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證皇長孫身份 第12章
當然,還有很多他想帶的東西,實在是一個行李箱裝不了太多東西。
第二天一早,他就馬不停蹄地跑市場、藥店、書店等各個地方,還帶回來一個超大的行李箱,才勉強將這些東西全部塞進去。
這該死的係統,又不說第二天穿越的具體時間,他又擔心繫統忘記了他這一箱子的寶貝,隻得抱著行李箱睡了一晚上。
而且,他還不敢脫衣服,生怕係統趁自己睡覺的時候,將他穿越回去,結果自己隻穿著一件褲衩子出現在朝堂。
最後,他折騰了大半夜,從頭到腳穿戴得整整齊齊,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今天一天箱子都冇有出現,他還一直擔心,是不是係統搞忘記了,還是穿越的路上搞掉了。
現在,看到行李箱出現在自己眼前,他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他趕緊打開箱子,仔細檢查,這一檢查不要緊,才發現其它東西都在,唯獨不見了那枚玉佩。
冇有玉佩,他就無法完全證明自己的身份。
他將箱子所有東西重新檢查了一遍,仍然冇有發現,隻能絕望地放棄。
第二天,文臣的奏章像雪片一般飛到禦書房。
所有文臣引經據典,從各個方麵論證,這個朱雄英是假的,這一定是武將勳貴的陰謀。
朱元璋雖然昨天喝了不少酒,但今天仍然一大早就在禦書房批閱奏章。
其實,昨天後半夜的時候,他就醒了,就一直躺在床上思考這個問題。
一方麵,這個孩子的長相讓他相信就是朱雄英,另一方麵,人死不能複生的常理讓他又充滿懷疑。
現在,他唯一比較確信的,就是這個孩子不屬於大明朝,可能真的來自六百年後。
不管怎麼說,就衝著他與標兒如此相像,也不能苛待於他。
對於朝臣的這些奏章,他一律留中,不做任何批覆,也不發表任何意見。
既然無法判斷,就再等等,反正自己現在身體很好,駕崩也不是這幾年的事兒,先觀察觀察再說。
這個孩子他確實非常喜歡,正準備讓王儘忠把朱雄英叫過來,朱允炆卻闖了進來。
“孫兒給皇爺爺請安。”
因為昨天被朱雄英狠狠地抽了兩巴掌,他的臉頰都腫起來了,說話都有些不大利索。
朱元璋正在禦案後麵批閱奏章,抬頭一看,大吃一驚。
“允炆,你的臉怎麼啦?”
朱允炆哭喪著臉說:
“皇爺爺,那個,那個大哥昨天來到東宮,辱罵母親,還狠狠地打了孫兒,這臉就是被他打腫的。”
朱元璋一聽,頓時大怒,辱罵太子妃,毆打皇孫,這不是反了天嗎?
“王儘忠,把那個逆孫給咱召來。”
王儘忠答應一聲,趕緊向東宮跑去。
其實,昨天東宮發生的所有事情,他早就知道了,要是在以往,他都會第一時間向朱元璋稟報。
可是,偏偏衝突的雙方身份既不一般,又很敏感。
兩個皇長孫,誰能登上那個位子,現在還不好說。
一旦自己先上報,最後倒黴的那個人,恐怕會遷怒自己,認為是自己在稟報的時候有所偏向。
所以,他明知朱元璋事後會找他算賬,也決定按兵不動,不首先稟報這事兒。
王儘忠氣喘籲籲地跑到東宮,來到朱雄英的房間,朱雄英纔剛剛起床。
“殿下,快,陛下召你去禦書房。”
朱雄英看王儘忠那滿頭的大汗,就知道肯定是昨天的事兒有人告狀了,問道:
“王公公,陛下因何事召我?”
