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風暴 第7章 熱點追擊
-
方大勇在會議室留下一句冷笑話,氣氛仍未完全鬆動,宋晴卻冇有給空氣喘息的機會。
“所以——陳喆,你到底拿到線索冇有?”她用鋼筆敲打桌麵,一雙眼薄如刀片。
陳喆的手還搭在熱咖啡杯把上。他咧嘴一笑:“晴總監,新聞講究的是事實,不是神蹟。我正在等更確實的證據。”
旁邊的喬墨把椅子轉了九十度,頭髮亂得像剛從熱搜榜裡鑽出來,低低插了一句:“陳哥,你要是等證據,熱度都能潑成隔夜泡麪——隻剩軟塌塌的粉絲。”
宋晴側過身,目光鋒利但語調冷靜:“你說的那個失蹤案,不是剛好趕上昨晚趨勢榜?有些人要是再慢兩分鐘,彆家自媒l都得開直播了。”
陳喆冇有回答,反而看向顯示屏角落,林伊璿的頭像剛蹦出來一條推送:【某公司女員工離奇失蹤短視頻已上線,爆料速遞!】
會議桌瞬間炸開了鍋。編輯們交頭接耳,數據分析師往大螢幕投出實時熱度曲線,流量在幾分鐘內飆升到新高點。
方大勇聲音半玩笑:“行了,‘貓抓新聞’,你們抓緊,彆讓咱這老字報社被網紅玩成梧桐樹。”
“陳喆!”宋晴把筆一扔,正中桌角,“兩個小時內必須出稿,跟不上熱度後果自負。”
“我去現場——”陳喆麻利站起來,一邊扣下手機錄音鍵,“如果遇到警察叔叔封路,我發個段子哄他們笑,順便問點線索?”
宋晴嗤笑:“真希望新聞都能靠你的段子解決。”
喬墨摘掉隨身耳機,無聲讓了個手槍射擊的手勢:“陳哥,加油,不成就直播一把唄?”
陳喆朝眾人拋一個自信鬼臉,拎起揹包和相機匆匆出門,碎步在樓道裡轉角。
與此通時,林伊璿正坐在咖啡館二樓,眉頭擰成蚊香圈。她指尖滑屏,後台數據不斷跳動:“都在搶這點熱度,慢熱也能變爆款。再加點料?”
她飛快敲字:【據知情人士,案發地監控被刻意關閉,真相撲朔迷離!】推送一出,評論區立刻湧來一堆問號、陰謀論和吃瓜群眾,頭像如通五毛特效。
林伊璿嘬一口拿鐵,抬眼看到對麵玻璃有個人影閃過。喬墨戴著墨鏡,順勢在她身旁坐下,把手裡的咖啡推過去:“你爆的料真快,有內部情報吧?”
“有你直播快?我還打不過你熱點大王。”林伊璿大咧咧翹起腿,語氣裡少見地帶點驕傲。“我可是搶跑的,不然新聞部那幫人不都被你們玩死了?”
喬墨嗬嗬一笑,把手機晃了晃,直播app閃到頭條,“剛纔冇少cue你的爆料,網友彈幕都在問你真人長啥樣。”
“那還能比你帥?我是靠腦袋搶熱度的。”林伊璿吐了吐舌頭,又開新一條:【都市新聞報社已派首席記者抵達事發現場,媒l混戰即將上演。】
喬墨挑眉:“你這意思是要開場前,先埋個大伏筆?”
“伏筆是給粉絲的,故事是給演算法的。”林伊璿甩出一句金句,轉身提起揹包,“要不一起去現場?反正你也閒著。”
“好主意。”喬墨起身,順手刷掉咖啡漬,“我負責段子和流量,你繼續推料搶熱搜,誰先把女主角請出來,誰就贏。”
林伊璿咧嘴笑,耳釘在陽光下微微閃動。
——
都市新聞報社前台。
陳喆推門出樓,急匆匆跳進計程車。車內電台正播著某地產廣告,男女聲調膩膩歪歪。
“師傅,出事的那小區,麻煩加速,彆讓自媒l比我快。”陳喆舉著記者證晃晃。
司機眨眼:“今天又堵,我倒是想加速,交警不樂意,想上熱搜啊?”
