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女配之作死挖坑埋女主 第373章 此物與北疆有關
京城重地,除了皇室宗親就是朝廷重臣,容不得半點閃失。
三皇子正因為隊伍中再無人出現發熱等症狀而暗自鬆了口氣,宣旨官馮齊這個時候到了。
原以為是父皇要安撫於自己,或者是囑托務必將此事瞞下的三皇子,聽完聖旨後天塌了——竟然是叫他即刻離京,不得延誤?!
“不,不可能!父皇怎麼這個時候會讓我離京?大膽狗官,爾竟敢假傳聖旨!”三皇子指著馮齊,先聲奪人的高聲質問。
這些年他拉攏朝臣,苦心經營,在朝中聲望日漸高漲。如今好不容易將劉國公盼了回來,正待施展拳腳,乾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豈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被逐出京?
一旦遠離京城,去了那等鳥不拉屎的地方,他還能有什麼作為?
“三殿下——不,應該尊稱您一聲庸王殿下,您莫要冤枉了下官啊!假傳聖旨那是要掉腦袋的,下官怎會有那個膽子?”馮齊被嚇得連連擺手。
“不可能,我此次差事辦的順利,未出半分紕漏。父皇就算不賞,也斷沒有不容分說就我丟去那等偏僻之地的道理!我要麵見父皇,親口問個明白!”三皇子說完對著身邊的下人吼叫道,“還愣著乾什麼?快去備馬!”
下人被吼的一哆嗦,還沒等他應下,馮齊不乾了,急忙阻攔——:“庸王殿下……”
“放屁!誰是庸王?!”三皇子怒火攻心,要說封王就封王,庸王?是在諷刺他平庸無能嗎?這無異於當麵羞辱!
“殿下——”馮齊眼見攔他不住,不得不放出殺手鐧,壓低聲音道,“聖上特意交代,您……不能入京。”
“為何?”三皇子心中一突,厲聲追問。
這時趙天賀邁步靠了過來,到了這麼多日,他今日還是第一次見到三皇子露麵:“殿下還不明白嗎?”
“明白什麼?”三皇子話音未落,抬眼見是他,猛然向後退了幾步,“你,趙大人你彆過來,那日你親自去過那頂帳篷,萬一,萬一你也……”
說著說著,三皇子忽然沒了音兒,他臉色由憤怒變成惶恐,最後凝固在滿目驚駭——
“你們的意思是……父皇不允我回京……是因為麻風病一事?”
“殿下明鑒,”馮齊長歎一聲,語氣中帶著淒苦,“京中住的都是國之棟梁,朝中重臣,不容有失啊——聖上此舉,是為了江山穩固,還望殿下體諒聖心……莫說是您,就是下官今日跑這一趟,也要遠調京城,數年無恙後方可歸來。”
三皇子渾身一軟,頹然跌坐在地,他怎麼都沒想到區區一個胡人少年,竟然讓他落得一個被逐出京城的結局。
“趙大人,”馮齊轉頭,麵上擠出一絲討好的笑容,“聖上知道您此行居功至偉,特意批準您休憩兩年,您看……”
趙天賀痛快的一點頭:“下官明白,下官向來喜歡人少之地,正好藉此良機圓自己的田園夢,多謝陛下體恤。”
“如,如此甚好。”馮齊鬆了口氣,趙大人如何好說話,他定然要在回複聖上的奏章中替他美言幾句。
接旨之後,三皇子躲在帳篷中不肯出來,不提啟程,也不再嚷嚷著要麵聖。隻悄悄的命人暗中將一封書信送往了劉國公府。
馮齊不敢與這些兵士有太多的接觸,隻得也把自己關在帳篷中,他的任務不僅是傳旨,還得看著皇子啟程。
等啊等,又是兩日,三皇子沒等來書信,而是在帳篷中見到了喬裝而來的劉國公。
聖上訊息封的嚴實,導致劉伯笙並沒有提前得到訊息,接到書信那刻他再也坐不住,一心擁護的主子要被趕出權力圈,那他多年的努力算什麼?但——聖旨已下,沒人可以左右的了。
“劉國公——你可算來了。”三皇子激動到不行,惶恐多日的心總算是有了依靠,然而,心底的埋怨跟著一齊湧了出來,“國公你怎麼找的胡人?那麼多人都沒事,怎麼偏偏找了個有麻風病的?父皇因此要將我逐出京城,你快些想個法子幫我轉圜,都說人走茶涼,我走了那些好不容易籠絡的大臣隻怕轉頭就投靠了彆人……”
“殿下莫急,”
劉伯笙安撫一句,胡人有病?他不知道啊,而且人好好的怎麼就突然發病了呢?簡直是令人疑慮叢生。
再說,哪裡是不想幫他轉圜,這不是想不到辦法?麻風病事關重大,任他巧舌如簧,也不可能讓聖上放下戒心,何況——三皇子帶著胡人入京的事情暴露了,兩者相加,想要翻身難如登天。
“依老臣之見,聖旨已下,木已成舟。此時您去強辯,隻會惹怒天顏,百害而無一利。
眼下,您不如退後一步,領旨謝恩後,坦然前往封地。如此既是避開聖上鋒芒,又可暗中養精蓄銳。待過去一兩載,聖上火氣消了,再考慮到您的不卑不亢,難免心中愧疚。
老臣借機輔以思親或者賀節為由,上書懇請您回京,屆時陛下有了台階,再懷有補償之心,迎您風光回京,未必不是一條後路。”
一番話苦口婆心,聽在三皇子耳中猶如冰水從頭淋到腳,他不甘心的問道:“非要……離京不可?”
“殿下,”劉伯笙麵色肅然道,“聖上如今還是盛年,您在與不在並無太大乾係,韜光養晦纔是正道。”
“可……”三皇子不想韜光養晦,他失魂落魄的坐了回去,其實他懂,聖上金口玉言,斷沒有收回去的道理。
但好好的出來一趟,皇子府都沒進,就被趕去了偏遠之地他接受不了。
“老臣還在京城,自會為殿下出謀劃策,殿下且放寬心。”劉國公自己頭都要禿了還得寬慰主子。
“我明白,多謝國公。”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皇子,消沉隻在一瞬,“不過,有一事還請國公為我辦妥。”
“何事?”劉伯笙打起精神。
“國公在外幾年,想必不清楚京中的局勢,徐家那位被封為縣君的姑娘,並不簡單。”三皇子閃過一抹算計,低聲說道。
劉伯笙皺眉,他正是因為此女損失了宮中的劉禦醫:“不過就是改良了農具,雖說功勞的確惠及鄉裡,不過殿下此言,未免太過誇大。”
“不,”三殿下搖頭,“絕對不是單單隻有農具,她做出來的恐怕另有其物。”
說著望過來的雙眼發出狼一般的幽光:“我若猜的不錯,此物與北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