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第1071章 見最後一麵
“乾爹救我!”
被固定在平台上,金暢的求救聲聽起來十分淒涼。
“咱家先出去,你們爺倆好好聊聊。”
劉總管十分體貼,說完後隨即轉身離去。
金順,不,金總管拱手謝過。
“乾爹,救我!”
金暢的喊聲撕心裂肺。
“救你——”
慢慢的走到台邊,金總管慢慢的伸出了右手。
捏一捏金暢的臉龐,金總管有那麼一刹那的恍惚。
也不知是多少年前,金總管也是像現在這樣捏了捏金暢的臉蛋,然後就有了這麼多年的父子情分。
“乾爹——”
有眼淚從金暢的眼角滑下。
“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沒想到咱爺倆以這種方式告彆。”
歎一口氣,金總管語氣溫和。
“乾爹,求求您了,不要拋棄兒子——”
聽到金總管的措辭,金暢已是滿臉的恐懼。
“你若還認咱家是你的乾爹,就不要聒噪。”
金總管的手撫上了金暢的額頭。
那一抹溫熱,讓金暢逐漸平靜下來。
“咱家就你這麼一個乾兒子,為何當初你要動那些小心思?”
這一點,已經困擾了金總管數年。
當年金總管辦完差事回宮,金暢便小動作不斷,意圖引起皇帝對他的不滿。
可他還是低估了這對主仆的情分,皇帝直接將金暢交給金總管處置。
“乾爹,兒子當年也是豬油蒙了心,一時糊塗。”
金暢的臉上已布滿了悔恨。
“你不是一時糊塗,你是打算改換門庭。”
金總管緩緩搖頭。
金暢突然愣住。
“跟在陛下身邊伺候,獨自出宮的時候也就多了,徐王的人——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同你接觸。”
略作停頓,金總管說出自己的推測。
“你當年的那些小動作,不是出於忌憚,而是為了能一直留在陛下身邊。”
“隻有一直待在陛下身邊,你纔有利用價值。”
說出這幾句後,金總管靜靜地注視著金暢,眼神中沒有絲毫的波動。
“徐王——乾爹是何時知道的?”
既然已經被揭穿,金暢也就收起了所有的表演。
“沒多久,不過陛下早已知曉你同徐國的聯係。”
“錦衣衛?不!應該是——佛門?”
短暫的思考過後,金暢便明白問題所在。
這份機靈如果用在正途,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金總管的心底響起了濃濃的歎息。
“乾爹,能否給兒子一個痛快?”
就算給劉總管下毒,金暢都認為自己還有一線生機。可勾結徐國謀害陛下,是斷無生路。
“如何處置你,由劉總管決定,咱家做不了主。就算咱家能做主,也不會就這麼便宜了你。”
金總管的語氣依舊十分平靜。
“因為我投靠了徐王?”
“因為你想謀害陛下!”
金總管對金暢的避重就輕有些不滿,略微提高了音量。
“哦!我忘記了,陛下是您的主子。”
金暢的嘴角,浮現出淡淡的譏諷。
“你就算不看好朝廷,要另謀出路,可陛下待你不薄,你為何還能狠得下心,謀害陛下?”
“乾爹,您如今是內務府的總管,怎麼還能問出如此天真的問題?”
金暢嘴角的譏諷在一點點的擴大。
“你說,咱家聽著!”
時間充裕,金總管希望這最後的交談,能驅散他心頭所有的困惑。
“乾爹,直到今日,我依然不看好陛下,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依舊會選擇徐王。”
“我是個太監,想要投靠徐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謀害陛下,在朝堂製造混亂。”
說到此處,金暢麵無愧意。
金總管沒有開口反駁。
“乾爹,從始至終,兒子都沒有傷害您的想法,在這冷冰冰的皇宮,隻有您給了我溫暖。”
吐出最後這兩個字後,金暢便再不言語。
“說完了?”
片刻過後,金總管開口詢問。
“原本就這麼簡單!”
金暢衝他擠出了一個笑臉。
“萬一陛下真的有事,你以為能全身而退?”
金總管又問出一句。
“乾爹,這個問題,您還是留給劉總管吧。”
“提到劉總管,你為何要害他?”
“乾爹,劉總管不死,你何時才能坐上總管的位置?”
“這麼說,你是為了咱家?”
“也不全是,您做了內務府的總管,宮中若是生亂,兒子會有更多的話語權。”
聽完這些,金總管沉默良久。
“劉總管問什麼,你就答什麼,等到事情結束,咱家來給你收屍。”
也不知過去多久,金總管的聲音再次在刑房內響起。
“乾爹還願意給兒子收屍?”
金暢突然愣住。
“你有今日,咱家也有責任,若是當年再多叮囑一些,說不定——”
拍一拍金暢的腦門,金總管的語氣有些傷感。
“乾爹,對不住了——”
金暢的語氣有些輕微的顫抖。
“走了——”
深深的看了他最後一眼,金總管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
出了刑房,金總管滿臉的悲慼,雙腿也有些無力。
一雙有力的大手將他扶住。
金總管轉頭看去,是劉有福。
“你一直守在外麵?”
金總管的語氣中透著疲憊。
“乾爹,兒子聽說您來了,有些放心不下。”
劉有福的笑容有些憨厚。
“咱家隻是有些累了。”
畢竟與劉有福還沒有建立起信任,金總管不願泄露內心真實的想法。
“乾爹,兒子雖然笨了些,可也不是什麼都不懂。”
劉有福扶著金總管慢慢朝外麵走去。
“你知道些什麼?”
“兒子知道金管事犯了王法,您不能救他,可他是您的乾兒子,您現在很難過。”
劉有福的回話十分質樸。
金總管臉上的悲慼稍減。
“乾爹,若是陛下允許,兒子會給金管事買一塊地,好好安葬。”
“咱爺倆想到一塊兒去了。”
“乾爹,兒子剛給您磕頭的時候,心裡還不太踏實。”
“哦?”
“當時兒子的心裡隻有畏懼。”
“現在呢?”
“您這麼有人情味,兒子的心裡要踏實多了。”
“你倒是實在!”
“兒子沒那麼多彎彎繞,時間長了,您老就知道了。”
“會不會泡茶?”
“不會,不過兒子可以學。”
“咱家教你。”
“好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