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第1193章 這次沒有問題了吧
被唐誌遠和歐陽正恒擠出來的趙大山,神色興奮,快步走到唐風跟前。
“王爺,今年在小石坡和各地,又尋找到了數十株去年那種雄性不育植株。”
“今年也一道培育了出來。”
唐風對趙大山務實的態度十分滿意,頷首微笑。
“加上以今年官莊收割的這些稻穀為種,明年至少應該能夠種上兩百來畝的樣子。”
“後年,就可以在西疆全麵推廣種植了。”
南宮嶽感慨到,“這種高產的稻穀從無到有,屬實不易。”
“僅僅四年的時間,就能夠改變西疆糧食不充足的局麵,已經十分難得。”
他看向唐風,“主公,就是不知道這高產稻種是否已經命名?”
趙大山對著唐風作揖一禮,心中抑製不住地興奮,“請主公賜名。”
唐風想想也對,有了名號,也的確有助於稻穀將來進行推廣種植。
“那就叫西疆一號。”
“即便以後這種水稻種滿全天下,也要讓全天下的百姓知道,這種高產量的水稻是源來自於西疆。”
“說得好。”吳勉趕忙豎起了大拇指。
唐風看向趙大山,“種植出西疆一號,你功不可沒。”
“本王將會在學院中挑選有誌於農學的學子,組建農科所,繼續深入研究雜交水稻。”
趙大山見唐風心情愉悅,趕忙作揖一禮,“這都是草民應該做的。”
“若非去年王爺親自教導,草民也想不出這般讓水稻高產的法子,這都是王爺教導有方。”
趙大山可不敢居功,西疆一號功勞潑天,他萬萬不敢應下。
去年因為尋找植株有功,就已經被獎賞了不少銀兩。
他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那麼多的銀兩。
趙大山十分清楚,隻要緊跟平天王,不僅能夠過上好日子,還能夠光宗耀祖。
自己隻是一個農人,何德何能能夠有這種卯運。
這一切都是平天王所賜予的。
唐風笑著看向他,“你無需自謙,該你的功勞,誰也搶不走。”
說著他看向正賣力轉動脫粒機搖柄的趙磊。
“趙磊是十五歲吧?”
“有勞王爺記掛,犬子今年是十五歲。”
唐風頷首,“送去學堂識字,莊稼漢也得識字,這樣將來才會懂科學種田。”
說完之後他掃視眾人,“大家都記住,讀書識字,不是世家門閥的專屬。”
“各行各業都需要進步,識字明理,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天下聰明人不少,那也得有施展所長的機會與空間。
眾人在官莊呆了幾乎一整天。
直到天色漸晚,儘皆興致盎然。
今日六部官員在官莊見識了神奇的脫粒機,回去的路上都興奮得意猶未儘。
見眾人高漲的情緒,唐風看向朱三開口道,“之前讓工坊研製的縫紉機,搞定沒有?”
對於縫紉機,唐風隻是知道大致的原理與結構,至於落地使用,那就需要器械坊花上時間進行逆推和驗證。
朱三搖了搖頭,“下官汗顏,目前還不能說完全成功。”
“還有幾個零件需要再打磨調整一下,預計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完成縫紉機的樣機。”
唐風聞言,心中不由得有些遺憾。
不過他也知道,除去自己親自主抓的幾大作坊之外。
留在器械坊的匠人研發能力還是有所欠缺。
能夠有如今這個程度,已經很是不錯了。
他微微擺手想到了寶通學院中的學子。
經過三年的培養,已經從三郡之地篩選出來了不少優秀的苗子。
為了能夠早日將那些孩子培養出來,學堂可是沒有寒暑假。
除了每個月有四日的休沐時間之外,其他時間的課程都是安排的滿滿當當。
好在大部分學子都十分地爭氣,完全不用催促,都拚命地學,都想通過學習改變自己與家族的命運。
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說,能夠識字明理就有機會跨越階級可能,這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
而一直以來,學文識字都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一般的老百姓根本不可能負擔得起高昂的束脩以及書本紙張的耗費。
如今在各個郡城開設的學堂,所需要的束脩乃是大多數家庭都能夠負擔得起。
而且在學堂中還直接發放書本和紙張,大大節省了識字學文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隻要在學堂中表現優秀,還能夠得到獎學金。
優秀的學子不僅不用花束脩,甚至還能夠掙些銀錢回家。
這些獎賞又促使了許多學子都十分認真刻苦,其學習進度也完全超出了唐風的預期。
“下個月,本王會從格物學院中選拔一部分優秀的學子加入器械坊試手。”
“到時候看看他們的動手能力到底如何。”
朱三微微一愣,瞬間便明白了唐風的用意。
之前器械坊都是實實在在地匠人,與格物院中的那些學子在思維與認知上有著莫大的區彆,不過動手能力卻是不差。
他滿懷期待之色,“若是那些學子也能夠趕上匠人們的動手能力,之後器械坊的效率一定能夠上一個台階。”
“這可真是太好了。”
唐風也對格物院的那些學子充滿了期望。
說道這裡,朱三又接著說道,“主公,寶通城與碼頭的鐵路經過幾個月的搶修,已經修築得差不多了。”
“吳公子從學院中挑選的幾個學子表現的也十分不錯。”
“那台驗證型蒸汽機車也已經經過進一步的改良,通過多次反複實驗,最後決定采用了陶瓷刹車瓦與鐵件相結合的方式。”
“經過測試,刹車的效果十分不錯。”
“如今就等著挑選一個良辰吉日,讓蒸汽機車正式問世。”
聽著他這麼說,南宮嶽等人都湊了過來。
蒸汽機車幾個月前在工坊測試,還出了事故,差點讓平天王出大事。
“老朱,這次沒有問題了吧?”歐陽正恒擔憂地問道。
朱三認真地點頭道,“從碼頭到寶通城外車站的規劃,幾乎是一條直路,所以不會發生上一次因為轉彎而脫軌的問題。”
“吳公子已經對再次改良過後的機車進行了多次實驗,完全沒有問題。”
“就等著鐵路完全竣工之後,就能夠正式讓這前所未有的交通工具問世了。”
朱三神情激動地連比帶劃。
火車的出現,將會完全顛覆人們對交通工具的認知。
而且一定能夠被載入史冊。
唐風沒有想到小火車專案的推進速度比自己預想的要快上一些。
“完全竣工到投入執行,還需要多長時間?”
“八天之內就可以,主要是對車站的進出進行規劃。”
“從碼頭到寶通城雖然隻有二十多裡,不過卻有不少貨物需要運輸進城。”
唐風雙手一拍,“好,那就由禮部選擇八天後的黃道吉日,慶賀車站竣工。”
杜國清聞言,點頭應下。
“對了,定下時間之後,向城中那些商賈大族遞上一份邀請函。”
“讓他們一同前來觀禮,見證這意義重大的曆史時刻。”
“畢竟,以後這第一條鐵路回本,還需要商賈貢獻運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