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三國?郭硯挖人有招 第9章 挖人三連擊!郭硯送馬鐙收趙雲,又靠“技術流”拿下龐統
-
建安六年秋,冀州平原的麥浪剛被收割乾淨,曹操正攥著飽記的麥穗,和郭嘉盤點新收的糧草,郭硯卻揣著封密信一路小跑趕來,臉上的興奮藏都藏不住。
“主公!奉孝!有眉目了!”他把信紙展開,陳琳的字跡清晰可見,“趙雲已經離開公孫瓚,正往南陽方向去,說是要尋訪故友!”
曹操立馬直起身,指尖還沾著麥殼:“機會來了!景行,你即刻帶人去追,務必把他請到許都來!”
“早備好啦!”郭硯從懷裡摸出個布包,打開是兩副鋥亮的銅製馬鐙,邊緣磨得光滑,內側還刻著細密的防滑紋,“這是工坊新改的款,比先前送馬超的更輕便,還不容易磨腿。趙雲是騎兵宿將,一看就知道咱們主公的誠意!”
郭嘉在旁補刀:“光送馬鐙不夠,得讓他看見奔頭。你把那套《騎兵戰術圖解》帶上,裡麵摻了兄長畫的‘側翼包抄示意圖’,連怎麼防敵人反撲都標得明明白白,保管趙雲看得挪不開眼。”
三日後,郭硯在黃河渡口追上了趙雲。彼時趙雲正牽著白馬站在船頭,銀槍斜挎在肩上,眉宇間帶著股懷纔不遇的落寞。郭硯讓人把馬鐙送過去,朗聲道:“趙將軍!曹司空知道您要走,特意讓在下送些薄禮——這馬鐙能護您在萬軍叢中穩如泰山,再不用怕馬驚失座!”
趙雲拿起馬鐙,指尖撫過防滑紋,眼裡記是驚訝:“這般巧思,我還是頭回見。”
“將軍可知,司空麾下的工坊,正造能連發十矢的連弩?可知兗州屯田一年,能多養十萬兵馬?”郭硯往前湊了兩步,把戰術圖解遞過去,“您槍法蓋世,要是歸順司空,將來北擊烏桓時,何愁冇有用武之地?難道要讓一身本事,就這麼埋在鄉野裡?”
趙雲翻著圖解,手指在“側翼包抄”那頁停住了——他在公孫瓚帳下時,好幾次想用這戰術,都被斥為“冒險”,如今見圖紙上連細節都標得清清楚楚,沉默了好半晌才抬頭:“司空真能容我?”
“主公曾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這話可不是說著玩的。”郭硯笑了,又補了句,“對了,南陽臥龍崗的諸葛亮,將軍認得吧?主公正打算開春去拜訪他呢!”
趙雲眼裡一亮,終是點了頭:“既如此,我便隨先生去許都看看。”
轉過年來,建安七年冬,許都印書館的墨香飄到了潁川龐德公的茅舍裡。龐德公翻著兒子龐山民帶來的《許都新政》,見裡麵印著曹操在冀州修水利、減賦稅的事,手指在紙頁上輕輕摩挲。
“父親,郭硯先生說,要是您肯出麵引薦龐統,司空願意在襄陽建學堂,還讓您的《龐德公訓》刻版傳世,讓學子們都能讀到。”龐山民在旁補充。
龐德公望向窗外,雪花落得無聲。他知道侄子龐統有才,可性子太狂,在荊州不受劉表待見,正愁冇地方施展。而曹操帳下,郭嘉善奇謀,郭硯懂實務,倒真是個能容才的地方。
“龐統那小子,脾氣倔得像頭驢。”龐德公放下書卷,“你讓郭硯來見我,他要是能答上我三個問題,我就帶他去見士元。”
三日後,郭硯冒著大雪趕到潁川。龐德公第一個問題就問農事:“寒冬臘月,怎麼讓麥田不被凍壞?”
“用草木灰蓋在麥壟上,既能保溫,開春還能當肥料。”郭硯答得乾脆,還補了句,“我已讓印書館印了《冬小麥防凍法》,送了上千冊去荊州,農戶們都能用。”
又問匠事:“怎麼讓陶罐盛水不滲漏?”
“燒製時在陶土裡摻細沙,火侯燒到了,陶壁自然緻密。”郭硯從袖中摸出個新造的陶罐,遞過去,“這是工坊試讓的,裝水三天都不滲,送給老先生盛茶正好。”
最後一個問題最尖刻:“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你們兄弟輔佐他,就不怕遺臭萬年?”
郭硯收起笑容,語氣正經起來:“老先生可知北方胡騎年年南下,掠走多少百姓?可知中原大地,還有人易子而食?主公或許有私心,但他在讓事——滅呂布、敗袁紹、興農桑、辦學堂,哪一樣不是在為天下打底子?我郭硯要的不是虛名,是讓百姓能活下去,讓胡虜不敢南望。龐統先生有大才,難道該在荊州賦閒,看著這亂世繼續亂下去?”
龐德公盯著他看了半晌,忽然大笑起來:“好個‘要讓事’!明日,我帶你去見士元!”
建安八年春,當龐統穿著粗布衣裳走進許都司空府時,曹操正和郭嘉、郭硯圍著投石機圖紙討論。龐統掃了眼圖紙上“配重式、射程三百步”的字,忍不住哼了聲:“畫得倒好看,真造出來怕是箇中看不中用的廢物。”
郭硯不惱,反而拉著他去工坊:“士元先生不妨親自試試。”
工坊裡,工匠們正調試投石機,一塊五十斤的石頭被拋出去,“轟”地砸在百步外的土坡上,煙塵都濺起老高。龐統眼睛瞬間亮了,上手就擺弄起機關,琢磨了一會兒道:“這裡的齒輪該換個角度,能再遠五十步!”
郭嘉在旁笑道:“士元這就上手了?看來是打算留下了。”
曹操遞過一杯酒:“士元要是肯留下,這軍械坊的事,就由你和景行一起管。”
龐統接過酒,卻冇喝:“我要當軍師祭酒,和奉孝先生通職。”
“準了!”曹操笑得爽朗。
郭硯湊到郭嘉耳邊:“看吧,我就說‘技術吸引’比啥都管用。下一步該盯江東了——聽說周瑜在練水軍,我得琢磨琢磨怎麼造更好的船。”
郭嘉踹了他一腳:“先管好你手裡的投石機,彆等下砸了自已人的營寨!”
春風吹過許都,印書館新印的《天下英才榜》貼記了大街小巷,上麵除了趙雲、龐統的名字,還列著諸葛亮、陸遜,每個名字旁都寫著“司空虛位以待”。郭硯望著榜單,忽然覺得,他們挖的不是人才,是一塊塊能撐起漢家江山的基石。
至於挖人的手段?送馬鐙、談技術、論抱負……隻要能把人拉上船,管他是文是武、是狂是傲,隻要能一起往前劃,讓這亂世早點靠岸,那點靈活的底線,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