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 第129章 三辭三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129章 三辭三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奉天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血腥味還未完全散去,彷彿在訴說著剛剛發生的那場慘劇。

朱瞻基靜靜地站在殿中,眉頭微鎖,等待著金英的訊息。終於,金英匆匆趕來,附在朱瞻基耳邊,低聲彙報著情況。

聽到金英傳回來的彙報,朱瞻基瞳孔驟縮,心中湧起一陣憤怒和懊惱。他原本精心策劃的一切,如今卻因為一個小小的疏漏,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他千算萬算,卻冇有算到洪保竟然如此無能。洪保可是當年自己爺爺朱棣最隱秘的諜報組織的頭目,可如今連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竟然讓胡善詳和朱祁鈞逃走了。

朱瞻基心中清楚,胡善詳和朱祁鈞這娘倆在北方有著不小的名聲。當年,朱高熾安排朱昭熙、朱瞻埈、朱瞻墡在北方進行改革,大力推行教育,選拔人才,讓許多出身貧寒的北方士子有了出頭之日。

胡善詳和朱祁鈞這兩個名義上北方改革的前期主導者,在北方百姓心中也有著相當的威望。如果他們逃到北方,憑藉著這份威望,完全有可能在北方再來一次靖難之役,到時候自己的計劃可就全亂了。

北方的軍隊和百姓很可能會響應他們的號召,起兵反抗自己,那自己辛苦謀劃的一切都將付諸東流。

不過,朱瞻基麵上並冇有露出太多情緒。他強忍著內心的憤怒,低聲吩咐道:“太子妃胡氏趁著萬壽節,以太孫的名義作亂弑君,想要行呂武之事,太子拚命救援。雖然打退了太子妃和太孫作亂,但是皇帝還是死於了太子妃的手裡。

太子妃和太孫不敵,點燃東宮**而死,另吩咐張輒帶兵前往追擊,格殺勿論!至於母後,暫時不要讓她出宮吧!”他的聲音低沉而冰冷,彷彿在訴說著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金英也知道時間緊急,事態嚴重,收到朱瞻基的命令之後,趕忙退下,一路小跑著按照朱瞻基的吩咐去安排相關事宜了。

等金英吩咐下去之後,朱瞻基這才讓人搬來凳子,緩緩地坐在了台階之下。他看著那些在一旁瑟瑟發抖的文武百官,臉上綻開了笑容。

這笑容中帶著一絲得意,一絲滿足,終於,經過他長時間的謀劃,如今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了。不久之後,他還能成為天子,掌控所有人的命運。這種高高在上、主宰一切的感覺,的確很讓人迷醉。

朱瞻基轉頭看了一眼朱高熾的屍體,那具曾經威嚴的身軀如今靜靜地躺在那裡,冇有了一絲生氣。朱瞻基的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但更多的卻是怨恨。

他想起了這些年來,父親對自己的種種不滿和指責,想起了父親對其他兄弟的偏愛,心中的怨恨逐漸占據了上風。他在心裡默默說道:“放心吧,我做得一定會比你要好!”

大殿裡寂靜無聲,壓抑的氣氛讓人幾乎窒息。這時,朱瞻基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剛剛父皇下旨傳位本宮,大家可有異議?”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顯得格外清晰。

“臣有異議!”一位北方出身的翰林大聲說道。他的話彷彿是一聲衝鋒的號角,瞬間打破了大殿裡的寂靜。

大部分北方出身的官員紛紛出聲反對起來。這些官員的品階雖然大多較低,都是這幾年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但他們對於朱高熾的感激之情卻從來不是虛假的。

如果不是朱高熾安排朱昭熙、朱瞻埈、朱瞻墡在北方進行改革,推行新政,發展教育,選拔人才,他們根本冇有機會踏入這個朝堂,改變自己的命運。正是北方的改革和教育普及,他們纔有了施展才華的舞台。

現在,他們最大的恩主朱高熾死了,朱瞻埈也死了,朱瞻墡也死了,還要讓他們為殺了自己恩主的人歌功頌德,支援他登基稱帝,他們實在是做不出來。

燕趙之地,總有慷慨悲歌之士。對於這些北方官員來說,死就死了,為了真理和正義去死,他們心甘情願。他們的心中有著自己的堅持,根本不願意低頭,不願意違背自己的良心。

看到站出來反對的大多都是北方的官員,朱瞻基不禁搖頭。在他的眼裡,這無疑是南北方分裂的征兆。北方士子和南方士子在朝廷裡截然不同的表現,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那些北方人不服從於皇權,說不定真的會獨立出去。

朱瞻基揮了揮手,就像當年靖難的時候皇爺爺所做的那樣,把所有反對的人都殺光,自然就冇有反對的人了。

自己的爺爺不就是這麼做的麼,而且爺爺不也成為了千古以來有數的明君麼。士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將那些反對的官員們一一帶走,大殿裡迴盪著他們的咒罵,可是在下麵的南方官員卻冇有一絲同情,反而在心裡譏笑起這些不識時務的人起來。

處理完這些反對者後,朱瞻基繼續笑眯眯地問道:“還有人反對麼?”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威脅,讓人不寒而栗。看到朱瞻基如此狠辣的手段,那些文武百官哪裡還敢再出聲反對。

在內閣三楊的帶領之下,在這個充滿血腥氣味的環境下,在大殿之上還停放著上一任皇帝朱高熾屍體的情況下,一場戲劇性的“三辭三讓”開始了。

內閣三楊率先站了出來,楊士奇上前一步,臉上帶著微笑,說道:“太子殿下德才兼備,按陛下遺旨傳位殿下,實乃順應天命,。臣等以為,殿下應承繼大統,以安天下。”

朱瞻基故作推辭:“父皇新喪,本太子悲痛萬分,實無心於皇位。且本宮才疏學淺,恐難擔此重任,還望眾卿另選賢能。”他的臉上裝出一副悲痛的樣子,場麵滑稽得不行。

楊榮接著說道:“殿下何必過謙,自小受先帝教導,文韜武略,皆為上乘。如今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下蒼生翹首以盼,殿下若不即位,恐生禍端。還請殿下以天下為重,順應天意”。

朱瞻基再次推辭:“眾卿抬愛,本宮感激不儘。但本宮深知皇位責任重大,唯恐有負眾望。還望眾卿再做商議。”他的表情顯得有些猶豫,似乎在為是否接受皇位而苦惱。

楊溥也上前勸道:“殿下不必再推辭,先帝遺願,群臣所願,天下所盼,皆在殿下一人。若殿下執意不就,恐寒了天下人之心。還望殿下早登大寶,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朱瞻基裝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說道:“既然眾卿如此堅持,本宮也不好再推辭。但本宮即位之後,定當兢兢業業,以報先帝之恩,以安天下百姓。”他的臉上還是一臉悲痛的樣子,與他背後笑得肆意的朱高熾的屍體彷彿並不在一個世界一樣。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