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腦殘末世小說裡殺瘋了 第572章 仁德【冠名:痛苦如此模糊】
七日後,如今的時間是,
末世曆329天,
空間倒計時:【664:15:32...】
時間,清晨,
地點,乾清宮,攝政王理政處。
天氣回暖,但殿內炭盆依舊燃著,窗戶敞開,初春帶著泥土腥氣的暖風湧入,衝淡了血腥,也帶來一絲虛假的生機。
蘇夢瑤身著玄色蟒袍,端坐於臨時搬來的紫檀木大案後,案上堆滿了奏章。
陳大侍立一旁,
王大牛剛彙報完京城防務接管情況,鎧甲未卸,一身肅殺之氣。
殿門開啟,趙知節引著幾位神色各異的大臣進來,為首的是須發皆白,步履蹣跚的禮部周侍郎。
周侍郎撲通跪倒,聲音發顫的說道,
“微臣...周文博,叩見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身後幾人也慌忙跟著跪下。
蘇夢瑤抬眼,目光平靜的掃過他們,並未立刻叫起。
這無聲的壓力讓周侍郎額頭瞬間冒出冷汗,身體抖得更厲害了。
蘇夢瑤聲音不高,
“周侍郎,前日朝會,你稱病未至。
今日風寒可好些了?”
她指尖輕輕敲著案上的一份名單,正是那日未出席官員的名單。
誰來了蘇夢瑤不清楚,但誰不來,蘇夢瑤一清二楚。
周侍郎聞言,立刻嚇的魂飛魄散,止不住的連連叩頭,
“臣...臣該死!
臣老邁昏聵,一時糊塗,
懼...懼於前日變故...求攝政王恕罪!恕罪啊!”
他伏在地上,不敢抬頭。
殿內一片寂靜,隻有周侍郎粗重的喘息和叩頭聲。
蘇夢瑤忽然輕笑一聲,聲音緩和了些,
“起來吧。
人老了,膽子小些,也是常情。
本王並非苛責老臣。”
周侍郎如蒙大赦,顫巍巍的被旁邊人攙起,臉色依舊慘白。
蘇夢瑤目光轉向趙知節,
“趙卿,你先前所薦,吏部主事劉衡何在?”
人群中,一個身著青色官袍,約莫三十出頭的年輕官員深吸一口氣,
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聲音雖努力平穩,仍帶一絲緊張,
“微臣吏部主事劉衡,參見攝政王!”
蘇夢瑤打量著他,語氣溫和,
“劉衡?本王看過你的履曆和幾份條陳。
對清理冗員,擢拔乾才,頗有見地。
如今朝局甫定,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
即日起,擢升你為吏部考功司郎中,專司官員考課升遷之事。
望你秉持公心,為國選材。”
劉衡猛地抬頭,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喜和激動,隨即深深拜倒,
“微臣劉衡,謝攝政王隆恩!
定當肝腦塗地,竭忠儘智,不負攝政王信重!”
寒門子弟,蹉跎多年,一朝得遇明主,這知遇之恩瞬間衝淡了他對眼前這位女攝政王血腥手段的恐懼,隻剩下滿腔士為知己者死的熱血。
蘇夢瑤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其他幾位忐忑的舊臣,
“諸位皆是朝廷肱骨。
前朝之事,既往不咎。
隻要爾等忠心王事,恪儘職守,本王自當量才而用,有功必賞。
但若...”
她話鋒一轉,聲音陡然轉冷,
“若心懷叵測,陽奉陰違,甚至勾結外敵,禍亂朝綱...三皇子蕭允銘的下場,便是爾等前車之鑒...”
“哐當!”
周侍郎腿一軟,差點又跪下,旁邊一位官員的玉笏也失手掉在地上。
蘇夢瑤語氣恢複平靜,
“都退下吧,趙卿留下。”
眾臣如釋重負,又心驚膽戰的行禮告退,劉衡走在最後,腰桿挺得筆直,眼中燃燒著鬥誌。
殿內隻剩蘇夢瑤,陳大,王大牛和趙知節。
王大牛抹了把額頭的汗,粗聲道,
“殿下,這幫酸腐文人,嚇唬嚇唬就老實了!
京城防務俺老王已經牢牢攥在手裡,五城兵馬司也換上了咱們的人,保證一隻蒼蠅都飛不進來搗亂!”
陳大陰冷的補充,
“玄鏡司的釘子也已按殿下吩咐,佈下去了。
周文博府上,劉衡身邊,都有眼睛。
朝中大小官員,凡有異動,必逃不過監察。”
他口中的玄鏡司便是正在籌建的特務機構雛形。
蘇夢瑤點點頭,看向趙知節,
“趙卿,國庫清點如何?抄沒逆產所得幾何?”
趙知節聞言恭敬呈上一份清單,
“回攝政王,初步清點,查抄叛逆家產,計有現銀八百七十餘萬兩,黃金十二萬兩,田莊,店鋪,古玩珍寶無算,折價恐不下千萬兩。
國庫因先帝...呃,因前朝揮霍及應對天災,本就空虛,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蘇夢瑤聽到這個數字隻能說意外以內,情理之中吧。
一個國家就剩這麼點錢了,就算沒有蘇夢瑤,也該氣數已儘了。
蘇夢瑤指尖劃過清單上的數字,眼中是毫不掩飾的嫌棄,但嘴上還是說著,
“好啊,這筆錢,便是本王體恤民情的本錢了。”
王大牛聞言疑惑的撓頭,
“體恤民情?
