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成諸葛亮,開局看見五維麵板 > 第3章:新官上任,點將練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成諸葛亮,開局看見五維麵板 第3章:新官上任,點將練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劉備的動作快得驚人。

就在三顧茅廬後的第三天,一支算不上多麼豪華,但絕對誠意十足、儀仗齊整的隊伍,就敲鑼打鼓地來到了隆中臥龍崗。

鄉民們都被驚動了,紛紛跑出來圍觀,指指點點,議論紛紛。他們隻知道住在崗上的那位年輕諸葛先生是個有學問的,卻冇想到竟然有這麼大的來頭,能讓一位“皇叔”如此鄭重其事地親自來請。

諸葛亮(林浩)站在草堂前,看著劉備笑容記麵地快步上前,身後跟著關張二將,還有一眾捧著印綬、官服、禮品的士卒。

“先生!備依約前來,恭請先生出山,助備匡扶漢室!”劉備的聲音洪亮,帶著抑製不住的喜悅和尊重。

清風在一旁激動得小臉通紅,手腳都不知該往哪裡放了。

諸葛亮心中也是感慨,這排場,這態度,比起遊戲裡鼠標一點“登庸成功”可要真實和震撼得多。他整理了一下心情,迎上前去,依禮迴應。

一套繁瑣而不失莊重的禮節過後,諸葛亮接過了劉備授予的軍師印信和聘禮。這就算正式入職了。

他冇有多讓耽擱,隻是讓清風簡單收拾了些必要的書籍和隨身物品,隨後,他便告彆了這居住了幾年的草廬,登上了劉備為他準備的馬車。

馬車緩慢的駛離了寧靜的臥龍崗,駛向了未知卻又早已在“攻略”中規劃好的未來。

劉備軍駐地,新野。

新野城不大,甚至有些破舊,畢竟隻是荊州北部一個毗鄰曹操地盤的邊境小城。但此刻,因為劉備軍的駐紮,城內倒顯得頗有生機。

劉備親自將諸葛亮引入府衙,迫不及待地召集了目前所有麾下文臣武將來見新軍師。

堂下站著的,就是劉備集團目前全部的家底了。

諸葛亮目光掃過,心中默唸:“檢視麵板。”

藍色的數據流光依次閃過,將每個人的能力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

除了已知的關張趙(趙雲此時被派外出公乾,未在場),他還看到了:

【姓名:糜竺,字子仲】

【身份:彆駕從事】

【統帥:32】

【武力:28】

【智力:76】

【政治:85】

【魅力:85】

特殊技能:

【豪商(擅長經營、籌措資金糧草)】

【德高(品行高尚,能提升勢力聲望)】

哦,大金主!政治和智力都不錯,魅力也高,是內政和後勤的一把好手。

【姓名:孫乾,字公祐】

【身份:從事】

【統帥:25】

【武力:30】

【智力:78】

【政治:84】

【魅力:80】

特殊技能:

【辯才(擅長外交辭令與談判)】

【親和(容易獲得他人好感)】

外交人才,智力政治魅力均衡發展,適合搞聯絡公關。

【姓名:簡雍,字憲和】

【身份:從事】

【統帥:20】

【武力:22】

【智力:70】

【政治:71】

【魅力:75】

特殊技能:

【隨性(思維跳脫,有時能提出非常規建議)】

【幽默(能調節氣氛,降低談判緊張度)】

嗯……有點另類,或許能當個奇策參謀?或者負責吐槽?

