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41章 查抄2500萬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41章 查抄2500萬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捷報快馬加鞭,一路揚塵,火速傳至京城。

彼時,弘曆正於殿內批閱奏摺,眉頭緊鎖,對東北局勢的憂慮仍未消散。

當太監李玉雙手高舉捷報,高呼“東北大捷”時,弘曆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期待。

弘曆一把奪過捷報,快速瀏覽起來。

當看到傅恒率領第一師奮勇作戰,一舉擊殺叛軍一萬兩千人,俘虜三萬多人時,他不禁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讚賞。

而看到查抄出白銀2500萬兩這一數字時,弘曆的臉色驟變,大聲罵道:“這些叛軍將領,竟如此貪婪無度!

國家待他們不薄,他們卻為一己私慾,在東北燒殺搶掠、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至此地步,實在是罪大惡極!”

但很快,弘曆的情緒又轉為欣慰,忍不住大笑道:“好!好一個傅恒!”這爽朗的笑聲在養心殿內久久回蕩,一掃多日來籠罩在這裡的陰霾。

弘曆即刻傳旨,命人宣鄂爾泰、張廷玉等軍機大臣進宮。

待眾人到齊,弘曆將捷報遞給他們傳閱,興奮地說:“諸位愛卿,東北之亂已平,新政推行再無障礙。

此乃我大清之幸,國家之福!”

鄂爾泰接過捷報,看罷,拱手稱讚:“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傅恒將軍不負聖望,此次大捷不僅平定叛亂,還充實了國庫,實乃大功一件。”

張廷玉也滿臉笑意,說道:“陛下聖明,決策果斷,才使得改革之路得以繼續。

這東北軍製改革成功在望,國家未來必將更加昌盛。”

弘曆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誌在必得的光芒,接著說道:“東北既定,此乃推行新政之絕佳時機。

鄂爾泰,朕命你親自挑選軍中乾練之才,星夜兼程趕赴東北,務必深入東北各地,對當地軍事力量進行整編。

張廷玉,你協助傅恒安撫東北百姓,重建秩序,務必將新政穩穩落地。”

眾人領命。弘曆神色一凜,又補充道:“東北局勢驟變,蒙古各部想必也在觀望。

著人密切關注蒙古各部動靜,以免有人趁機生亂,勾結殘餘勢力,一旦有風吹草動,即刻上報。”

盛京之戰後,吉林、黑龍江等地殘餘勢力因主將兵敗,嚇得魂飛魄散。

接下來的一個月,傅恒馬不停蹄,率領第一師清剿殘敵。

麵對敢於反抗的叛軍,第一師用先進槍炮發起猛攻,火槍齊射,炮聲隆隆,敵人陣地被炸得稀巴爛。

1737年十月底,東北殘餘勢力被徹底肅清。

張廷玉奉旨抵達東北後,迅速推進恢複工作。他深入民間慰問百姓,組織修複受損建築,讓百姓安心生活。

警察局、反貪局、中華社等政府機構相繼恢複,社會秩序逐漸恢複穩定。

鄂爾泰抵達東北後,馬不停蹄地投身於部隊整編工作。

鄂爾泰親自挑選經驗老到、心思縝密的審訊官員,對叛軍展開逐一甄彆審訊。

對於那些被脅迫參與叛亂、罪行較輕且真心悔過的士兵,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而叛亂的核心骨乾,以及犯下嚴重罪行、死性不改之人,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在篩選士兵時,鄂爾泰設立了嚴苛標準。要求參與整編的士兵身體素質必須過硬,得通過負重長跑、器械操作等體能測試。

同時,格外重視品行考察,通過詢問當地百姓、瞭解過往行為,確保入選士兵忠誠可靠、紀律性強。

除了從現有軍隊和叛軍俘虜中篩選,鄂爾泰還把目光投向民間,發布招募告示,鼓勵東北當地青壯年踴躍參軍。

每天都有大量熱血青年前來報名,鄂爾泰安排專人仔細調查報名者背景,排除有不良記錄或與叛亂勢力關聯密切之人。

經過層層篩選,一批身體素質出色、心懷報國之誌的民間青年脫穎而出。

為強化部隊的思想建設和組織管理,鄂爾泰還從第一軍抽調了一批忠誠可靠的政委。

這些政委通過定期組織學習和談心談話,幫助士兵們深刻理解軍隊的使命和新政的意義,同時不斷強化他們對皇帝的忠誠。

通過思想教育和日常溝通,政委們讓士兵們認識到,忠於皇帝就是忠於國家,服從朝廷就是維護邊疆穩定。

這種教育有效提升了士兵的忠誠度和使命感,增強了部隊的凝聚力。

到十一月底,順利將盛京將軍轄區、吉林將軍轄區與黑龍江將軍轄區的軍事力量整編成第25-30師,成為大清第五集團軍,弘曆任命玉保為軍長。

聽聞朝廷迅速平定東北叛亂,蒙古各部反應各異。

漠南蒙古中,科爾沁部因與清廷聯姻,深知朝廷實力,決定維持現狀,加強和朝廷的友好往來,鞏固自身地位。

喀喇沁部則保持謹慎,一邊加強與內地的貿易,一邊鞏固軍事防禦,避免捲入紛爭。

漠北蒙古的土謝圖汗部,在宗教領袖的建議下,繼續接受清朝管理,加強與庫倫辦事大臣的溝通,整頓內部事務。

車臣汗部繼續遵循清朝外交政策,加強邊境防禦,防止沙俄滲透,同時與周邊部落互通訊息。

漠西蒙古部分部落蠢蠢欲動,但因實力不足,不敢輕舉妄動,隻能繼續蟄伏。

過去一年,西北局勢顯著緩和,弘曆敏銳抓住時機,趁朝廷威勢正盛,果斷推動陝甘改革。

十二月初,弘曆下令駐守雲貴地區第四軍第19-21師、駐守在黃河兩岸第二軍第7-9師奔赴西北前線輪換。

剛從東北迴來的鄂爾泰來不及休息,便馬不停蹄地趕赴陝甘地區。

抵達後,迅速組建軍製整編專班團隊,從京城第一軍抽調資深教官,為新編部隊帶來前沿的訓練方法。同時,精心挑選政治覺悟高、忠誠可靠的政委,他們將承擔起新編部隊思想建設的重任。

在整編過程中,鄂爾泰首先對輪換下來的士兵進行全麵評估,按照身體素質、軍事技能、戰鬥經驗等維度進行分類。

依據新式軍製,將他們重新編排成六個師,確保每個師的人員結構合理、戰鬥力均衡。

訓練工作同步展開,教官們針對士兵特點,製定個性化訓練方案。體能訓練上,通過長跑、負重行軍等專案,提升士兵耐力與力量。

武器實操訓練中,從冷兵器到新式火槍、火炮,讓士兵熟練掌握各類武器使用技巧。戰術訓練模擬西北常見的山地、荒漠作戰場景,培養士兵團隊協作與靈活應變能力。

政委們則深入士兵群體,定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講述王朝曆史、皇帝的功績與期望,激發士兵的榮譽感與使命感,讓忠誠於皇帝、保衛國家的信念深深紮根在每一位士兵心中。

在鄂爾泰的嚴格把控與精心安排下,各項工作緊張有序推進。

到十二月底,西北兩路軍和地方綠營順利整編為第31-36師,大清第六集團軍正式成立,弘曆任命嶽鐘琪擔任軍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