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侍女,眾男主爭相攻略 142
戰事起
在老夫人得知周文欽還活著後,便隨夏玉成前去確認了一下。
瞧著麵上敷著藥,雖看不出模樣但十分熟悉的身形,老夫人上前一步看了一下其耳後靠近耳根的位置,麵板依舊完好,一個小紅痣格外顯眼。
“是欽兒,的確是欽兒。”
老夫人激動的又哭又笑,當即便提出將人接走。
“大嫂,還是將人安置在這邊吧,我這裡有足夠的人手能護著他,而且,現在把人帶回去,該如何解釋他的身份?”
老夫人剛才也是太過激動,這會兒才冷靜下來。
“好,那就在這裡,欽兒何時能醒?”
“李靜嫻身死,蠱蟲的作用叫他命懸一線,是挽心取蠱才撿回一條命來。
何時醒來不能確定,但能確定的是人無性命之憂了。”
老夫人點點頭。
“可欽兒還活著的話,大火撲滅後的那具遺骸又是誰?”
“當時我的人趕到時,就發現了那人,其目的不明確,但卻在打鬥中身死,我索性就讓人將他扔進了火場,胸口處也刺了一刀。”
老夫人連連點頭,心中無比慶幸。
………
陸府內,陸寧有意調整自己的情緒,總不能整日沉浸在一些不好的情緒之中。
將精力全部都投入到了自己的生意之中。
反倒是周安成,在出事兒之後,整個人沉默寡言,人也消瘦不少。
兄弟情義都不是假的,一時之間根本接受不了周文欽的猝然離世。
直至周顧澤再次快馬趕回來,帶回另外一則訊息,讓所有人不得不從這些情緒中抽離出來。
邊關戰事起。
周安澈在抵達京都的第一時間便帶兵前往邊關,情勢並不樂觀。
“怎麼會突發戰事?”
“敵軍像是早有預謀,好在邊關那邊一直嚴防死守,不然真不見得會等待援軍,怕是這會兒早就城破了。
三哥,我準備回去後自請上戰場,前路不明,娘就交給你了。”
“我兒自當鐵骨錚錚,不用擔心記掛娘,娘就在家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老夫人過來的時候正好聽到周顧澤說的最後一句話。
那邊關,她的夫君守了一輩子,就是因為有他在,保了多少年的安寧,她的夫君雖然不在了,但他的兒子們長大了,邊關依舊能夠固若金湯。
“娘。”
“好男兒誌在四方,建功立業,娘就等著你們一個個建功立業,不用怕聖上那邊不允,待你回京之時,我會書信一封,你一並帶回去。”
“是,兒子謝過娘,定不叫敵軍破。”
老夫人點點頭,瞧著自己這三子,四子和寧兒,思慮再三,還是沒把周文欽還活著的事兒說出來,就讓欽兒以一個全新的身份活於世間吧,至於欽兒要不要讓他們知道實情,就待他醒來後自己做決定。
前腳剛從周顧澤這兒得知邊關的戰事,後腳就收到了鄭晏書的來信,鄭晏書也去了邊關。
這麼長時間以來,發生的事兒太多,陸寧差點就忘了還有鄭晏書這一號人,心中泛起一抹自嘲,是了,她怎麼就忘了,她若身死,鄭晏書也活不了,周文欽不止救了她,還救了鄭晏書一命。
陸寧冷心冷肺的一個女人在周文欽這件事兒上多少還是有一些觸動的,說鄭晏書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也好,說陸寧想換一種行為處事也罷,陸寧到底是寫了一封回信,叫送信的人帶了回去。
隻不過這回信太過簡單,連個落款都沒有,隻有五個字——望安好,凱旋。
陸寧的夢中,鄭晏書也騎馬立於爹爹身側。
…………
事實上,這場戰事也的確是籌謀良久。
太後得到周文欽和李靜嫻身死訊息的同時,同樣的訊息洛蕭也收到了。
雖然和原定計劃出入很大,但李靜嫻的死依舊可以做做文章。
邊關亂了,痛失獨女的靖王可會在這個時候做些什麼?
機關算儘可洛蕭這會兒完全不知,他的如意算盤會落空。
邊關戰事起,皇上當然是第一憂心之人,至於太後,煩擾的事兒就更多,如洛蕭算計的那般,她更擔心的是夏玉成會不會做出些什麼。
“皇帝可下朝了?”
“早些時候便下朝了,現正在與幾位大臣商議邊關的戰事。”
太後深吸一口氣,有些事兒到底是瞞不住了。
“去告訴皇帝,讓他得空過來一趟,我有要事要與他商議。
差人準備一下,我要出宮去錦官一趟。”
錢公公一一應下,心中明白太後娘娘為何要走這一遭。
皇帝那邊雖已經焦頭爛額,但在得知太後叫他有事商議時,沒有不耐也沒有遲疑,當即便往太後這邊而來。
“母後,您找兒臣?”
“皇帝,我準備出宮去一趟錦官,此事一定程度上,事關邊關的戰事,靖王實則並未身死,人現就在錦官。
且李靜嫻也並非你舅舅的庶女,她的生父便是靖王,現李靜嫻身死,哀家恐發生什麼變故,靖王那邊必須要穩住。
現有外患,就絕不能再有內憂,皇帝可信哀家?”
皇帝十分鄭重的站起身來,朝著太後行了一禮。
“若沒有母後,豈會有兒臣的今日,母後的一切籌謀為的是誰兒臣也看的清楚。
現還要母後為了兒臣而奔波是兒臣不孝,又豈會不信母後。”
皇上拿出了自己的態度,太後卻悄悄的鬆了一口氣,皇帝是聰慧的,她至始至終都知曉,這個反應也是預料之中的,至於會不會在一切安穩過後生出什麼彆的事端,此時並不在太後的考慮範圍之內。
“好,有皇帝這句話,哀家就是豁出命去,也要儘全力保皇室安穩。”
非親生的母子二人,一個是帝王,一個是太後,與其說是交心還不如說是互相表明態度,但好在,結果是好的。
“母後決定何時啟程?”
“即刻,我這邊都已經準備完畢,早去早安心,我也能早日回來。”
太後是行動派,這也導致太後並未第一時間接到夏玉成送回來的信,這樣也不用平白多跑這一趟。
太後秘密出行,皇帝不管是否出於擔心,又撥了十名禦用的暗衛隨行保護,除了極少數的幾個人外,誰也不知道太後娘娘出了皇宮,離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