王儘忠看看四周,都是昨天他安排的太監和宮女,壓低聲音說:
“二殿下剛剛去了禦書房,臉頰還腫著,對陛下說,您辱罵太子妃,毆打他,陛下發脾氣了。”
朱允熥和兩位郡主嚇了一跳,看著朱雄英,焦急地說:
“大哥,現在怎麼辦?皇爺爺肯定會狠狠懲罰你的。”
朱雄英笑笑,對眾人說:
“冇事兒,你們放心,事兒都是他們挑起來的,皇爺爺是個講道理的人。”
“王公公稍等一下,我給皇爺爺帶點東西。”
說著,他進到屋裡,從行李箱中拿出一張世界地圖和一張中國地圖,還有兩個土豆,然後將箱子塞到床底下。
“小桌子,小凳子,你們幾個守在這裡,不準任何人進屋,更不能讓彆人欺負三殿下和郡主。”
“殿下放心。”
朱雄英拍拍朱允熥的肩膀,帶著鄭和,隨王儘忠來到禦書房。
一進門,他就像冇看到朱允炆一樣,笑著喊道:
“皇爺爺,孫兒來了。”
對於明朝動不動就要行禮請安,見皇帝要通傳的規矩,他還是冇有太學會。
而且,當年他小時候,都被朱元璋和馬皇後寵得冇邊了,就算在龍椅上撒尿應該都不會捱打。
他把皇宮當成了自己的家。
朱元璋本來怒氣沖沖,但一看到朱雄英那張臉,一下子火氣就消減了幾分,但還是吼道:
“雄英,跪下。”
他故意裝作不知道原因,一邊跪,一邊說:
“哦,忘記給皇爺爺請安了,孫兒雄英給皇爺爺請安,祝皇爺爺萬壽無疆,不發脾氣,永遠健康。”
朱元璋聽到這一段話,都差點被氣笑了,板著臉問:
“雄英,咱問你,昨天你是不是辱罵了你的母親太子妃?是不是毆打了你的二弟允炆?”
朱雄英趕緊說:
“皇爺爺,孫兒冤枉啊。”
“昨天,我本來是要去給太子妃請安的,到了殿中,冇看到太子妃,就看到允炆。”
“我站在允炆的麵前,允炆不但不起身向我這個大哥行禮,還對我口出狂言,罵我是野種。”
“是允炆冇有上下尊卑,又辱罵我的母親,孫兒忍無可忍,這纔打了他。”
“後來,太子妃不知從哪裡冒出來,說我去東宮就是找死,還叫人將我趕出去。”
“孫兒冇有地方可去,隻能在允熥的書房裡睡了一晚,到現在還腰痠背痛腿抽筋呢。”
朱允炆趕緊說:
“皇爺爺,不是這樣的。是這個朱雄英先氣勢洶洶地指責我冇有上下尊卑,我才發怒的。”
朱元璋轉身,盯著朱允炆,問道:
“雄英是你大哥,你這個做弟弟的,見到大哥是不是要行禮?”
“是。”
“那他說你冇有上下尊卑有冇有說錯?”
“冇有。”
“你竟然目無兄長,還辱罵兄長,該不該捱打?”
“該。”
朱允炆被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問懵了,又急忙說:
“不是這樣的,皇爺爺。”
朱元璋繼續追問:
“那是怎麼樣的?”
朱允炆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在這一點上不占理,趕緊岔開。
“他罵我母親,說母親是側妃,說我隻是庶子。”
朱元璋問:
“這幾句話是在打你之前?還是之後?”
朱允炆隻能說:
“是在那之後。”
朱元璋基本上聽明白了,肯定是呂氏和朱允炆對朱雄英攪黃了皇太孫冊封大典不滿,所以不給他好臉色。
朱允炆罵了朱雄英,然後朱雄英纔打他。
這時,呂氏過來幫腔,朱雄英當然要罵回去,所以呂氏暴怒,要趕走朱雄英。
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他當即對朱允炆吼道:
“滾回去,罰抄《孝經》一百遍,告訴你母親,叫她安分點。”
朱允炆都傻眼了,捱打的是我,捱罵的是我母親,最後打人罵人的一點事兒冇有,受罰的還是他這個受害者。
這到哪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