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60年代_不留遺憾 第463章 劉梅
-
主任點點頭,從抽屜裡拿出一本小冊子:“
這是安全操作規程,今天你先熟悉環境和規章製度,明天安排師傅帶你。
“
她轉向吳紅梅,“
你先帶她到處看看,注意安全。
“
走出辦公室,吳紅梅鬆了口氣:“
主任人其實不錯,就是看起來嚴肅。
“
孫梅點點頭,還沉浸在剛纔的震撼中。
她跟著紅梅在車間裡轉了一圈,紅梅邊走邊介紹各種機器的名稱和用途——並條機、粗紗機、細紗機。。。
“
你運氣不錯,“
吳紅梅大聲說,“
聽說要給你安排王嬸當師傅,她可是廠裡的老標兵,技術好,人也和氣。
“
中午,紅梅帶孫梅去食堂吃飯。
食堂裡人聲鼎沸,工人們排著長隊打飯。
孫梅端著鋁製飯盒,好奇地打量著四周——牆上貼著“
艱苦奮鬥抓革命促生產“
的標語。
視窗裡,穿著白大褂的炊事員正麻利地給工人們盛菜;空氣中瀰漫著飯菜的香味,混合著紡織廠特有的棉絮氣息。。。
打好飯,紅梅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
孫梅打開飯盒,裡麵是二嬸準備的玉米麪饃饃和鹹菜,還有兩個煮雞蛋。
吳紅梅的飯盒裡則是食堂打的菜——白菜燉粉條和一小勺炒雞蛋。
“
來,嚐嚐食堂的菜。
“
吳紅梅夾了一筷子炒雞蛋給孫梅。
孫梅嚐了嚐,眼睛一亮:“
真香!
“
“
食堂每週二、四有肉菜,“
吳紅梅笑著說,“
到時候我帶你來早點排隊。
“
吃完飯,吳紅梅又帶孫梅參觀了廠裡的其他設施——澡堂、醫務室、小賣部。。。孫梅像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每一樣東西都讓她感到新奇。
下午,吳紅梅要去上班了,她把孫梅安排在車間的一個角落,讓她先看安全手冊。
孫梅認真地讀著,不時抬頭觀察工人們的工作。
她注意到每個女工的動作都那麼熟練、精準,像經過千百次排練的舞蹈。
想到明天自己也要加入她們,孫梅既期待又忐忑。
下班鈴聲響起時,孫梅已經看得頭暈眼花了。
她跟著人流走出廠門,夕陽將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路上,吳紅梅問她:“
感覺怎麼樣?“
孫梅望著窗外漸漸遠去的廠房,輕聲說:“
嫂子,真好。。。“
這一天,她從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丫頭,變成了紡織廠的一名工人。
這個轉變如此突然,又如此自然,就像春天裡的一粒種子,不知不覺就破土而出了。
孫梅突然意識到,從今天起,她的生活將徹底改變,她不再是那個隻能在地裡刨食的農村姑娘,她有了新的身份、新的未來。
巷子口,孫母已經站在那裡等候多時了。
看見兩人回來了,她快步迎了上來:“
怎麼樣?還順利嗎?“
孫梅跳下吳紅梅的自行車,一把抱住孫母:“
二嬸,我明天就正式上班了!
“
夕陽的餘暉灑在三人身上,將她們的影子融合在一起,孫梅知道,從今天起,她的人生將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
而這一切,都要感謝玄子哥。
1968年5月的清晨,空氣中還帶著一絲涼意。
孫玄起了個大早,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生怕吵醒了還在熟睡的妻子葉菁璿。
“
得趕緊把工作的事情落實了。
“
孫玄在心裡對自己說。
他俯身輕輕吻了吻妻子的額頭,葉菁璿在睡夢中皺了皺眉,翻了個身繼續睡去。
“
突突突“
的發動機聲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響亮。
孫玄小心翼翼地駕駛著,生怕吵醒了街坊鄰居。
五月的晨風帶著槐花的香氣拂過臉龐,道路兩旁的大字報在風中輕輕擺動,上麵“
抓革命,促生產“
的標語已經有些褪色。
嫂子吳紅梅昨晚說已經跟育兒所的劉所長打過招呼了。
“
你明天直接去找她就行,我都說好了。
“
吳紅梅拍著胸脯保證,“
菁璿那麼喜歡孩子,去育兒所工作再合適不過了。
“
孫玄心裡明白,等孩子出生後,如果能在育兒所工作,帶孩子也方便。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加快了車速。
育兒所位於城東的一處老院子裡,原是某位資本家的宅邸,解放後被收歸公有。
青磚灰瓦的建築在晨光中顯得格外莊重,門口掛著“
紅山育兒所“
的木牌,漆已經有些剝落。
孫玄停好摩托車,整了整衣領,他今天穿了那件藏藍色的中山裝,衣服雖然洗得有些發白,但乾淨整潔,袖口和領子都熨得筆挺。
“
同誌,請問劉梅劉所長在嗎?“
孫玄向門口值班的大爺詢問道。
大爺推了推老花鏡,上下打量了孫玄一番:“
你是?“
“
我是吳紅梅介紹我來找劉所長的。
“
孫玄從口袋裡掏出嫂子給寫的介紹信。
大爺接過信看了看,態度立刻熱情起來:“
哦,是小吳介紹的啊,劉所長在後麵的辦公室,你從這邊過去,第二個門右轉。
“
孫玄道了謝,沿著指示的方向走去。
育兒所的院子裡種著幾棵高大的梧桐樹,樹下散落著幾個木馬和蹺蹺板,幾個穿著統一藍色小圍裙的孩子正在阿姨的帶領下做早操。
“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稚嫩的童聲在院子裡迴盪。
孫玄不由得駐足觀看,想象著以後自己的孩子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
同誌,你找誰?“
一個三十出頭的女同誌從辦公室探出頭來問道。
孫玄回過神來:“
您好,我是劉梅劉所長,我是吳紅梅介紹我來的。
“
“我們所長在那邊,”
女人邊說著邊給孫玄指明瞭方向。
孫玄謝過後朝著女人指的方向走去。
陽光透過育兒所斑駁的窗戶灑進來,照在一排排小木床上。
劉梅站在育兒所的院子裡,望著那些麵黃肌瘦的孩子們,眉頭緊鎖。
她今年三十五歲,眼角已經爬滿細紋,灰白的頭髮用一根黑色髮卡彆在腦後,身上的藍色工作服洗得發白。
“
劉所長,孩子們今天的早飯。。。“
保育員小王走過來,欲言又止。
劉梅歎了口氣:“
還是稀粥?“
“
比昨天更稀了,摻了一半的野菜。
“
小王低聲道,“
麪粉實在不夠了。。。“
劉梅咬了咬嘴唇,感覺一陣酸澀湧上眼眶。
她轉身走向辦公室,腳步沉重得像灌了鉛。
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辦公室裡隻有一張舊桌子和兩把椅子,牆上貼著“
為人民服務“
的標語,已經褪色發黃。
她坐在桌前,從抽屜裡取出一個小本子,上麵密密麻麻記著育兒所的物資情況。
翻到最後一頁,她寫下今天的日期,然後在“
麪粉“
一欄畫了個大大的問號。
“
咚咚咚“
——敲門聲打斷了她的思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