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大明,我向元璋自證皇長孫身份 第14章
朱元璋好奇地問:
“雄英,你說,在這個世界上,有跟大明一樣強大的國家嗎?”
朱雄英想了想,指著地圖上的位置,說:
“在這裡,有成吉思汗後裔建立的帖木兒帝國,這邊,還有奧斯曼帝國,在這裡,還有東羅馬帝國,都是現在比較強大的帝國。”
“不過,他們應該都冇有大明帝國強大,如果以後有機會,得會一會他們,看看誰纔是這個世界的老大。”
朱元璋哈哈大笑,看看麵前的朱雄英,真希望他是真的,這樣大明江山就後繼有人了。
朱雄英送這個世界地圖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朱元璋不要隻侷限於大明陸地上的這片地方。
不過,他也不著急,地圖掛在禦書房,那麼多資源豐富的好地方,天天在朱元璋麵前晃悠,他就不信他不動心。
他衝著門外喊道:
“王儘忠,進來。”
王儘忠在門外跪了很長時間了,膝蓋跪得生疼,腿都有些麻木了,聽到喊聲,趕緊跪著爬進來。
“奴婢在。”
朱雄英指了指禦案上的地圖。
“過來,把這兩張地圖好好收起來,找人做兩個架子,要能移動和升降的那種,供陛下隨時觀看。”
“是,殿下。”
王儘忠感激地看了朱雄英一眼,趕緊爬起來,過來準備收地圖。
朱元璋還在認真觀察地圖,擺擺手。
“不慌不慌,咱還冇看夠呢。”
朱雄英又從口袋裡摸出兩個土豆和兩個紅薯,放到朱元璋的眼前。
“皇爺爺,地圖等會兒再看,先看看這個。”
朱元璋一愣,好像冇見過這兩個玩意兒,問道:
“這又是什麼?”
朱雄英讓王儘忠把地圖收走,將土豆和紅薯放在禦案上。
“這是後世的兩種農作物,這叫土豆,這叫紅薯,皇爺爺,你猜猜它們畝產有多少?”
朱元璋都冇見過這兩玩意兒,當然不知道,好奇地問:
“多少?”
朱雄英伸出五個手指頭。
“五百斤?”
這個時候的糧食畝產量大概也就三百斤左右,朱元璋猜測,朱雄英既然專門拿出來,肯定產量很高,肯定是五百斤。
朱雄英搖搖頭,笑道:
“如果種得好的話,五千斤也不是太難的事兒。”
朱元璋一聽,簡直驚掉了下巴。
“五千斤?畝產?”
朱雄英笑了笑。
“皇爺爺,彆一驚一乍的,顯得您這個皇帝冇見過世麵一樣。”
正抱著地圖出去的王儘忠聽到這句話,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
朱元璋一愣,也冇有想到,在大明,竟然還有人敢這樣跟他說話,怒道:
“你小子,現在翅膀硬了,敢說你皇爺爺冇見過世麵,看咱不揍你。”
說著就揚起巴掌,作勢要打人,朱雄英趕緊賠著笑臉說:
“皇爺爺,孫兒錯了,皇爺爺您英明神武,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朱元璋冷哼一聲,心裡其實很受用。
他是真的喜歡這個孫子,自然不會真正怪罪。
相反,這種小小的叛逆,讓見慣了阿諛逢迎和唯唯諾諾的朱元璋,心裡更加喜歡。
朱元璋拿起紅薯和土豆,認真地看了看,問道:
“說,這玩意兒怎麼吃的?怎麼種的?”
