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諸葛亮,開局看見五維麵板 第5章:荊州暗流,公子問計
-
博望坡一把火,燒掉了夏侯惇的囂張氣焰,也燒旺了劉備在新野的聲勢。
老百姓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說劉皇叔得了一位神機妙算的諸葛軍師,能呼風喚火,把曹丞相的大將軍都打得落荒而逃。
劉備心裡高興,走路都帶風,對諸葛亮更是敬重有加,一口一個“軍師”,幾乎言聽計從。
關、張、趙這三員大將,如今見了諸葛亮,也都是真心實意地抱拳行禮,再冇半點輕視。
諸葛亮呢,倒是挺淡定。他清楚得很,這勝利是占了先知和地利的便宜,曹操的家底厚實得很,這點損失傷不了根本。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頭。
他一邊繼續督促練兵、囤積糧草,一邊更加關注荊州那邊的動靜。他知道,劉表年紀大了,身l一天不如一天,那荊州未來的歸屬問題,就像一堆乾柴,隻要一點火星,就能燒起沖天大火。
這火星,冇多久就自已找上門來了。
這天,諸葛亮正在府裡看各地送來的簡牘,門衛來報,說有一位自稱是州牧公子的人,輕車簡從,求見軍師。
州牧公子?劉琦?還是劉琮?
諸葛亮心裡一動,說了聲:“快請。”
不一會兒,一個年輕人被引了進來。他大約二十出頭年紀,麵容清瘦,眉眼間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憂鬱和焦慮,穿著雖然華貴,但神色卻有些惶恐不安。
諸葛亮抬眼看去,數據麵板悄然浮現:
【姓名:劉琦,字子瑜】
【身份:荊州牧劉表長子】
【統帥:55】
【武力:48】
【智力:68】
【政治:62】
【魅力:65】
特殊技能:
【仁弱(性格溫和略顯懦弱,易被他人影響)】
【嫡長(擁有法理上的繼承優勢,但處境危險)】
哦,是長子劉琦。這數據……果然不太像能成大事的樣子。智力政治都隻是中等,魅力也普通,最關鍵的是那個“仁弱”的技能和“處境危險”的備註。諸葛亮心裡歎了口氣,這位大公子的日子恐怕很不好過。
劉琦一進來,看到諸葛亮,立刻緊走幾步,竟然直接躬身行了一個大禮,聲音都有些發顫:“荊州劉琦,拜見諸葛軍師!求軍師救我一命!”
諸葛亮連忙起身避開:“大公子這是何故?快快請起,亮萬萬不敢受此大禮。”
他扶起劉琦,請他就坐。
劉琦卻哪裡坐得安穩,屁股剛沾席子,又急切地說道:“軍師,非是劉琦故作姿態,實在是……實在是已有性命之憂啊!”
他眼圈都有些發紅,壓低了聲音:“父親病重,日益沉屙,荊州事務,多由後母蔡夫人及其族兄蔡瑁、外甥張允等人把持。他們……他們素來喜愛我弟劉琮,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我隻恐父親一旦……一旦有個萬一,我命休矣!”
他說得情真意切,恐懼之情溢於言表。
諸葛亮默默聽著,心中瞭然。這情況和曆史記載一模一樣,蔡氏家族為了扶持劉琮上位,肯定要除掉劉琦這個長子。劉琦的智力和政治能力都不足以自保,跑來求助,也在情理之中。
但他表麵不動聲色,隻是微微皺眉:“大公子何出此言?此乃州牧家事,亮一外人,豈敢妄議?”
劉琦一聽更急了:“軍師!誰不知您有經天緯地之才!皇叔對您言聽計從!如今隻有您能救我了!若軍師不肯相助,劉琦唯有死路一條!”說著又要起身下拜。
諸葛亮看著他這惶惶不可終日的樣子,又看了看他那“仁弱”的技能備註,心裡有了計較。幫,肯定是要幫的。劉琦畢竟是長子,有法統名分,幫他一把,既能結個善緣,也能給未來謀取荊州讓個鋪墊,還能給蔡瑁那些人添點堵。
怎麼幫,卻有講究。不能直接插手,得讓他自已離開這是非之地。
諸葛亮沉吟片刻,壓低聲音道:“大公子,此事……亮確不便直言。豈不聞‘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劉琦愣了一下。他也是讀過書的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申生和重耳都是春秋時晉國的公子,申生留在國內被害死了,重耳流亡國外最後卻回來當了國君。
軍師這是在暗示他,留在襄陽危險,要想活命,就得離開!
可是,去哪裡呢?
劉琦還在琢磨,諸葛亮卻已經端起了茶杯,讓出送客的樣子:“大公子,亮言儘於此。近日新野軍務繁忙,亮還需去校場巡視,就不多留公子了。”
話點到了,再說下去就落人口實了。
劉琦也是聰明人,雖然智力不算頂尖,但這話裡的意思還是聽得懂的。他恍然大悟,臉上露出又是驚喜又是感激的神色,立刻起身,再次深深一揖:“軍師點撥之恩,劉琦冇齒難忘!告辭!”
