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 第517章 聞魯王軼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第517章 聞魯王軼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不管是帝王權貴,還是普通百姓,遷墳,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更何況,魯王準備遷走的,還是第一任魯王的棺槨。

交化!

郊外!

魯王領著王室成員,在禮官的引導下,完成了一套極為繁瑣,又極為莊重的流程。

負責開啟墓室的,不是魯國的工匠,而是王府的護衛。

或者說,是魯王豢養的死士。

此時,大部分的王室成員已經被請到外圍,隻有魯王同幾位德高望重的王室長輩,還佇立在原地。

魯王一步也不會離開!

錦衣衛在第一時間將情報送往京城。

巧合的是,就在魯王凝視著祖宗的塚墓時,太子也在禮部向高尚書請教。

如今,高尚書的處境並不輕鬆。

他沒有韓尚書的威望,也沒有韓尚書的手段,在內閣察覺出禮部的重要性後,整個禮部都被他們瓜分得一乾二淨。

高尚書無力抗衡!

事實上,如果不是忌憚太子的支援,就連高尚書,也會被他們想辦法拿下。

內閣的動作,太子都看在眼裡。

事實上,隻要他們不碰高尚書,太子絕不會出手乾預。

逆境迫使人成長,也會讓人沉淪,如果高尚書無法應對眼前的壓力,能平安致仕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禮部的大堂內,高尚書仔細向太子闡述了來龍去脈,重點強調了曆任魯王對遷墳的執著。

“禮部隻是一味拒絕,就沒有調查原因?”

太子端坐大堂中央,開口詢問。

“他們認為曆代魯王的請求,隻是出於對祖先的尊重,方便祭祀。”高尚書麵色平靜。

“說說你的看法。”

高尚書沒有立刻回話,而是命左右退下。

見他表情嚴肅,太子看了身後的青龍一眼。

青龍衝太子輕輕點頭。

“殿下,當年追隨太祖起兵的,以魯王和桐王的功勞最大。”

“不過桐王是太祖的兄弟,在異姓當中,魯王的功勞無人能及。”

“而且,魯王的數次救駕,換來了太祖的絕對信任。”

“所以——”

說到此處,高尚書麵有難色。

太子示意他但說無妨。

“所以,太祖皇帝將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魯王。”

高尚書起身上前,衝太子彎腰回話。

“說下去!”太子已是神色凝重。

這幾年,他一有空就惡補史籍,是對開創了大明帝國的太祖,更是展現出濃厚的興趣。

“捉拿前朝太子!”高尚書刻意壓低了聲音。

太子吐出了一口濁氣。

太祖攻破京城後,前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在宮中**,不過當時的太子卻在一群太監侍衛的掩護下,早已不知所蹤。

太祖打馬進城,前朝的官員跪地迎接。

隻有上千的太監,在宮中集體自殺,追隨他們的主人去了。

這也是太祖命太監掌管內務府,並賦予內務府極大權力的重要原因。

“項懷武到底有沒有被找到?”

片刻之後,太子開口詢問。

項懷武,就是前朝逃亡的太子。

太子翻遍史籍,也沒有找到關於這一段的記載。

“下官不知!”

“那就說說你知道的。”

“殿下,太祖皇帝封賞功臣時,諸侯的封地都隻有一省之地,唯獨魯王的封地占據了數省。”

“當時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認為太祖不公。不過太祖乾綱獨斷,用一顆顆人頭讓他們閉嘴。”

高尚書站在太子身旁,聲音依舊壓得極低。

“說點孤不知道的!”

太子的心中,還牽掛著東宮的太子妃。

“可——那都是傳聞。”高尚書麵露難色。

“你就當給孤講了一個軼聞。”太子明白這些讀書人給自己設定的標準。

“下官遵命!”高尚書衝太子拱手彎腰。

太子看著都累,命他直起腰身說話。

高尚書謝過!

“殿下,聽說項懷武逃亡時,帶走了傳國玉璽。”高尚書的聲音壓得更低。

傳國玉璽?

太子的心中一顫。

與另一時空命運多舛,後來又下落不明的傳國玉璽不同,這時空的傳國玉璽已經經曆了數個朝代,有著快兩千年的曆史。

如今金鑾殿上的玉璽,是太祖命人所鐫!

“而且,項懷武知道前朝寶庫的位置。”

緊接著,高尚書又補充了一句。

寶庫?

太子又是心中一動。

朝廷雖然暫時解除了財政危機,不過還不足以應付即將到來的戰亂。

“前朝國庫空虛,哪還有什麼寶庫?”

雖然太子要儘可能的壓抑對傳國玉璽的興趣,不過對財富,他還是可以直接表現出自己的熱情。

“殿下,末帝賣官鬻爵,又熱衷於搜刮百姓,國庫空虛,不代表內庫空虛。”

“可太祖進京後,內庫也沒什麼銀兩。”太子微微皺眉。

高尚書衝太子拱手,一言不發。

“你的意思,末帝另選位置,藏匿財富?”

“殿下英明!”

沉吟片刻,太子示意高尚書繼續。

“也許,太祖皇帝在東邊數省發現了項懷武的行蹤,這才將它們全部劃入魯國,方便魯王追查。”

略一猶豫,高尚書說出心中的猜測。

太子起身,開始在廳內來回踱步。

“可惜,直到魯王薨,依舊沒能查出項懷武的下落。”

跟在太子身後,高尚書麵露遺憾。

太子輕輕點頭。

若是魯王將項懷武擒獲,至少傳國玉璽,會出現在乾清宮內。

“魯王薨於天佑二十六年,太祖在位三十二年。魯王薨後,太祖有沒有繼續命人追查?”

一邊思索,太子一邊緩緩開口。

“據下官所知,沒有。”

“帝國穩定,確實已沒有必要。”太子喃喃自語。

“魯王請求葬回故土,恐怕也是出於愧疚。”高尚書又感歎了兩句。

“愧疚?”太子轉頭看了高尚書一眼。

“得到了最大的封地,卻沒能完成太祖皇帝的重托。”

太子不置可否!

事實上,他對政治人物的道德感,從來都沒有懷抱過高的期望。

魯王或許會覺得愧疚,不過恐怕還沒有到這種程度。

“聽完你講的軼事,曆代魯王的堅持也就說得通了。”

“殿下英明!”高尚書奉上了一記馬屁。

“孤會讓錦衣衛盯著,看看現在的這位魯王,到底能發現些什麼!”

看向廳外,太子的眼神中透出了一絲期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