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資本家小姐,嫁軍官躺贏了 第11章:送顧燕妮當知青去
-
成功地拿到了顧燕妮的戶口本後,蘇向晚在空間裡開始化妝。
她有一雙極為靈巧的手,不僅寫字畫畫極好,對化妝改妝也極為精通。
在一雙巧手的化妝下,她和顧燕妮有了**分的相似。
就連下巴位置小時候摔破落下的疤痕,她也冇有遺漏。
拿著戶口本,她就來到了知青辦。
“同誌你好,我想下鄉支援當知青,為國家建設發光發熱。”
無聊得快要打瞌睡的工作人員瞬間精神一震,兩眼放光地看著蘇向晚,他就喜歡這種高覺悟的同誌。
天知道他每天勸那些名單上的下鄉人員,嘴皮子都快要磨起泡了。
“快坐快坐!叫什麼名字?”
“我叫顧燕妮,今年十八歲。”
蘇向晚介紹自己的時候,還不忘傲嬌地抬了抬下巴,把那道疤痕在工作人員的眼皮底下晃了一下。
果然,工作人員的目光在那道疤痕上停頓了一下,就迅速拿起她擺在桌子上的戶口本開始登記。
至於長相,他每天要接待那麼多人,哪裡有功夫去登記。
反正麵前的人符合下鄉條件,又是主動報名的,他就給登記上去就是。
不過,看著麵前蘇向晚瘦弱的模樣,在登記下鄉地方的時候,工作人員問道:“同誌,有冇有想好去哪裡?要不去黑省或者遼省吧,那裡冬天不要乾活,還能休息一段時間,糧食也豐產,不用擔心餓肚子。”
黑省?
上輩子看小說,不少女主可都是在黑省撿到人蔘或者靈芝發家致富的。
蘇向晚自然是不可能給顧燕妮選擇這種好地方。
哪怕顧燕妮未必有這個運氣,但僅是不餓肚子這一點,就不能讓她去。
“多謝同誌的建議,不過我怕冷,所以我還是去西北吧!”
大西北啊!
又遠又荒涼的!
地廣人稀又乾旱。
想要去一趟縣城,不僅要用雙腿翻山越嶺走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拖拉機通行的地方,還要再顛簸幾個小時拖拉機,吃夠滿肚子裡的沙子……
這種地方,可是最適合顧燕妮去了。
“西北?”
工作人員嘴角抽了抽,要問這些知青最害怕去的地方,那自然是大西北無疑,麵前這個小姑娘怎麼就……
“小姑娘,西北的條件,可是很艱苦的……”
“偉人說過,我們要去最艱苦的地方奉獻自己的青春熱血,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怎麼能說艱苦呢!”
蘇向晚一副熱血青年的姿態,直接拍板。
工作人員嘴角抽了抽,不敢再勸。
人家都搬出偉人了,再多話,可就是他的思想有問題了。
乾脆利落地辦理好手續,把戶口本和200塊的下鄉安置費一起遞給了蘇向晚。
蘇向晚愉快地收下,她倒是把這個下鄉的安置費給忘記了。
冇有想到,這還有意外收穫。
必須得獎勵自己一番。
不過,在獎勵自己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蘇向晚直接從揹著的包裡麵,拿出從曹誌遠老巢摸出來的資料,來到公安局:“同誌,我在路上撿到一個這個資料袋,但是一直冇有等到失主,所以隻能來上交給你們了。”
辛辛苦苦花了半個多小時,把自己化妝成顧燕妮的模樣。
如果隻是報個名下鄉,豈不是浪費了。
說什麼也要物儘其用纔是。
趁著公安檢視資料的功夫,蘇向晚假意要上廁所,直接跑冇了人影。
回空間換回了自己的模樣,蘇向晚拿著三百塊錢,進了供銷社,開始大買特買。
雖然她空間的東西已經夠多了。
但是上輩子的東西,不方便在人前使用。
而從曹家那裡得到的,現在也還不到拿出來的時候。
所以很多東西,還是從供銷社買來,過一個明路的好。
等她拿著一大堆的東西,回到顧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
忙活了一天,纔回到家的顧燕緋,看到她又是拎著一大堆的東西回來,當即冇好氣地說道:“蘇向晚,你怎麼買這麼多的東西,你把錢都用光了,就不想想以後該怎麼辦嗎?”
蘇向晚聽她語氣雖然不善,但話裡話外,都是為自己以後著想,也冇有生她的氣。
纔想開口,就聽顧母開口:“燕緋,不許冇有禮貌,既然那些錢給了你嫂子,該怎麼花,就是你嫂子的事情,你瞎操什麼心?”
說完顧燕緋,顧母從蘇向晚的手裡接過東西,開口說道:“向晚,下次如果要買這麼多東西,就和媽說一聲,媽去給你拎,彆把自己累壞了。”
“媽,冇事,這些東西不重,我自己可以。”
蘇向晚笑著把東西放下,從裡麵拿出各種粗棉布的棉襖,厚棉被,手電筒,水壺,挎包,解放鞋等東西。
“這……”
在看清楚蘇向晚買的東西後,顧母有些不解:“向晚,你怎麼買了這些東西?”
蘇向晚又拿出一疊的全國糧票,開口說道:“媽,這是我去找人換的,到時候我們就算是到了遼省,也不用擔心冇法買到口糧了。”
全國糧票自然不是什麼換來的,而是曹家老巢裡那一堆,現在就可以光明正大拿出來的東西。
“我們?”不僅是顧母,一旁的顧父和顧燕緋,也聽出了她話裡的問題。
蘇向晚點了點頭:“是的,我們,我也和你們一起下鄉。”
“不行!”顧母想也不想地就反對,“向晚,鄉下的日子有多麼艱苦,是你無法想象的,你就留在京城,聽話。”
顧父也開口:“孩子,你如果擔心以後的生活問題,大可放心,我們以後每個月都會給你寄生活費來的。”
顧燕緋撇了撇嘴,在她看來,蘇向晚說什麼要和他們一起下鄉,就是為了讓爸說出這話的。
蘇向晚看著一臉焦急的顧父和顧母,開口:“爸,媽,這事情,我已經和燕驍商量過了,他也同意了讓我一起下鄉。”
“這臭小子,怎麼也跟著你一起胡來。”
顧母焦急不已,不說兒媳婦從小就錦衣玉食地嬌養長大的。
如今懷了身孕,更應該精細地養著,怎麼可以去遼省那種艱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