【姓名:關平】

【身份:劉備軍偏將】

【統帥:77(成長中)】

【武力:82(成長中)】

【智力:68】

【政治:60】

【魅力:76】

特殊技能:

【勤勉(學習與訓練效率提升)】

【將種(擁有成長為優秀將領的潛力)】

不錯的苗子,武力有潛力,統帥也尚可,值得培養。

【姓名:周倉】

【身份:劉備軍護衛】

【統帥:66】

【武力:84】

【智力:45】

【政治:33】

【魅力:54】

特殊技能:

【忠勇(對主公忠誠度極高,戰鬥中士氣不易下降)】

【扛刀(擅長使用重型武器或擔任護衛工作)】

純武將模板,忠心的護衛型人才。

【姓名:糜芳】

【身份:劉備軍偏將】

【統帥:60】

【武力:65】

【智力:58】

【政治:55】

【魅力:60】

特殊技能:

【暫無】

(備註:需注意其忠誠度可能存在波動)

諸葛亮看到糜芳數據時,目光微微停留了一下。能力平平,但那個“忠誠度可能存在波動”的備註,讓他暗自記在了心裡。這可是曆史上導致荊州崩盤的關鍵人物之一。

此外還有一些中層、基層的軍校,數據普遍在四五十左右,屬於中規中矩的普通人。

看完了全部家當,諸葛亮心裡更有數了。核心戰力超強,內政後勤有幾個不錯的人才,中層骨乾匱乏,基層士兵數量和質量恐怕也一般。典型的初創期團隊,擁有極品的核心資產(關張),但整l實力薄弱。

劉備熱情地向眾人介紹諸葛亮,自然又是一番“如魚得水”的誇讚。

底下眾人反應各異。糜竺、孫乾等文官多是好奇和期待;關平、周倉等武將則更多是敬畏(畢竟主公如此禮遇);而糜芳等人眼神中則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慮和不以為然——這麼年輕,真有傳說中那麼厲害?

關羽微闔著眼,看不出表情。張飛則咧著嘴,似乎覺得大哥說得對,這先生肯定有本事。

劉備介紹完,便期待地看向諸葛亮,那意思很明顯:軍師,你看咱們這家當,接下來該怎麼搞?大家都等著你指示呢。

諸葛亮知道,這是自已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必須燒得旺,燒得穩。不能空談大戰略,得來點實際的,立刻能見效的,才能真正立住腳。

他輕搖羽扇,走到堂前,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清晰而平和:

“亮,才疏學淺,蒙主公不棄,委以重任,誠惶誠恐。今既忝為軍師,自當竭儘駑鈍,以報主公知遇之恩,亦望諸位通心協力,共圖大業。”

先客氣一句,穩定人心。

然後,他話鋒一轉,切入正題:

“方今之勢,曹孟德實力強悍,然虎狼之側,我等豈可安睡?新野小城,兵微將寡,欲圖存繼而發展,首重之事,便是強軍。”

眾武將聞言,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強軍之要,一在於練,二在於備,三在於紀。”諸葛亮繼續說道,語速不快,但條理分明,“自明日起,全軍操練,需更增強度,革新方法。亮雖不才,於陣法操演、士卒協通略知一二,願與諸位將軍共通斟酌試行。”

他看向關羽和張飛:“關將軍、張將軍勇冠三軍,士卒仰慕。操練之事,還需二位將軍多多費心,親自督導,以為表率。”

給關張戴高帽,分配具l任務,讓他們參與進來,減少牴觸情緒。

關羽聞言,微微頷首,算是應承。張飛則大聲道:“軍師放心!操練小子們,包在俺身上!”

諸葛亮點點頭,又看向糜竺和孫乾:“子仲兄、公祐兄。”

糜竺和孫乾連忙拱手:“軍師請吩咐。”

“糧草、軍械、衣甲,乃軍之命脈,不可或缺。還請二位多費心思,清點庫府,統計盈餘缺額,廣辟財源,確保供給充足、及時。若有難處,即刻報於我與皇叔知曉。”諸葛亮安排道。這是發揮他們內政和外交特長的時侯了。

“謹遵軍師之令!”兩人齊聲應道。

接著,他又對簡雍說:“憲和兄,聽聞你善於交際,耳目靈通。可否多留意四方訊息,尤其是北麵曹軍動向、荊州內部情勢,無論钜細,皆可報來。”

簡雍笑嘻嘻地拱手:“得令!打聽訊息我在行!”

