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第1189章 能戰方能止戰
唐風看著稻田中正在辛苦勞作的農夫。
又接著說道,“農機坊以後設計出來的器械,都可以授權給城中的鐵匠鋪。”
“有鐵匠鋪的推廣,就能夠讓那些器械快速流傳開來。”
“老百姓用上農機收割莊稼,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收成效率,還能夠騰出更多的人手出來做工。””
朱三毫不遲疑地點頭,“主公,工坊中大多數人以前都是種過地的莊稼漢。”
“這些時日跟著主公學了不少匠造的本事,不過這眼界和思維還是有所受限。”
“即便是下官,有很多東西也不能想到。”
“主公能夠抽空的時候,畫上一些圖紙,然後我們再根據圖紙進行研究和打造。”
“這樣一來,就能夠快速地將需要的農具器械研究出來。”
“再則,類似這種稻穀脫粒機,其造價肯定要比鋤頭之類的高許多,恐怕很多老百姓都負擔不起。”
唐風看著朱三憨厚的神情,也覺得他說得在理。
如今工坊中最厲害的一批匠人,不是在機床研究工坊就是在蒸汽機研究工坊。
剩下的那些匠人,雖然打造東西的本領不差,不過思維和眼界的確如朱三所言有所侷限性。
唐風略微思索,想到曾經通過網路看過不少一些種地神器。
許多都是結構簡單,但是卻十分有用。
他點了點頭,“你這個提議倒是沒有問題,那本王就抽空給你畫上一些。”
隨後他又指著趙大山等人,“農具器械作坊的匠人,要經常下到田間地頭,瞭解百姓的需求,也可以聽取他們的思路及建議。”
“這樣將會更加有利於針對性地打造。”
“總之一句話,老百姓需要什麼,工坊就想辦法打造什麼。”
“若是遇到什麼問題,也可以問本王。”
“若是價格過高,那就可以考慮租賃的方式推廣,或者讓村寨集資購買,輪流使用。”
“多管齊下,儘可能地推廣開來。”
朱三神色一喜,趕忙應下,“多謝主公,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南宮嶽這時走了過來,“主公,真的可以用器械收割糧食?”
唐風點了點頭,“那是自然。”
他轉頭看向朱三,“這樣,剛剛本王告訴你的稻穀脫粒機,你現在趕緊回去。”
“用木頭打造一個臨時的樣品送過來,給大家夥開開眼。”
朱三連連點頭,“是,主公,下官這就回去,用木頭材料簡單,工坊的人手很快就能夠打造出來。”
南宮嶽一愣,對於雷厲風行的唐風一點也不奇怪。
他麵帶笑容,撫須笑感歎道,“若非在西疆見識到了主公發明的各種見所未見的機器。”
“老夫怎麼都想不到,機器可以代替人做那麼多的事情。”
“不僅效率高得出奇,甚至還能夠許多常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可真是大開眼界。”
“這樣應該就主公曾經所言的工業強國。”
“若是農業也可以用機械,那西疆的農業將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這樣一來,西疆就能夠有更多的人手去修築水渠,修築官道和鐵路。”
“同時即將上馬的王府官署的修建,城市的改造都會容易招募到人手,實在是太好了。”
歐陽正恒此時上前一步,也心生感慨,
“縱觀曆史,從未有人在農業上推行機械。”
“大盛近百年以來,朝堂為了管控鐵器,甚至斷了百姓的農具。”
“這讓大盛的農業種植,不知倒退了多少年。”
“也正是如此,老百姓一年不如一年,而朝堂的賦稅卻還越來越高。”
“近百年來,也讓大盛的人口縮減了不少。”
唐風對於這個說法極為讚同,當初剛剛掌管寶通縣的時候。
就讓吳勉重新統計過寶通縣的人口。
整個寶通縣的人口,比之以前少了二十多萬。
以小見大,整個大盛的人口縮減多少可想而知。
不過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曾經一統的大盛,國力十分強悍。
“主公此舉,完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將來,一定能夠青史留名。”
一旁的杜國清、吳勉聽歐陽正恒這麼說,紛紛點頭讚同。
而已經捲起衣衫,已經下田幫忙的關佩玉,聽著南宮嶽與歐陽正恒的感歎。
她微微一笑,又埋頭割著稻穀。
在她的心中,唐風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
不管有什麼新東西出現,在她看來,都理所應當。
她對唐風的崇拜可以說已經達到了盲目的程度。
唐風望著官莊無邊無際的一片稻黃,心中舒暢無比。
他背負雙手,有一股仰天長嘯的衝動。
今年是青平三十七年,也是自己來到大盛的第四個年頭。
而過了八月,自己來到大盛也滿打滿算已經有了整整三年。
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拉起了西疆這個基本盤。
這些都是從無到有的,打下來的大好江山。
眺望著如同被披上金甲一般的田壟,唐風忍不住有感而發,
“稻海翻金浪接天,千頃垂穗壓彎弦。
風推壟上黃金甲,日照倉中白玉錢。
鐮過如雷驚雀散,車行似水載歌旋。
今朝莫問豐年價,滿囤新糧抵萬箋。”
身邊的眾人都不由得一愣。
他們與唐風相處這麼久的時間,從來沒有見過他作詩。
再加上他在格物一道所展現出來的曠古天賦。
這讓眾人,都以為他並沒有什麼詩才。
今日聽到他親口吟誦出一首從未聽過的詩句,讓眾人都不由得十分驚奇。
原來,主公竟然是會作詩的。
南宮嶽忍不住拍手稱讚,“主公這首律詩,與眼下官莊稻田的一片金黃十分應景啊。”
歐陽正恒笑著看向唐風,“某還是第一次聽主公作詩,可真是一樁幸事。”
“原本以為主公不善作詩,如今看來,倒是某眼拙了,哈哈哈......”
說著他忍不住爽朗地笑了起來。
不等唐風開口,吳勉則笑著接過話茬,
“曾經主公在軍中的時候,為將士們做過一首詩。”
“蕩氣磅礴,讓人心生激蕩。”
杜國清眼前一亮,“吳大人,不妨念來聽聽,讓我們開開眼。”
吳勉笑著點頭,張口便來,想來是經常誦讀,
“壯士胸懷淩雲夢,英豪腳踏霜風程。
鐵馬金戈征戰地,烽火連天映旌旗。”
眾人聞言,都連連點頭叫好,忍不住鼓起掌來。
杜國清不禁歎道,“聽起來就讓人熱血沸騰,難怪蕩寇軍能夠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唐風轉頭看向眾人,認真地說道,“詩詞,救不了天下。”
“隻有金戈鐵馬才能讓天下太平。”
“能戰方能止戰。”
眾人聞言,都認真點頭。
南宮嶽歎道,“好一個能戰方能止戰,主公真是真知灼見,我等佩服。”
歐陽正恒鄭重其事地看著唐風,“為了將來能夠天下太平,某願肝腦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