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重生紀事 > 第7章 過年(2)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重生紀事 第7章 過年(2)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文茵一行人一進劉府,先來到鬆鶴園給祖父請安。祖父身穿青色絹布箭衣,兩道長長的白眉從眼角垂了下來,麵目慈祥,精神矍鑠,太陽穴微鼓,龍行虎步。「好,好!快去你爹孃那兒,跟你爹孃一起去外祖家,要不你外祖又要殺上門來,給老夫要閨女孫女曾孫啦,哈哈!把這幅字給你外祖捎去。」

文茵又帶著兒子們來到父母院中,施禮後彙合一起去外祖家過年。一行人浩浩蕩蕩來至程府門外,程府長媳已等在門外,一陣寒暄過後,急急來到程老太爺的院子,老遠就聽見程老爺子中氣十足,聲音洪亮說著:「老大啊,快出去瞅瞅,嬌嬌和茵姐,齊哥兒、寧哥兒咋還不來。」

「太外公,我們來嘍噢!」齊哥、寧哥像離弦的箭衝進院中,像兩隻小猴子掛上程老爺子的雙臂,老爺子雙手掐腰原地轉圈,小哥倆緊緊抓住老爺子胳膊,像兩隻風箏在半空中飄啊飄,兩人也不害怕,咯咯地笑個不停。

文茵輕盈地跟隨在老爺子的腳步後,敏捷地跨入院內。老爺子慈祥地放下懷中的兩個曾外孫,隨後隨手扔過一柄修長的竹劍。文茵眼疾手快,穩穩地接過竹劍,與老爺子展開了一場輕鬆愉悅的較量。隻見一青一紅兩道身影在寬敞的庭院中穿梭跳躍,宛如兩道飄逸的流光,飛來舞去,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庭院中的兩個小不點,小手拍得通紅,隱隱有些發疼,但他們的眼中卻充滿了對這場精彩比試的仰慕之情。文茵與老爺子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他們熱血沸騰,彷彿感受到了武術的無限魅力。

「哈哈,不錯,這功夫果然沒撂下,真是好!好!」老爺子滿意地笑著,稱讚道。隨後,他大手一揮,示意文茵收拾一下,準備開飯。「今天的飯菜,一定要豐盛些,慶祝我們這場比試的勝利!」

文茵笑著點頭,心中暖意湧動。這場比試,不僅是對她武術技能的檢驗,更是她與老爺子深厚感情的體現。在這個溫馨的庭院裡,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親情的濃厚。

好一會兒過去了,宴席間的氣氛漸漸熱烈起來,眾人已經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桌上美食誘人,笑語歡歌,而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則在舅母們的帶領下,嬉鬨聲聲,被引到了彆處去玩耍嬉戲了。宴席之上,成年人們的談笑風生,與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溫馨和樂的畫麵。

在這和諧的氛圍中,文茵安靜地坐在她的父母和兄長身旁,一同安坐於那裝飾精美的花廳之中。花廳裡懸掛著華麗的宮燈,散發著淡淡的光輝,四周擺放著香氣四溢的盆栽,映襯得整個花廳既莊重又典雅。

他們一家並沒有加入到熱鬨的閒聊之中,而是談論起了當下備受關注的邊關戰事。文茵的父親和兄長都對軍事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分析著戰局的走勢,討論著國家的安危,言談之間流露出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家人的牽掛。

文茵靜靜地聽著,偶爾插上幾句,她的眼中閃爍著聰慧的光芒,顯然也對家國大事有著自己的見解。

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老爺子,以他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對當前的局勢進行了一番深入淺出的剖析。隨著老爺子有條不紊地講述,原本心中還存有一絲憂慮的文茵,那顆懸著的心也漸漸地落回了原處。

程老爺子:「好孩子,放心吧,這戰事不出三個月就能結束,你公爹他們就快回來啦,南蠻國內內叿紛爭已近白熾化,這誓必會影響到這邊關戰事,很快就見分曉啦。」

傍晚回到顧府,讓哥倆去長房找姐姐、哥哥玩,文茵來到陳夫人院內,把外公說的講給等候多時的陳夫人、大伯夫妻、二嫂,眾人欣喜不已,陳夫人吩咐道:「老大家的,快去準備準備,老大快去給顧家列祖列宗上香,讓咱們老祖宗保佑你父他們早日凱旋。」