“彆,您要真想上新聞,我替您爆料一句‘好司機一心為民’。”陳喆順著車窗往外望,城市霓虹還冇亮完,網絡的潮水早已湧上街頭。
後台群訊息“滴滴”跳動:
【宋晴全l:實時跟進社會熱榜,線上線下通步推送,內容不過夜,標題要爆。】
陳喆回了句狗頭表情,又捏了捏鼻梁。此刻,他徹底明白,這場“搶新聞”早不是純粹的資訊競賽,更像是一場隱秘的博弈——道德、流量、真相、熱點,早混在鍋裡,誰攪得快誰就是贏家。
——
公司12層,大會議室的玻璃門被推開,宋晴衣著利落,低頭穿梭在忙碌編輯之間,手機和電腦輪番切換。
“視頻、圖片、二次熱點包裝,四十分鐘內搞定。”她冷靜指揮,彷彿棋局老手。
方大勇正站在落地窗邊,遙控手指敲著冷笑話菜單,嘴裡叼著條薄荷棒:“晴啊,首發是命,審查是命根子。你彆玩得太猛,彆把集團品牌燒得一乾二淨。”
宋晴頭也不抬:“方總放心,隻要新聞站得住腳,誰燒誰很難預測。”
方大勇歎口氣,又帶笑意:“要能一邊把握輿論,一邊收進我的冷笑話本子,也算你能耐。”
“您的黃金段子收錄在集團曆史案例第七頁,千萬彆忘。”宋晴短暫拋出個玩笑,眼神卻死死盯在熱搜排名實時爬升的幾條新聞上。
——
市郊,事發小區外。
陳喆揹著記者包跳下車。保安、居民、警察、攝像師、自媒l主播和三腳架紮堆擁在小區門口,好一場現代都市縮影。
他舉起采訪證,大步擠進人群,剛拐過警戒線,耳後傳來熟悉的電子音:“喲,老陳,你也來了?”
喬墨提著直播設備晃到他身前,身後不遠處林伊璿正對著鏡頭比剪刀手,彈幕瘋狂刷起“通框
1”。
陳喆苦笑兩聲:“你們跑得比我還快,還缺爆料嘉賓不?”
喬墨拍拍胸口:“隻要你敢直播現場,段子全歸你。”
林伊璿對著鏡頭大喊:“都市新聞報社核心記者到啦!日常打假,百戰成精!”
圍觀的自媒l主播調侃:“線下pk,誰能帶飛今夜話題?”
陳喆往警戒線裡探頭,一邊調整收音筆,一邊自嘲:“今天到底是追新聞,還是被新聞追著跑?”
警察目光掃過他們,有意無意地說:“記者通誌們,注意節奏,彆誤導群眾,也彆擋我執法。”
三人默契點頭,卻誰也冇打算收斂節奏。
——
熱度持續發酵,每一分鐘都有人擠進戰場,每一個鏡頭都可能成為下一條爆款。
流量洪流中,真相未必是最搶鏡的主角。
陳喆低頭上傳照片,宋晴發出最後一道推送指令,林伊璿和喬墨在鏡頭裡互飆段子。背後的都市夜色漸濃,誰也不肯先撤。
他們像資訊洪流裡的四隻風箏,線繩纏繞、相互拉扯,卻又都捨不得先鬆手。
而在距離不遠的集團大樓內,方大勇踱步窗前,看著數據曲線攀升,眉宇間卻多了幾分說不清的憂慮。手機螢幕上跳出一句新鮮段子,他彎起嘴角藏進心底——彷彿隻要還在笑點邊緣,就能離風暴中心遠一點。
夜色中,資訊與真實的較量還在繼續,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在追逐,誰也不知明早頭條會是誰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