅僅有用收音機票換來的糧票和肉票,還有一遝全國通用的各種票據,兩百六十塊錢,和一張寫著地址和江韜名字的紙條。
就現在這生活水平,單靠那堆票據和二百六十塊錢,江家爺孫倆就能衣食無憂活上兩三年。
可江永華老爺子看都不看它們一眼,隻拿著那張紙條,涕泗橫流。
那可是獨子消聲滅跡一年後,傳來的唯一一點音訊。
隻要孩子活得好好的,那些個票據和錢,都變得沒那麼重要。
江永華老爺子立馬提筆,給兒子江韜寫了一封家書。
不長,也就五頁信紙而已。
寫完之後,江永華老爺子纔像是想起什麼,又讓江靖川給他爹寫了一封信。
最後,這封沉甸甸的家書足足長達九頁紙。
不虧!
絕對不虧!
曹勇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一間半,就看到大通鋪上那一遝票據和信封裡麵露出來一角的鈔票。
再看看江永華老爺子那紅腫的眼皮,曹勇心頭一緊。
“江叔,這是……出什麼事兒了?”
江永華順著他的視線看了過去,尷尬的笑了笑,手忙腳亂的把票據和錢收進了信封,放進箱子鎖好,這纔跟曹勇吐了實。
“江韜托人帶了信和東西回來,我忙著給他回信,忘了拾掇……”
曹勇一聽這話,頓時鬆了一口氣。
“這是好事兒,當浮一大白!”
曹勇坦蕩,江永華老爺子也利索。
“今天是來不及了,明天我找隊長開個條子,買點酒肉回來,咱們打個牙祭,慶祝慶祝?”
曹勇舔了舔嘴皮,爽快的點了頭。
“那就沾江韜兄弟的光,蹭江叔一頓好的。
等哪天回了城,我一定請江叔去國營飯店。”
明知道這是曹勇畫的餅,江永華老爺子還是笑眯眯的接住了。
“那我可當真了啊!”
說完,兩個人對視而笑。隻是這笑容裡,多多少少透著幾分苦澀滋味。
回城還不知道要要哪一年呢!
且苦中作樂,盼著吧!
第二天一大早,江永華就帶“黃果樹”找上了宋大邦。
江永華是下放的,又不是來坐牢的,再加上江靖川還在峰山大隊呆著,去公社郵局寄封信的自由還是有的。
這不,煙一遞,話一說,宋大邦就動筆蓋章,給了江永華一張條子。
準確來說,應該叫做介紹信。
介紹信這個東西,還是跟蘇聯人學的,主要就是為了方便管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到處流竄作案的手段。
介紹信都不算大張,左邊是存根,右邊大部分是介紹信的正文內容,而且要註明姓名、性彆、年齡、出身、政治麵貌、日期,出行目的地,出行原因,還有介紹訊號碼。
是的,介紹信有編碼。
而且,一式兩份。
存根和正文是一樣內容,兩聯上麵有兩個公章,其中一個章蓋在兩聯中央,當‘騎縫章’使,另外一個章則蓋在介紹信的下方。
這個時代的人,都特彆警惕。但凡看到眼生的,都要查問一番。
像江永華這種下放人員,要是沒有介紹信,那是真有可能被當成盲流或是特務的。
總之,沒有介紹信寸步難行。
而且,生產隊隻能開去公社的介紹信,公社隻能開去縣城的介紹信,你想去省城得去縣城開介紹信,想去京城得去省城開介紹信……
不過,寄封信、買點生活用品,甚至打酒割肉這種“小事兒”,一般都能在公社解決。
是以,江永華老爺子的箱子裡,一直都備著“黃果樹”,為的就是這一刻。
當然,江永華老爺子也有彆的選擇。
譬如,勞煩一下宋向文和宋南星爺倆。
畢竟,他們倆一個靠著工作證,省內暢通無阻;一個靠著那張臉和藥箱,公社內來去自由。
紅星公社逢三、六、九趕場,隻要這爺倆在公社,每場都能在集市上找到他們。
當然,一不小心遇到出急診,其他時候也可能在公社看到他們的身影。
宋家村的鄉親們缺個針頭線腦,又不想出門的時候,都會拜托他們倆或者宋老三。
隻是江老爺子臉皮薄,自覺欠宋向文的人情已經夠多了,不想再添一筆,才大費周章的批了個條子。
畢竟,下放人員,還是要有下放人員的自覺。
他自己都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城,這人情債還是悠著點欠,彆把那一點情分給消耗一空了。
可等江永華老爺子坐上牛車,才驚愕的發現,宋向文和宋南星爺孫倆也在。
當著八卦王宋老三,仨人隻是頷首示意了一番,並沒有多說什麼。
直到下了牛車,宋南星才體貼的說道:“江爺爺初來乍到,想來應該是不認識公社的路,我給你指指?”
江永華老爺子一聽這話,笑得那叫一個合不攏嘴。
“那敢情好,就麻煩咱們小先生了!”
宋老三一聽這話,默默的收回了拉長的耳朵,換了打聽是方向。
宋南星小朋友見狀,這才挨著介紹了起來。
因著大峰山上翠雲觀的緣故,紅星公社以前也叫做道場鎮,鎮子不大,攏共兩條路。
一條叫前街,一條叫後街。
前後街的分岔路口,也叫場口,公社衛生院和車站就分居兩端。
紅星公社委員會駐紮在前街,郵局和供銷社、合作社分居四周,彷彿在拱圍著這個“老大哥”。
大家辦事兒大都在前街,人流量自然也就大了些,鄉親們趕集換東西啥的,也都在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