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第1030章 劉有福有福
陳國的世子出現在內務府,將汝陽侯領出了牢房。
白了!
胖了!
這是世子見到汝陽侯後,腦海中浮現出的四個大字。
汝陽侯笑嘻嘻地同黨副總管告彆,相約擇日前往城東作樂。
“早知道你過得如此舒坦,我就不該去禦前求情。”
世子不著痕跡的讓汝陽侯欠下一個大大的人情。
果然,汝陽侯聽後衝世子拱手彎腰,滿臉的感動。
拍一拍汝陽侯的肩膀,世子笑著朝內務府的大門走去。
————
此時西林伯已能下地行走,聽後遞牌子入宮,前往禦前喊冤。
皇帝耐心聽完了西林伯的控訴,然後用複雜的眼神注視著這位倒黴的伯爵。
西林伯被看得有些不太自在,慢慢的垂下了腦袋。
“隻要不鬨出人命,朕一向不過問貴族之間的胡鬨。”
也不知過去多久,皇帝的聲音終於傳入西林伯的耳中。
“陛下,這不是——”
“先聽朕說完!”
不等西林伯說出“胡鬨”二字,皇帝直接開口打斷。
語氣中夾雜著淡淡的不悅,讓西林伯的腰又往下彎了彎。
“對汝陽侯略施懲戒,是因為皇後的請求。”
“皇後之所以有這種請求,朕以為——與淑太嬪脫不了乾係。”
皇帝語速平緩,語氣中喜怒莫辨。
西林伯急忙跪下,表示淑太嬪絕不敢挑戰皇後娘孃的威嚴。
皇帝微微皺眉,命他起身回話。
“淑太嬪的麵子,朕隻給一次,若是你再與汝陽侯發生爭執,朕絕不會過問。”
等西林伯站定,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
西林伯垂手彎腰,沉默不語。
“劉雲逸前幾日向朕稟報,說汝陽侯在牢中忿忿不平,不肯善罷甘休。”
“陛下——”
西林伯聽後,肩膀輕微的晃動了一下。
“聽說你在京畿有不少田莊,不如出城住上一段時日。”
皇帝麵無表情,語氣中已有了一絲絲的寒意。
“求陛下做主!”
西林伯終於有了正確的反應。
“留侯那裡需要人手。”
皇帝提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陛下,臣體弱多病——”
“朕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見。”
皇帝的語氣愈發冰冷。
西林伯抬頭看向皇帝,滿臉的錯愕。
“不願意替朕分憂?”
皇帝目光如刀。
“臣不敢!”
西林伯再次跪下,滿臉的惶恐。
“朕將汝陽侯關入牢中,老祖宗已經十分不滿,如果你倆再起爭執,你讓朕如何處置——”
歎一口氣,皇帝語氣中的寒意稍減。
孝道大過天,西林伯跪在地上無話可說。
“朕讓你去留侯那裡辦差,一來是為瞭解決你與汝陽侯的矛盾,二來,也是給你立功的機會。”
西林伯用沉默應對。
“姻親,隻能是錦上添花,想要家族長盛不衰,靠的是實打實的功勞。”
這幾句是在教訓,西林伯磕頭應下。
“起來吧!”
皇帝語氣中的寒意已徹底消失。
西林伯磕頭謝過,這才從地上爬起。
“這幾日,朕會約束汝陽侯,你安排好家事便立刻啟程。好好辦差,朕希望你歸來時,爵位能往上升一升。”
皇帝對西林伯給予了厚望。
西林伯先是一愣,臉上逐漸浮現出濃濃的感激。
————
還是將目光移回到內務府。
汝陽侯踏上馬車的時候,廣郡王的馬車正好緩緩停下。
廣郡王晃晃悠悠的下車,轉頭看一眼那輛遠去的馬車。
“誰的馬車?”
走到大門口,廣郡王輕聲問了一句。
“回王爺的話,這是陳王府的馬車,陳國的世子來接汝陽侯回府。”
有侍衛抱拳回話。
廣郡王輕輕點頭,抬腿入內。
片刻之後,他便出現在劉總管的院落。
聽到動靜,劉總管親自將廣郡王迎了進去。
落座、寒暄、上茶。
“你氣色看起來不錯!”
廣郡王打量著劉總管的臉龐。
“全靠葉幫主的真氣護著。”
劉總管微微一笑,似乎談論的物件不是自己。
“媽的,老子最恨下毒的混蛋!”
也不知廣郡王想到些什麼,突然恨恨的罵上一句。
“這也怪咱家的警惕性不高。”
話雖這麼說,劉總管的眼中還是有寒光閃過。
“說點高興的,聽常遇春說,劉有福又立下了大功?”
才一瞬間的功夫,廣郡王又多雲轉晴。
“這都是陛下的恩典,常指揮使的照顧。”
劉總管簡直是人間清醒。
“小道訊息啊,你聽著就是,聽說陛下準備將他調入侍衛營,起步就是二等侍衛!”
廣郡王壓低聲音,有些故作神秘的說道。
劉總管看向乾清宮的方向,嘴唇在控製不住的顫抖。
“乾清宮當值!”
緊接著,廣郡王又補充一句。
這份恩典實在是太大了,儘管廣郡王說這隻是傳言,劉總管還是不由自主的起身,衝乾清宮的方向拱手彎腰。
“老劉,等旨意下來你再去謝恩,你先坐下,我有事同你商量。”
劉總管的一舉一動,廣郡王都儘收眼底。
劉總管坐下,靜靜的等待廣郡王開口。
“我府上有兩名太監,你能不能幫忙查查?”
屋內再無他人,守在門外的,又是廣郡王的心腹太監。廣郡王沒有顧慮,直接表明瞭來意。
“可是有什麼不妥?”
劉總管對廣郡王的請求有些好奇。
“我暫時也沒什麼證據,就是覺得有些奇怪。”
很明顯,廣郡王不願細說。
劉總管也不再繼續追問,要過二人的姓名之後,表示三五日就會有結果。
廣郡王拱手謝過,滿臉的笑意。
“我剛才進來的時候,看到汝陽侯離去,這是陛下的意思?”
品一口香茗,廣郡王表現得極為隨意。
“是國舅爺去禦前請了旨意。”
“如今東邊的訊息,是源源不斷的傳入京城,陳國怕是要步了宋國的後塵。”
“有東北作為退路,陳王應該不至於落到宋王的下場。”
劉總管的絕大部份精力都用在政務上麵,東邊的情況自然是瞭如指掌。
“宋國的世子變成了宋郡王,又有了理藩院的差事,你說陛下會如何安置那位低調的國舅爺?”
“王爺,揣測聖意,可是大忌啊!”
劉總管輕聲提醒,表情十分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