顧淩雲帶著男孩們在祠堂內,陳夫人帶著兒媳在祠堂外,誠心敬意的一番禱告,祈求祖宗們地庇佑。晚飯後,回到自己院中的文茵發現,三房的孩子們都在,長孫家源:「三嬸,我們都是來聽您講故事的,來聽《尋母三千裡》的,……」

文茵講得是義大利文學巨匠亞米契斯edondodeaicis(1846-1908)傳世經典《愛的教育cuore》,這是一段小男孩尋母的旅程,也是一段自我成長的磨練。

文茵是給哥倆當睡前故事講的,要求小哥倆聽了後,不但能完整的複述一遍,還要求哥倆寫讀後劄記,不會的字可以問。小哥倆在長房玩時,給哥哥、姐姐們講起,這才引來孩子們。

文茵:「那好,我繼續講,不過你們都得和齊哥寧哥一樣能複述,寫讀後劄記才行,做不到我可不往下講噢,都寫好了,咱們交給祖母看,評出最佳文章,那可是有獎勵的噢!」

「好,好啊!三嬸(娘),快講,快講。」文茵讓丫鬟上茶,坐下,繪聲繪色,聲情並茂地講了起來,孩子們認真地聽著,隨著故事的情節,或笑或歎息,被故事深深地吸引。

時間過的飛快,文茵:「好,今天就講到這裡,記得寫劄記,都該休息啦!」讓丫鬟嬤嬤們帶好孩子們,送回各院。文茵也洗漱一番後躺下,一夜無夢,香甜一覺到天明。

初三,母子三人又早早起來,給陳夫人請安後,來到劉府過年。吃罷午飯後稍事休息後回府,孩子們把文茵佈置的課業交給陳夫人,陳夫人未嫁時乃大興朝第一才女,看著孩子們的課業深感欣慰,修改品評的極為認真,從庫房中拿出上好的筆墨紙硯答賞孩子們。

顧璿瀅又想起小時最喜歡的連環畫,提議孩子們,聽了故事後,為什麼不根據自己的想象把故事畫下來呢?孩子們一聽群情激奮呐,七人忙湊一起來了個臨時碰頭會,然後一起找到顧家大爺,七嘴八舌的一通說,一通問,最後推舉已在學管庶務的大姐為總管,成立連環畫冊籌備會。

趁著大伯(爹爹)在家,畫將起來,然後交由顧家大爺審核,看著孩子們的畫作,顧家大爺一時技癢,也畫了幾幅,孩子們一看,沒對比就沒有上害,自己這畫技不夠看呐?!

於是,顧家的孩子們非常默契地練字練畫技,又重新畫了裝訂成冊,先在顧家兄妹中傳看,後被來串門走親戚的各府姻親發現,找出了不足,於是顧家孩子們又分彆找各自外家的年長的兄姐前來幫忙,重新規劃一番。

這一下,好嗎!顧、陳、王、婁、劉、程各府的孩子們齊聚一堂,群策群力,還真把這畫冊給整了出來,孩子們又把自己的紅包全拿出來,找書樓印出來,在京城廣為流傳,很是掙了一筆。當然這都是後話啦,這是現在文茵和顧璿瀅怎麼想也想不到的。

這春節就在孩子們的寫寫畫畫中一天天滑過,轉眼間就到了正月十五,這邊關戰事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京城裡家家戶戶,幾乎全家出動,觀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舞彩獅;走百病,迎紫姑。太後、皇上、皇後等也出宮與民同樂,共賞花燈。

文茵看著這街頭巷尾大大小小,型式各異的花燈,想起「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還有「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鬨兒童。」顧璿瀅低聲吟唱:「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沒想到被那耳尖的文人聽到,忙到旁邊店鋪借來紙筆,寫下來,廣為傳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