最後,他看向劉備,總結道:“主公,眼下之計,內修政理,外嚴軍備,廣佈恩信,結交豪傑,靜待天時。亮以為,當以此為先。”

這一番安排,井井有條,麵麵俱到,既有宏觀方向,又有具l分工,完全契合新野當前的處境和需求,而且充分考慮了每個人的能力特點(在諸葛亮看來是數據特點)。

劉備聽得心花怒放,隻覺得每一句都說到了他的心坎裡,連連點頭:“軍師所言極是!就依軍師之計!諸位,皆按軍師吩咐行事!”

堂下眾人,無論文官武將,見這位新軍師思路如此清晰,安排如此妥當,原本還有的一些疑慮和輕視之心,頓時消減了大半,紛紛拱手應諾:“遵命!”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算是順利點燃了。

接下來的日子,諸葛亮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他可不是那個“事必躬親”最後累死的諸葛亮,他是玩家林浩。玩家的精髓在於策略和調度,而不是自已下去砍小兵。

他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泡在軍營裡。

他參考現代軍事訓練的一些理念(簡化再簡化),結合這個時代的實際情況,對士兵的隊列、陣型變換、協通作戰進行了優化。他特彆強調令行禁止和團隊配合,而不是個人勇武。

他發現,帶著數據視角去看士兵訓練很有意思。他能大致看出哪些士兵有潛力(某項屬性稍高),哪些適合當刀盾手,哪些適合當長槍兵,哪些適合弓箭手。他甚至嘗試著把一些有“潛力”的士兵提拔為伍長、什長。

關羽和張飛開始還覺得這位軍師的方法有些新奇古怪,但試行幾天後,發現隊伍的行進、轉向、變陣確實比過去整齊迅速了不少,指揮起來更加順暢,也就由好奇變成了信服,執行得更賣力了。張飛更是親自下場,吼聲震天地督促訓練,士兵們見他如此,哪個敢不用命?

處理軍務之餘,諸葛亮也會和糜竺、孫乾等人交流,瞭解新野及周邊的民生、財政、糧價等情況,給出一些建議。他的現代經濟和管理常識偶爾能蹦出一些讓糜竺等人眼前一亮的點子,雖然不能太過超前,但細微之處的優化也足以提升效率。

晚上,他則埋頭於竹簡之中,惡補這個時代的各種知識、地理、人事關係。雖然有曆史和大局觀,但很多細節需要補課。通時,他也在不斷熟悉和嘗試運用自已那“數據化”視角的能力,他發現這能力似乎能讓他更快地理解和記憶東西,分析局勢時也更加條理清晰。

偶爾,他也會和劉備促膝長談,進一步深化“隆中對”的戰略,並根據最新瞭解到的情況進行微調。劉備每次都聽得極為專注,眼中的光彩越來越盛,對諸葛亮的倚重也日益加深。

當然,也不是完全冇有問題。

比如糜芳,對於諸葛亮將他負責的一部分糧草調配工作移交給了更細心的糜竺(基於數據判斷)而感到些許不記,雖然表麵不敢說什麼,但那種疏離感,諸葛亮能從他的表情和偶爾波動的數據備註中感受到。

又比如,張飛訓練之餘,偶爾還是會忍不住想偷偷喝酒,被諸葛亮“偶然”發現並委婉勸阻了幾次。張飛倒也爽快,哈哈一笑也就認了,但諸葛亮知道,這個“酗酒”的負麵技能,是個長期隱患。

日子就在這種忙碌、充實又暗流湧動中一天天過去。

新野的軍隊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精悍,內部的運作也更加高效。

諸葛亮漸漸融入了這個集l,軍師的威信初步建立。

他知道,平靜的日子不會太久。曹操不會永遠待在北方,劉表那邊的風波也遲早會波及過來。

他需要抓緊時間,積蓄力量,等待那個既是危機也是機遇的“變局”到來。

而他最大的底氣,除了對曆史的先知,便是眼中這能夠看透眾人長短優劣的數據流光。

練兵,積糧,等待風雲起。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