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 第1191章 這是一個奇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第1191章 這是一個奇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哎,倒是趕上了啊。”得到訊息的唐誌遠,與朱三駕著一輛馬拉板車,這時趕到了官莊曬穀場。

板車上用篷布遮蓋,從篷布的輪廓上,唐風能夠看得出就是一架稻穀脫粒機的雛形。

“朱侍郎,唐侍郎,你們來得正好。”吳勉笑著看向兩人。

“籲……”

朱三一勒韁繩,板車在眾人跟前停了下來。

“我們正在估計這裡的稻穀重量,差距最大的兩人請其他人喝酒,兩位要不要參加?”

板車還沒有停穩,朱三和唐誌遠便聽到了吳勉的話語。

唐誌遠從板車上跳了下來,笑著說道,“那自然得湊個熱鬨。”

“不過我得看看這裡有多少稻穀才行。”

說著他便走向正在稱重的趙大山等人。

“這裡有多少斤了?”他指著已經稱好重量的三個籮筐。

“回稟大人,這裡有一百八十七斤。”

唐誌遠又繞著正在裝入籮筐,已經被收攏的稻穀堆走了半圈。

“諸位大人,小子以為,這裡估摸著應該有一千斤的樣子。”

“一千斤已經有人猜了,不能重複。”歐陽正恒笑著解釋。

“那就一千零一斤。”唐誌遠不以為意地說道。

而後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三。

“九百八十斤。”朱三掃視場上,說出了自己的估算。

南宮嶽這時拄著掃帚,“那咱們就拭目以待。”

不多時,在趙大山和趙磊父子等人的忙活下,終於將曬穀場中的稻穀稱量完畢。

稱量好的稻穀,又在曬穀場另一側攤開晾曬,以去除水汽。

“王爺,諸位大人,今年這塊稻田的最終收成濕重為一千一百五十三斤!”

“這可真是不得了的重量!”

趙大山說話的聲音都不由得顫抖。

趙磊與其他農夫都忍不住激動萬分。

按照這個重量換算,這種稻穀畝產至少能夠達到六百斤,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這樣高產的稻穀從自己的手中種植出來,誰能不激動,誰能不興奮。

官莊眾人都明白,有了這種稻穀,將來能夠讓更多的人活命。

也能夠讓更多的人吃上大白米飯。

這可是能夠被載入史冊的大事件。

即便自己這些人隻是農夫,可那也是參與者,與有榮焉。

這,光宗耀祖啊。

族譜都能再單開一頁。

“一千一百多斤的重量,這實在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這是一個曠古爍今奇跡。”

歐陽正恒等人也是一臉震驚的神色。

雖然他們曾高居廟堂之上,不過也十分清楚大盛稻穀的畝產。

江南最好的良田能夠達到畝產三百斤,便已經是大盛最高的產量。

而各地根據良田肥沃程度不同,產量在八十斤到兩百多斤不等。

吳勉作為曾經寶通縣多年的縣丞,對曾經寶通縣稻穀的均產也很是有數。

“畝產六百斤,這實在是難以想象,整個寶通縣的均產也不過一百八十斤左右的樣子。”

“用這種稻穀,竟然能夠翻三倍之多的產量,這簡直是全天下產量最高的稻穀。”

“若是天下百姓都種植這種稻穀,豈不是再也沒有餓肚子的百姓了!”

在場眾人麵露震驚之色,紛紛點頭。

關佩玉淡然搖頭,“吳尚書這話有所偏頗。”

“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飽飯,從來都不是糧食多少決定的。”

“決定老百姓能不能吃上飽飯,其根源在那些地主,在那些收取稅賦的官府手中。”

“若是那些大地主一直存在,就算百姓種植再多的糧食,最終也隻會到了那些大地主的口袋裡麵。”

說著她看向一側唐風,此時在夕陽的照耀下,他的身影如同撒上了一層金輝,高大偉岸。

“這天下,隻有主公將老百姓當人。”

“也隻有主公,纔能夠真的讓老百姓都吃上飽飯。”

關佩玉語氣堅定,神色充滿了崇拜的狂熱。

眾人聞言,神色儘皆嚴肅了不少。

紛紛點頭讚同關佩玉剛剛的這番見解。

也都明白,隻有與當今天下格格不入的西疆,纔能夠讓老百姓真的吃上一碗飽飯。

否則的話,平天王就不會殫精竭慮,尋找出提高糧食產量的法子。

而且如今來看,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

“看來今日估算最接近產量的還是關侍郎。”唐風滿臉笑意地看向關佩玉。

不愧是天天與數字打交道的戶部侍郎,這眼光還真是不得不佩服。

“老吳,歐陽,這頓酒得你們請了。”

“哈哈……”

見唐風這麼一說,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吳勉作為這次猜重的發起人,他與歐陽正恒猜的重量最是保守。

“請,請,一定得請……”

“雖然沒有猜中,但是得知這種稻穀的畝產,這頓酒值了。”

唐風看向正在忙活的一眾農夫,轉頭看向朱三。

“這麼快就弄好了?”

朱三神色沉穩,不過唐風卻能夠看得出他眼神中的興奮。

“有主公告訴的詳細結構,用木頭打造出這種機器,並不太難。”

“機器的結構並不複雜,隻不過要是沒有主公提點,也完全想不出來。”

朱三說著的同時,便與唐誌遠二人將板車上的篷布掀開。

板車上正是一架用木頭打造的全新的機器。

圍攏過去的眾人,還能夠聞到木頭散發出來的木香味道。

眼前這台脫粒機的結構十分簡單,做工也十分次粗糙。

中間是一個用長條木板固定成的一個圓形滾筒。

每一塊木板上麵,交錯固定著許多掌心大小的木質三角塊。

整個滾筒的直徑莫約半米,長度莫約一米八的樣子,正好比扮桶的寬度要小一點。

朱三指著脫粒機說道,“這台機器隻是驗證用的樣機,做得比較粗糙。”

“之所以采用的手搖轉動,是打造起來要簡單許多。”

趙大山與趙磊等一眾官莊的農夫也圍了過來。

他們看著板車上這台造型彆致的機器,都十分好奇。

這台機器到底能否能夠如平天王所言,能夠提高收稻穀的效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