殿下,咱們剛殺了...
呃,剛清了君側,正是要立威的時候,為啥要給泥腿子好處?”
陳大眼中閃過一絲瞭然,但沉默不語,
蘇夢瑤目光看向窗外,那裡陽光正好,
“王將軍,你可知這天命昭昭四個字,如今在百姓心中有多重?
天晴了,他們以為是本王帶來的祥瑞。
這份天眷,本王要把它坐實!”
蘇夢瑤轉回頭,目光閃爍不定,
“傳本王令,
其一,
昭告天下!
新君登基在即,攝政王蘇夢瑤感念萬民曆經極寒之苦,特以新君及本王名義,
免除北直隸及受雪災最重的冀,晉,陝三省,本年度一切錢糧賦稅,徭役!
其二,
即日起,開放京城及周邊官倉,義倉,設粥棚,施藥點。
由趙卿你親自督辦,務必要讓流離失所的饑民,喝上熱粥,領到禦寒的衣物和藥材。
告訴那些賤民,這是本王賜給他們的活命之恩!
其三,
從抄沒的逆產中,撥出專款,購買糧種,耕牛,待春耕時節,分發於受災州縣!
告訴他們,隻要安心耕種,本王的刀,就不會落到他們頭上!”
趙知節心領神會,躬身道,
“殿下聖明!
此乃以仁德收民心,以實惠固天命!
老臣立刻去辦,必讓每一粒米,每一件衣,每一頭牛,都烙上攝政王的恩典!
讓百姓們...感恩戴德!”
他刻意加重了最後四個字。
王大牛一臉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俺懂了!這是收買人心!讓他們忘了...
呃,讓他們隻記得殿下的好!高!實在是高!”
蘇夢瑤淡淡的,
“不是收買,是施捨。
本王給他們活路,他們就得把命賣給本王。
陳大...”
陳大立刻躬身,
“屬下在。”
蘇夢瑤接著下令,
“派你的人混在流民和領賑濟的人群裡。
凡有敢私下議論乾清宮之事,或對新君,對本王有絲毫怨言,不敬者....
你知道該怎麼做。”
陳大眼中寒光一閃,
“屬下明白,
玄鏡司的詔獄,正好缺些材料練手,
定讓他們感念殿下的恩德,至死不忘。”
翌日,末世曆更新,
末世曆330天,
空間倒計時:【666:15:32...】
京城外,臨時搭建的粥棚綿延數裡。
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流民排著長隊,空氣中彌漫著米粥的香氣和絕望中生出的一絲希望。
蘇夢瑤一身相對樸素的玄色常服,在陳大,王大牛及大批精銳侍衛的簇擁下,親自巡視賑災現場。
趙知節在一旁大聲宣講著攝政王的仁德。
“攝政王千歲駕到!”
一聲高喝,人群頓時騷動起來,紛紛跪倒在地。
蘇夢瑤走到一口熱氣騰騰的大粥鍋前。
熬粥的官吏和衙役嚇得匍匐在地。
蘇夢瑤拿起長柄木勺,舀起一勺濃稠的米粥,對著跪在最近的一個抱著幼兒,枯槁如柴的老婦人,
語氣刻意放得溫和,關心的說道,
“老人家,這粥...可還熱乎?能吃飽麼?”
老婦人嚇得渾身哆嗦,語無倫次,
“熱...熱乎!謝謝攝政王...活命之恩!活命之恩啊!”
她懷裡的孩子也懵懂的跟著磕頭。
蘇夢瑤將粥勺遞還給旁邊顫抖的官吏,環視跪倒一片的災民,朗聲道,
“都起來吧!天災已過,新朝將立!
本王在此立誓,隻要爾等安分守己,勤懇勞作,
這大夏的江山,必有爾等一口飯吃,一片瓦遮頭!
免除賦稅,分發糧種耕牛,便是本王予爾等的承諾!
望爾等...感念天恩,忠君愛國!”
“攝政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新君萬歲!攝政王萬歲!”
“活菩薩啊!真是老天爺派來救我們的!”
劫後餘生的百姓們爆發出震耳欲聾的,發自肺腑的歡呼和感恩。
他們眼中含著熱淚,看著陽光下那位威嚴又仁慈的女攝政王,就像看到了真正的救世主。
乾清宮的血腥?那太遙遠了。
眼前的粥和活下去的希望,纔是真實的。
蘇夢瑤在震天的歡呼聲中,微微昂起頭,陽光灑在她輪廓分明的側臉上。
她看著那些激動叩拜的螻蟻,嘴角勾起一抹幾乎看不見的,詭異的弧度。
最後蘇夢瑤轉身,在侍衛的簇擁下,在一片山呼海嘯的感恩戴德聲中,離開了這片彌漫著米香與愚昧的仁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