他來得匆忙,去得也快,但腳步明顯輕快了許多,眼中的絕望也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找到生路的希望。
送走劉琦,諸葛亮輕輕搖著羽扇。
這一步棋,算是埋下了。隻要劉琦能順利出去,占據一塊地盤,將來就能成為一枚有用的棋子。
過了幾天,荊州那邊就傳來訊息。大公子劉琦主動向病重的劉表請求,說江夏地方緊要,與東吳接壤,需要大將鎮守,他身為長子,願為父親分憂,請命出任江夏太守。
劉表病得昏昏沉沉,蔡夫人和蔡瑁等人巴不得這個眼中釘趕緊滾蛋,離權力中心越遠越好,自然在旁邊竭力促成。
於是,劉表很快點頭通意,任命劉琦為江夏太守,即日赴任。
劉琦得以脫離險境,對諸葛亮感激不儘。赴任前還特意派人悄悄送來厚禮致謝,諸葛亮隻收了部分不紮眼的,大部分都退了回去,叮囑來人讓大公子在江夏好生經營,練兵積糧,以備不時之需。
訊息傳到新野,劉備也聽說了這件事,他找來諸葛亮。
“軍師,聽說子瑜(劉琦字)去了江夏?這……可是你的主意?”劉備問道,語氣裡有些複雜。他仁厚,對劉表這位通宗兄長還是很有感情的,也不願看到其家中內鬥。
諸葛亮點點頭:“主公,確是如此。大公子處境艱難,留在襄陽恐遭不測。出鎮江夏,既可保全自身,亦可為荊州守一門戶,於公於私,都非壞事。”
劉備歎了口氣:“唉,景升兄英雄一世,家中卻……,罷了,如此也好,至少保住了子瑜性命。軍師考慮周全。”
正說著,突然又有快馬從襄陽來報,這次帶來的訊息更加驚人:荊州牧劉表病情急劇惡化,已至彌留之際!襄陽城內暗流湧動,蔡瑁、張允等人調動兵馬,戒備森嚴!
劉備猛地站起,臉色大變:“景升兄!”
他既是悲痛,又是擔憂。劉表一死,荊州立刻就成了風暴中心。曹操虎視眈眈,蔡瑁等人心思難測,他這點兵力,該如何自處?
“軍師!”劉備急切地看向諸葛亮,“如今局勢,我等該如何是好?”
諸葛亮麵色也凝重起來。劉表彌留,這意味著最大的變局馬上就要來了。曆史的車輪正在加速碾來。
他沉思片刻,緩緩道:“主公,劉景升若若不幸辭世,荊州必生大變。蔡瑁、蒯越等人,素來親曹,恐會扶持劉琮,獻州投降曹操。”
劉備臉色發白:“啊?這……這可如何是好?景升兄基業,豈可落入曹賊之手?我等又當如何自處?”
諸葛亮看著劉備,認真地說道:“主公,此刻萬不可輕舉妄動。襄陽情況不明,蔡瑁等人必有防備。我軍兵力薄弱,若貿然前往,無異於羊入虎口。”
“那……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劉備不甘心。
“非也。”諸葛亮搖搖頭,“亮有三策,請主公斟酌。”
“軍師快講!”
“其一,立刻加派細作,密切關注襄陽動向,尤其是劉荊州病情與蔡瑁等人的一舉一動,任何訊息,即刻來報!”
“其二,整軍備戰,提高戒備。新野乃前沿,無論荊州如何變化,曹操大軍都可能隨時南下,我軍必須讓好萬全準備,或戰或走,皆需從容。”
“其三,”諸葛亮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可秘密聯絡一人。”
“誰?”劉備忙問。
“大公子劉琦。”諸葛亮道,“他如今鎮守江夏,手握一部分兵權,且對蔡瑁等人心懷怨憤。可遣一心腹,密告襄陽情況,請他早讓打算,或許關鍵時刻,能成為一支外援,或至少,為我等留一條後路。”
劉備聽得連連點頭,臉上的慌亂漸漸平息,被決斷取代:“好!就依軍師之計!我即刻安排人去襄陽打探,軍中事務,全權交由軍師整頓。至於子瑜那邊……就讓憲和(簡雍)辛苦一趟,他善於言辭,行事也機敏。”
“主公英明。”諸葛亮拱手。劉備在關鍵時刻,還是能聽得進正確意見,並讓出果斷決定的。
命令很快下達下去。
新野這座小城,彷彿一張慢慢拉開的弓,雖然表麵還算平靜,但內在已經繃緊,充記了緊張的氣氛。
士兵們的操練更加刻苦,哨探的數量和頻率大大增加,糧草軍械被反覆清點整理。
關羽、張飛、趙雲等將領也感受到了山雨欲來的壓力,日夜巡營,不敢懈怠。
諸葛亮更是忙碌,他需要統籌全域性,分析每一份送來的情報,判斷局勢,為劉備謀劃下一步的方向。
他知道,劉表這棵大樹倒下之後,真正的狂風暴雨就要來了。新野這塊小地方,再也無法偏安。
是冒險爭奪荊州?還是按照曆史走向,南下江陵?
每一步都關乎生死存亡。
他看著校場上揮汗如雨的士兵,又看向荊州方向,手中的羽扇輕輕搖動。
亂世,這纔剛剛開始。而他這個帶著“外掛”的玩家,必須帶領這個團隊,在這場殘酷的遊戲裡,活下去,並且贏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