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 第972章 點星星之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為營 第972章 點星星之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宋國!

都城!

告示已經貼滿了大街小巷,確保每家每戶都知曉宋王的安排。

沒有出現相國設想的騷亂,整座都城,都籠罩在悲壯的氣氛之中。

大部分的百姓,選擇追隨宋王,與宋國共存亡。

宋王心中感動,不過依舊派出大批的官員上街動員。

他決定誓死守城,儘可能地消耗徐國的兵力,給遠在京城的世子,增添一絲絲的保障。

那麼都城被攻破後的結局,一定是——

屠城!

宋王可不願出現人間煉獄的慘狀!

有王室成員收拾行囊,想要奔赴京城。

結果他們的腦袋,被懸掛在高高的城門之上。

都城的動靜,還沒有傳入徐王的耳中,此時的他,正心無旁騖的指揮進攻。

他的底氣,源自於不斷增加的稅收。

謹慎的老馮派人前往都城查賬,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與此同時,相國也在無主之地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高原人再次被壓製到胡堡附近。

之所以被壓製,主要還是錦衣衛的不斷減員,導致情報的缺失。

外相命那位大都督與皇帝溝通,請求增派人手。

大都督的請求,差不多與聖旨同時抵達甘泉。

甘泉,是總督府的駐地,也是詹事府衙門的所在地。

鐵詹事接到聖旨後,前往總督府向韓總督請教。

總督府內,韓總督向鐵詹事拱手道賀,態度極為真誠。

鐵詹事急忙還禮,表現得誠惶誠恐。

無論是資曆,還是地位,韓總督都比鐵詹事更有資格入閣。

“你不必如此,本官十分清楚,此生已是入閣無望。”

儘管如此措辭,可從韓總督的語氣中,卻聽不出絲毫的遺憾。

鐵詹事看向韓總督,不知該如何接話。

“這是陛下對本官的信任!”

韓總督端起茶杯,微微一笑。

鐵詹事心中不解,向韓總督請教。

“陛下曾經說過,屁股決定腦袋!”

說出這兩句後,韓總督專心品茶,留出時間讓鐵詹事細細品味。

鐵詹事才智過人,很快便明白回來。

衝京城的方向拱手,鐵詹事很是拍了幾句馬屁。

“本官若是入閣,就必須站在文官集團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兩句話,韓總督的語氣意味深長。

鐵詹事謝過韓總督的提點。

“內閣的幾位學士,首輔大人老謀深算,向來喜歡以柔克剛。無論是趙學士,還是錢學士,都栽在這一點上。”

既然大家身處同一陣營,韓總督也不介意多說幾句。

更何況他的長子如今官居禮部侍郎,是未來入閣的熱門人選。

今日結下善緣,也算是為自己的兒子鋪路。

韓總督評價的是內閣大佬,鐵詹事不好出聲附和,就隻能正襟危坐,做出聆聽的姿勢。

“其他幾位學士,看似支援首輔,實則各有各的盤算。”

“陛下命你入閣,是希望你能助首輔一臂之力。”

最後,韓總督終於說出了最關鍵的內容。

“陛下——不是讓下官——”

鐵詹事麵露狐疑。

“你若事事聽命於陛下,又如何在內閣立足?”

韓總督清楚鐵詹事沒能出口的內容,直接反問了一句。

鐵詹事思索片刻,輕輕點頭。

“你可知回到京城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韓總督的嘴角,突然浮現出濃濃的笑意。

鐵詹事請韓總督解惑。

“搬家!”

看向鐵詹事,韓總督悠悠的吐出兩個字來。

搬家?

哦!搬家!

無論他是否樂意,官職的升遷,讓鐵詹事必須搬進朝廷準備的學士府邸。

嶄新的鐵學士府,將成為皇城內的權貴們關注的物件。

想到從此與陰謀為伴,鐵詹事不由得一陣頭痛。

“府中清淨,你才能心無旁騖,記住,有困難——向陛下求助!”

吐出一口濁氣,韓總督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透著智慧的光芒。

鐵詹事緩緩起身,彎腰謝過!

————

接替鐵詹事的,是孫皋陶。

孫皋陶,前密國的相國,如今是詹事府的左春坊大學士。

當然,從現在開始,應該稱呼他為孫詹事了。

二人的辦事效率極高,短短兩日,就完成了交接。

鐵詹事啟程回京,孫詹事將他送至城外。

直到此時,河西巡撫才知道一個大概。

京城!

乾清宮內,皇帝同禮部商議。

商議的內容,居然與梁國的二公子有關。

這位年輕的二公子,就是梁王的次子。

“陛下,禮部派人前往京畿迎接,這與禮製不合。”

高尚書衝皇帝拱手,麵有難色。

“要是符合禮製,朕還有必要同你們商議?”

放下手中的奏摺,皇帝緩緩起身。

“陛下,那此事能否低調處理?”

“不行!”

皇帝輕輕搖頭,開始在殿內踱步。

高尚書同兩位侍郎迅速交換了眼神。

“既然陛下有令,臣回去後一定找到依據。”

如果不能為皇帝解決麻煩,這官帽未必戴得穩當。

“態度不錯,不過你可知朕的用意?”

皇帝轉頭看了高尚書一眼,語氣溫和。

高尚書哪敢說知道,急忙彎腰請皇帝明示。

“朕要讓這位二公子體會到從未有過的重視。”

皇帝語速平緩。

這三位禮部的大佬都是人精,很快就明白過來。

“陛下,既然如此,那就由韓侍郎前去迎接。”

高尚書向皇帝請示。

皇帝應允!

三人彎腰告退,皇帝命高尚書留下。

“韓曠在禮部的表現如何?”

走上好幾個來回,皇帝的聲音這纔在殿內響起。

高尚書明白皇帝的栽培之意,很是誇了幾句。

“這一場風波,禮部隻有數人參與,朕心甚慰!”

皇帝從不吝嗇自己的鼓勵。

“臣禦下不嚴,請陛下責罰!”

高尚書衝皇帝彎腰請罪。

之所以有如此反應,倒不是他矯情。

從侍郎到尚書,高尚書在禮部經營多年,在他的認知中,禮部應該是鐵板一塊才對。

這一次禮部雖然隻有數人跪在金鑾殿外,可這些人中,卻有三位郎中。

郎中雖然官職不高,卻是衙門的中堅力量。

皇帝揮一揮衣袖,命高尚書直起腰來說話。

“除了梁國的二公子,徐王府的那位五公子,也要禮遇!”

最後二字,皇帝刻意加重了語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