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不造反_難道等過年 第942章 是當今難得的賢王
狂風如同刀子一般,颳得臉生疼,讓人睜不開眼。
暴雨如同傾瀉的豆子一般,滴滴答答地掉落在地上。
濺落在稻田中,蕩起一圈圈的水波。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塵土味道。
天氣更是讓人感到悶熱無比。
唐風顧不得自己此刻已經被淋成了落湯雞。
他現在隻想用手中抱過去的這些柵欄,將那株稻子圍起來。
奔跑在泥濘的田埂上,唐風腳下一滑摔了一跤。
手被磕破了也沒有在意。
他抱起柵欄,站起身來,繼續向著稻田快速地跑過去。
現在剛剛下雨沒多長時間,地麵就已經有涓涓水流從高處向著低處快速流淌。
很快,冒著風雨的唐風,終於來到了稻田邊。
他快速將柵欄搬到稻田中,用柵欄將那株水稻圍了起來。
有了柵欄的防護,那株水稻終於沒有之前那麼左搖右擺。
看著被保護起來的稻穀,唐風抬起右手在臉頰上抹了一把。
剛剛這一番跑動,他全身都已經出汗。
而今瓢潑的大雨,已經將他從頭到腳都淋了一個透。
“風哥,風哥,您沒事吧。”
唐元元捲起褲腿,赤著雙腳,快步地跑到了田埂邊。
不由得焦急地大聲詢問。
他剛剛看到唐風摔跤時,就趕忙向著這邊跑了過來。
唐風搖了搖頭,大聲問道,“上麵情況怎麼樣了,這雨越來越大,若是不及時疏通溝渠。”
“洪水肯定會衝進這稻田裡。”
唐元元趕忙回道,“情況不太好。”
“不過裡正已經在組織村民在上麵開溝挖渠。”
“優先保住這附近幾塊稻田。”
“好在之前他們村子裡麵有勞力去做工換了些鋤頭和鐵鍬回來。”
“要是沒有鋤頭和鐵鍬,今天這事就太難辦了。”
聽到唐元元這麼回答,唐風靈光一閃。
“問一下裡正,村子裡麵有沒有犁鏵?”
“若是有犁鏵的話,用犁鏵開溝。”
“那樣的話要效率許多。”
唐元元聞言一愣,“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風哥,那我這就去問。”
“我這就找個人來換你撐著柵欄。”
唐風搖了搖頭,“這裡有我看著,你先不用管。”
“現在你們的任務,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讓洪水衝進這塊稻田。”
唐元元鄭重地點了點頭,他一直跟在唐風身邊。
自然知道這株稻穀寄予了多少希望。
若是這事真的成了,那就代表著以後老百姓都能夠吃上飽飯。
他快步離去,找到正在前麵揚著鋤頭開溝挖渠的裡正董大。
詢問了董大唐元元才知道,村子裡麵有兩犁鏵。
不過卻是沒有耕牛。
使用犁鏵的時候,都是用人拉。
他看了看遠處的拴在棚子裡的戰馬。
想了想,不容置疑地對董大說道,“你讓人去把犁鏵抬出來。”
“我們的人把戰馬牽過來,用戰馬拉犁鏵。”
“現在積水還能夠控製,若是再等一會,這積水隨時會成為洪水。”
“一旦大量的洪水衝進稻田,那後果可就不好了。”
“現在想辦法把洪水引到小溪裡去。”
“能救多少稻田,救多少稻田。”
“遇到這樣的天災,隻有想辦法先自救。”
董大重重地歎了一口氣,莊稼人最怕的就是遇到乾旱洪澇。
這些天災,都會讓莊稼大量減產。
他趕忙招呼了幾個青壯,去將犁鏵抬出來。
唐元元也叫了兩個親衛,去把戰馬拉過來。
將事情安排妥當之後,董大再次揚起手中的鋤頭。
“希望這隻是一場雷陣雨,下一會就停了。”
“誰能夠想到,一兩個月沒有下雨,竟然一下就是瓢潑大雨。”
“哎!”
“咱老百姓的日子可真難呀!”
唐元元聽著董大的話語,笑著說道,
“裡正,咱們西疆有平天王,如今這日子已經是非常舒坦了。”
“你想想以前,給那些地主豪紳當佃戶,還要向衙門繳納那麼高的農賦。”
“你看現在,種地是為自己種地,再也不是給那些地主豪紳當佃戶,種多種少,那都是自己的。”
“而且府衙隻收取一成的賦稅,去年還免了一年的賦稅。”
“你想想,現在的日子與以前相比,是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聽著唐元元這番話,裡正董大不由得咧嘴笑了起來。
唐元元見狀,又繼續說道,“你看看那些外地來的流民,如今天下大亂,許多百姓都無家可歸。”
“可咱們西疆三郡,不僅僅收留了那些外地來的流民,還讓他們有田地耕種。”
隨後他又指著遠處的唐風,“不說彆的,你自己看看。”
“這天下,有那個王上會如此重視莊稼?”
“不惜親自前來這鄉村之地,還事事親力親為!”
“平天王乃是咱們西疆百姓的福星!”
“更是當今難得的賢王!”
董大高興地點了點頭。
看著遠處那挺直的身影,董大渾身上下充滿了乾勁。
就連暴雨帶來的憂愁也被唐元元剛剛這席話給衝淡了。
他扯著嗓門大喝道,“小石坡的兒郎們,都給我甩起膀子乾起來。”
“這些稻穀都是我們自己的,是平天王給我們的保障與希望。”
“咱們無論如何,都要將即將形成的洪水給引到溪水中去。”
“老大家的,安排幾個機靈的小夥子,密切關注幾個水流高點。”
“讓小石坡的女人老小都來出把力。”
“咱們趕緊把排水疏通。”
“......”
在裡正的安排下,一眾小石坡的老少爺們都鬥誌昂揚地動了起來。
眾人一邊乾活,一邊喊起了號子。
當犁鏵與戰馬到位之後,開溝挖渠的速度便快了許多。
很快,幾條以前的溝渠,就被疏通開來。
不僅如此,還在稻田周遭,又開出了數道溝渠進行分流。
隻不過,這一次並非是裡正董大所期望那般的陣雨。
而是瓢潑大雨下了一天一夜。
即便小石坡疏通了數道溝渠。
最終還是有不少稻田受到了洪災的衝刷。
不過所有人見唐風如此重視那株稻苗。
所有小石坡的百姓全體出動,想儘辦法保住了那塊稻田。
而唐風與大家同吃同住,一起勞作的事跡。
更是得到了小石坡兩百來口村民的崇拜與敬佩。
如今他們看向唐風的眼神,都充滿了狂熱。
在他們看來,有這樣的王上,乃是大家幾輩子的福氣,乃是祖墳冒青煙。
不僅如此,後來宣報員來小石坡宣讀西疆時報之時。
眾人還將這件事情告知宣報員。
最後在西疆時報,將唐風下地救稻的事跡也刊登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