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 第29章 一筆橫財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第29章 一筆橫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老爺,老爺!”

縣衙後院,一個管家模樣的老翁,提著裙角快步從外麵跑進了中堂。

中堂之上,一個神色嚴肅男人,看樣子已經超過了五十歲。

他穿著青衫羅袍官服,端坐太師椅,手裡捧著著一本書卷認真地看著。

此人正是寶通縣的父母官,縣令胡明誠。

一旁還有一個模樣嬌俏的侍女,正細致地煮著茶湯。

聽到管家的聲音,胡明誠頭也沒抬,聲音有些許沙啞地問道,

“看你這樣子,城外倒不是什麼大事吧。”

管家滿臉堆笑,對旁邊侍女擺了擺手。

侍女會意,趕忙起身行禮,退出了中堂。

管家這才躬身應道,“大人神機妙算,什麼事都逃不過大人的法眼。”

“的確如大人所言,城外那些人,並非縣尉大人之前以為的刁民。”

“反而是上門送功績的良民。”

聽到他這番話,胡明誠這才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書卷。

“噢,功績?”

管家胡二趕忙繼續說道,“大人,那些人是唐家寨的人。”

“獨眼龍那幫人在唐家寨遭了道,死的死,傷的傷,還被活捉了幾百號人。”

“這會正是唐家寨的人,正拿著獨眼龍等人的人頭進城來討賞錢呢。”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唐家寨傍上了縣尉大人,正要給他送功績。”

“看樣子,唐家寨是有高人指點呐。”

說著他瞥了一眼胡明誠,

“大人,今年您有機會更上一層樓,郡守那邊上下都打點好了,就差一個機會。”

“唐家寨如今來得正是時候,您看……”管家胡二試探地問道。

胡明誠麵色古井無波,喝罵道,“獨眼龍也真是廢物。”

“糾集那麼多人,竟然折在了唐家寨。”

“老夫倒是對這個唐家寨愈發好奇了!”

“不僅清風寨大當家折在了唐家寨,讓我胡家失去了清風寨的掌控。”

“接著又是三當家,加上現在的獨眼龍。”

“這唐家寨莫非是山匪的墳墓絕地不成?”

胡二趕忙點頭道,“大人,這唐家寨實在是太詭異了。”

“傳聞說唐家寨之所以如此厲害,是因為唐家寨有人懂妖法,豢養了山魅草寇。”

“小的倒是以為,那是有心人在故布疑陣。”

“說不得是有心人在唐家寨安插了人手,就是為了專門針對咱們胡家。”

“老爺,您覺著呢?”

胡明誠沉思片刻,“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

“寶通縣的平穩格局已有多年,那些有野心末流豪族想把水攪渾也不是不可能。”

沉默半響,胡明誠趕忙對管家說道,“你趕緊讓人去釋出告。”

“這送上門的富貴,可不能讓齊洪武一個人獨占了。”

“獨眼龍的死,給老夫換一個升遷的機會,也算是歪打正著。”

胡二頓時會意,趕忙躬身行禮,“小的這就去辦。”

他從小跟著胡明誠,既是胡明誠的管家,又是他在縣衙的師爺。

諸多小事都是他一手操持。

在齊洪武還帶著一眾山匪在縣城巡遊之際。

胡二便吩咐衙差,將寫好的佈告以最快的速度,張貼在了寶通縣城各個坊間的佈告欄內。

不僅如此,胡二還派出了胡家的門客,在佈告欄處大肆宣揚。

“諸位父老鄉親,胡大人是我們寶通縣的父母官呐。”

“他愛民如子,知道山匪橫行,為禍鄉裡,痛心不已呐。”

“大家都知道,每次縣尉大人帶人去剿匪,那些山匪往山裡一鑽,縣尉大人帶去的縣兵根本沒轍。”

“人吃馬嚼,耗不起啊!”

“縣令大人見此狀況,不得不另謀他法。”

“最終在唐家寨佈下天羅地網,等著那些山匪惡霸往裡麵鑽。”

“如此這般,終將以獨眼龍為首的八股山匪流寇一網打儘。”

“寶通縣有如此為民做主的父母官,是我們寶通縣百姓之福,國之幸甚……”

聽著書生的慷慨陳詞,一眾百姓恍然大悟,紛紛感慨稱讚起來。

“原來以前我們錯怪胡大人了啊!”

“胡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爺。”

書生見此情形,嘴角不由上揚。

這些目不識丁的泥腿子,實在是太好忽悠了。

就這麼一張告示,啥都沒做,就給胡大人賺足了名聲。

今日之後,老百姓一提到縣令胡大人,那肯定都是豎起大拇指叫好。

隻有極少數人,沒有人雲亦雲,眼神中儘是鄙夷與不屑。

齊洪武帶著一行人在城裡高調巡遊了一圈。

最後才讓阿九押解著一眾活著的山匪,送去了縣衙大獄。

幾百號人一關進去,寶通縣大獄頓時人滿為患。

而那些已經死掉的山匪,齊洪武讓縣兵將其首級全部割下。

懸掛於四方城頭之上,以儆效尤。

清點好抓獲的山匪,齊洪武讓阿九將跟著進來的百姓遣送出城。

這麼多敢和山匪硬剛的鄉民,放在縣城裡麵,他可不怎麼放心。

人是他帶進城的,要是出了什麼亂子。

他齊洪武那就是百口莫辯,根本脫不了乾係。

最後唐風隻得留下了大牛和唐雲兩人跟著自己去拿賞錢。

“今日多謝縣尉大人,草民纔能夠安穩地拿到賞錢呢。”

“請大人放心,草民定會登門拜謝。”

齊洪武見唐風如此上道,滿意地點了點頭。

“說真的,本縣尉都有些羨慕你了。”

“一個活口賞金一百個銅子兒,一個首級也能有十個銅子兒。”

“你們今天能夠領到不少賞錢啊!”

不過想想,能夠一下子活捉和剿滅如此多的山匪。

這在寶通縣乃是頭一遭,是能夠記入縣誌的大事件。

唐風趕忙回答道,“回縣尉大人,一共是三萬七千個銅子兒。”

這數目他早已算好。

見他回答得如此流利,齊洪武頓感驚訝。

隨後想到這小子行的是書生禮,也便明白了緣由。

三萬七千個銅子兒,在大盛也可以稱之為三十七貫小錢。

按照法定兌換比例,一千個銅子兒,就是一貫小錢,也等於一兩銀子。

但實際上,根本不會有人用一兩銀子去兌換一貫小錢。

世家豪族的生存經驗,便是積存金子和銀子這樣的硬通貨。

一旦遭遇不測或者山河動蕩,這些硬通貨比銅子兒更方便攜帶。

在黑市渠道,想要換到一兩銀子,兌換比例已經超過了一千一百個銅子。

可是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彆說拿出一兩銀子。

就算能拿出五百個銅子的家庭,都少之又少。

唐家寨的族老三爺爺,一輩子的積蓄,也不過兩百來個銅子兒。

如今一下子能夠拿到三十七貫的賞錢,對於唐家寨眾人來說。

絕對是發了一筆難以想象的橫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