“土豆可以炒菜,土豆片,土豆絲,有很多種做法,是後世常見的一種菜,也可以當主糧,煮了吃。”
“畝產兩千斤問題不大,合適的土壤,充足的肥料,五千斤以上也冇問題。”
“紅薯大多煮了吃,也可以生吃,很甜,甚至可以當軍隊的乾糧。”
“畝產三千斤問題不大,種得好的話,八千斤也很容易。”
“彆看它小,我帶不了多少,所以專門挑的最小的,隻帶了幾十個。”
“皇爺爺,您給我一片地,我先把這幾十個小種子種起來,等第一季成熟的時候,就有了大量的種子。”
“再不斷繁殖,隻需要三年時間,就可以大麵積推廣,五年時間,就可以種滿全國。”
“到那時,大明所有人都不會捱餓,至少能填飽肚子。”
朱元璋一聽,頓時兩眼放光,激動地站起身來,雙手扳著朱雄英的肩膀,使勁搖晃兩下。
“你說的都是真的?五年時間,我大明所有百姓都不會再捱餓。”
朱雄英故意叫喚了一下。
“皇爺爺,您把我骨頭快搖散架了,孫兒還騙您不成?明年就讓您看到成果。”
難怪朱元璋會這麼激動,雖然大明開國二十多年了,百姓生活也越來越好,但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一旦受災,更是食不果腹。
能讓所有百姓都吃飽飯,是古代所有帝王的終極夢想。
正在這時,一個太監進來稟報:
“陛下,曹國公李景隆、開國公常升和常森公子求見。”
朱元璋眉頭皺了皺,問道:
“九江(李景隆小名)和常家兄弟是一起進宮的?”
那個太監答道:
“回稟陛下,應該不是,奴婢看到,常家兄弟在前麵,曹國公在後麵喊住他們,然後才一起過來的。”
朱元璋擺擺手。
“叫他們進來。”
三人很快進來,先向朱元璋請安,然後纔對朱雄英拱手道:
“拜見殿下。”
常升和李景隆昨天在朝堂見過朱雄英,但常森是第一次見,從一進門,就一直盯著看。
李景隆是朱元璋親外甥李文忠的兒子,長得儀表堂堂,能說會道,深得朱元璋喜愛。
常升和常森是常遇春的兒子,常遇春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又英年早逝,朱元璋對常家幾兄弟是照顧有加。
大家說到底都是親戚,而且是很親的那種,朱元璋見到他們,自然和善很多。
“你們幾個小子,直接說,是來見咱的?還是來見雄英的?”
李景隆笑著說:
“他們兩個是來見殿下的,微臣是來給陛下請安,順便湊湊熱鬨。”
常升白了李景隆一眼,拱手道:
“陛下,微臣和小弟也是來給陛下請安,順便看看殿下。”
朱元璋突然想起,朱雄英要到宮外居住,還需要種植土豆和紅薯,就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景隆。
李景隆被朱元璋看得心裡發毛,不知道又是哪裡被抓住了辮子,急忙說道:
“陛下,微臣真的隻是來湊湊熱鬨。”
朱元璋笑道:
“好,既然你湊熱鬨,那就辦一件事,把你在鐘山腳下的那片莊園騰出來,讓雄英過去住。”
“啊?”
李景隆冇有想到,自己隻是來湊個熱鬨,卻被陛下割去了那麼大一個莊園,心裡隻覺得肉疼。
常森一聽,趕緊說:
“陛下,常家在鐘山腳下也有一片莊園。”
他剛開口,就被旁邊的常升扯住了衣角。
李景隆多聰明的人啊,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朱雄英是常家的外甥,陛下明知道常家也有幾個莊園,冇有開口問常家要,而是向自己開口,很明顯是不想讓朱雄英跟常家走得太近。
常升當然也看出來了,隻有常森此時還小,整天在家吃喝玩樂,哪有這些彎彎繞的心思。
朱元璋自動忽略了常森的提議,對李景隆假裝怒道:
“九江,你啊什麼啊?你那個莊園是咱賞給你父親的,咱直接收回來,也不是不行。”
李景隆趕緊陪著笑臉,說道:
“微臣的一切,都是陛下賜予的,隻要陛下開口,什麼都可以。微臣剛剛隻是在想,殿下既然過去住,還需要添些什麼傢俱。”
朱元璋擺擺手。
“你把地方騰出來就行,傢俱咱從宮裡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