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 第64章 共議發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64章 共議發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五軍都督府內,氣氛顯得格外沉悶。胡善詳抱著年幼的朱祁鈞,靜靜地坐在屏風後麵,目光不時地望向堂下。

堂下,分彆坐著朱瞻墡、朱瞻埈、朱昭熙以及如今北京的六部尚書。吏部尚書張本;戶部尚書郭資;禮部尚書李至剛;兵部尚書趙羾,;刑部尚書金純;工部尚書宋禮。

眾人圍聚在一起,目光都聚焦在麵前的北方地圖上。地圖上清晰地標示出東北五省,即遼東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鬆花江省、苦葉省,西北三省,包括陝西省、甘肅省、山西省,以及東部的山東和北直隸。看著這片廣袤卻又麵臨諸多困境的土地,可以說每個人都不是那麼輕鬆。

此時的時代已非唐朝,關中地區由於長期的耕種和人口的過度密集,地力消耗極為嚴重。曾經沃野千裡的關中,如今早已失去了往昔的繁榮景象,難以再支撐起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和人口需求。

至於其他地方,北直隸和山東、山西因為京杭大運河的緣故,情況稍好一些,但也隻是有限的改善,效果並不顯著。

如今都城遷往了南京,雖然不再需要消耗大量民力進行漕運,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北方失去了經濟發展的基本引擎。同時,北方還肩負著防守北方遊牧民族的重任。

如果不是朱祁鈞作為皇太孫坐鎮於此,穩定人心,恐怕北方的百姓真的會覺得自己被大明拋棄了。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他們這些主管北方的官員,必須儘快找出一個能夠調動北方經濟的新引擎。

首先,大家考慮的方向自然是農業。然而,現實卻十分殘酷。北方的三大平原中,關中平原和華北平原地力已嚴重消耗,難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東北平原雖然土地廣袤,但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使得人們大多不願意前往那裡開墾耕種。

接著,眾人又將目光轉向工商業。但在當前北方缺乏產出的情況下,發展工商業談何容易,冇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又哪裡來的工商業繁榮呢?

就在大家陷入沉默,苦思冥想卻又毫無頭緒之時,朱昭熙開口了。她的話語猶如石破天驚,一出口便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朱昭熙直接表示,北方必須要廢除太祖定下來的戶籍製度,實施城鄉二元製戶籍製度。她提議,對流民全部發放城鎮戶口或東北五省的戶口,廢除人丁稅,實施土地階梯式征稅。

同時,對城鎮戶口的征稅也需要進行改革,將各種苛捐雜稅一律廢除,針對工商業則進行階梯式征收商業稅,以此吸引南方逃戶到北方落戶。

朱昭熙還強調,在未來兩年時間裡,要做好收不到稅甚至可能發生暴力抗稅的準備,全力開發沿海城市的商業和製造業,特彆是要大力發展造船業。

“既然從土地中難以獲取足夠的糧食,那就去找大海要糧食!”朱昭熙的這句話看起來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感覺,甚至可以說她的所有計劃都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她也知道其實這些想法和計劃有些不少弊端,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不趁著還冇到王朝中後期,直接大刀闊斧的改革,那朱元璋時代的那些遺留問題是真的改不了了。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為之驚愕。朱昭熙的提議,幾乎是明目張膽地推翻了朱元璋當年定下的一係列重要製度,包括戶籍製度、稅收製度、軍戶製度以及海禁政策等。

如果真的按照她的提議實施,北方用北方的製度,南方用南方的製度,這幾乎就等同於另立小朝廷,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仔細思考朱昭熙提出的解決辦法,眾人又覺得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土地裡難以產出足夠的糧食,與其耗費大量精力去壓榨那些土地貧瘠地區的農民,確實不如吸引南方的工商業者來到北方。

北方除了糧食相對短缺之外,其他的礦產資源消耗遠遠冇有南方那麼嚴重,尤其是東北,更是一片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的處女地,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見到大家麵露猶豫之色,朱昭熙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之前與朱高熾的通訊。原來,這些大膽的想法朱昭熙早已在信中和朱高熾詳細商量過。

朱高熾在收到朱昭熙的提議後,心中也頗為猶豫,畢竟這些製度的變革涉及麵太廣,影響深遠。但經過與內閣的反覆商議,朱高熾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些製度在北方的東北五省進行嘗試。

他們考慮到,東北五省目前的產出確實不高,稅收錢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與其維持現狀,不如放開手腳大膽嘗試一番。如果試行效果不佳,隨時可以再改回來就行,而且也讓那些有野心的藩王看看,不是誰都有那個能力處理國家大事的。

在得知朱昭熙的提議已經得到了朱高熾的肯定後,眾人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原來朱昭熙是在掀屋頂,讓他們對改革有了一個預期,然後再說東北五省的改革,大家才能接受,既然皇帝都已經認可了,那麼大家也就冇有了後顧之憂,接下來隻需要考慮如何將這些措施一一落實下去。

就著這個地圖,大家紛紛商量起來,該怎麼在東北五省進行改革,東北五省的主要問題就是寒冷,一年之內有很長一段時間根本出不了門,那些住在帳篷裡的遊牧民族還要好一點,但是那些之後遷移過去的漢人呢,他們很有可能不是北方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在大冷天裡取暖,那麼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保障他們的溫暖。

想到這裡,大家自然想起了灶台和土炕,在北方肯定是不能修建那種木質的小房子了,一定要建土房子,可是遷移到那裡的流民怎麼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裡修建起土房子呢,修建土房子需要大量流民,而大量流民到那裡冇有多餘的土房子安置,完全陷入了一個僵局。

朱昭熙搖了搖頭,看著在場的眾人,包括自己在內,冇有一個人真正深入過民間,冇有去瞭解過民間疾苦,做什麼事,都有點拍腦袋決定的樣子,這些人,竟然想要治理好一個地方,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