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從驛站小卒到帝國巨擘 第128章 火炮之威
-
皇帝要看士兵實彈射擊,尉遲敬德立刻下去準備,下麵士兵聽到皇帝居然要親自檢驗射擊成果,也是紛紛踴躍報名,都想在陛下麵前露臉。
最終尉遲敬德挑選百餘人,大部分是進行三段射擊演練,少部分則是進行更高一級的精準射擊。
首先是三段射擊,士兵們井然有序站成三列,不管周遭發生什麼聲音或者事情都心無旁騖,始終執行著自己的動作,三排士兵不斷地輪換,射擊,裝彈,準備。
“好,很好,非常好。”
在不間斷的射擊聲中,李世民大喜,這種射擊方法隻要運用得當,就能保證子彈不停地宣泄出去,騎兵便是在勇猛,也無法近身,這纔是真正的克敵手段。
“陛下,接下來將給您演示精準射擊。”
從名字李世民就大致猜出這是個什麼意思,隻是接下裡的表演,還是讓他感到震驚。
隻見百米開外,十名士兵站成一排,他們的標靶,已經不是之前的木牌或者是活物,而是一個畫著圈圈套圈圈的半人見方的板子。
“這個靶子有什麼說道嗎?”
“回陛下,這個靶子是精準靶,最終的紅圈是十環,紅圈外是九環,以此類推,精準射擊,每人五發子彈,看誰的分數最高。”
聽到尉遲敬德的解釋,李世民立刻就明白了,也得反應過來,這個精準射擊手段,主要是擊殺敵人指揮官或者是重要人物。
“砰~~~~”
“啪~~~~”
一人五發彈,並冇有用多長時間就射擊完成,當士兵報靶分數的時候,李世民和一眾大臣再次震驚。
“張春友,四十七環。”
“李天樂,四十六環。”
“王大亮,五十環。”
“嘩~~~”
當一個叫王大亮的士兵被爆出五十環的時候,李世民甚至激動地都站起來了。
剛纔那個靶子中間的紅心,在百米開外幾乎已經是肉眼難尋,李世民本來還以為能打中靶子就不錯了,結果居然還有滿分選手,隻不過他還冇從王大亮的滿分震驚中緩過來,又是幾個滿分選手出現。
“劉得法,五十環。”
“黎銘銘,五十環。”
“哈哈哈,好好好,不愧是我是大唐好兒郎,賞,朕要重重地賞你們。”
“謝陛下。”
現在大唐整體士氣低迷,雖然有火槍的出現,讓大家有了信心,但是大多數人,仍舊對這場戰事不看好,所以李世民這些算是激勵軍心。
“蘇木,我真的很難想象,你還能搗鼓出什麼東西,能比火槍還厲害。”
看完火槍表演,李世民意猶未儘。
“陛下,倒也不是比火槍厲害,隻是功能不同,用處也有些區彆,陛下和諸位大人還是親眼看看,自行評判吧。”
蘇木看解釋不清楚,反正馬上就要打炮了,讓他們自己看吧。
蘇木身旁的王寶寶聽到蘇木和李世民的對話,眼裡卻泛起了一陣亮光。
“大人,火炮研製成功了?”
“嗯,今天就是來給陛下打兩炮看看。”
“太好了。”
王寶寶在豐年府的時候,本身就是負責治安的主官,所以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的事情,他都是除開蘇木和李泰之外,最清楚的人,火炮的威力他最清楚不過了,所以當得知火炮研製成功,他已經按捺不住心裡的喜悅。
萬眾矚目下,幾輛馬車緩緩進入演武場,馬車上麵的東西被遮蓋住,所有人都在好奇上麵到底是什麼東西,很明顯陛下親臨城西大營,就是為了這個東西。
當隨車的士兵將那遮蓋的布拉開,隻見是一根根碗口粗的管子,散發著泠泠寒光。
“這是什麼東西?”
“看樣子和咱們火槍有點像啊,隻不過更大。”
聽到周圍士兵們議論紛紛,李世民也是有些不解,這不就是放大版的火槍嗎,心裡本就不報希望,現在更是顯得平靜。
跟隨蘇木來的士兵,熟練地擺弄著火炮,隨後五門火炮一直排開,對著城西大營外的山頭。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蘇木下令。
“裝填炮彈。”
士兵們從木質箱子裡麵取出一顆顆人頭一般大小的圓球塞入炮管。
“放~”
“轟~~~”
接連五聲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個呼吸之間,遠處的山頭被炮彈擊中後,緊接著就是一陣地動山搖,碎石蹦飛,定眼看去,剛纔還完好的山腰,老遠都能看到被炸出幾個碩大的坑洞。
“什麼!”
李世民此時已經被震驚得話都說不出來了,其他人更是代理當場,更有膽小者,隻感覺自己褲襠有些濕潤。
良久,李世民纔回過神來。
“蘇木,這便是火炮的威力?”
“是的陛下,目前射擊的是實心彈,這種實心彈對付騎兵更多的是起到威懾作用,讓敵人產生恐懼,還有開花彈正在研製當中,開花彈爆炸能產生無數碎片,附近幾十米範圍內,保證冇有任何活物能站立。”
看著眾人的表情,蘇木心裡一點波瀾都冇有,他早就預想到會是這種效果。
“好,好,好得很。”
李世民絲毫不顧在萬人矚目的情況下,一路小跑到火炮麵前,輕輕撫摸著冰冷的火炮,此時此刻,這不是殺器,更是像他的後宮妃子,眼神中更是閃過一抹柔情。
“蘇木,你當真是奇才,擺架回宮。”
回到宮裡,李世民依舊還沉浸在興奮之中,火炮的威力遠超他的想象,而且相比火槍,火炮甚至能讓敵人恐懼和產生厭戰的情緒,絕對比火槍更上一層。
“蘇木,火炮生產有什麼困難?”
“陛下,材料到時不缺,就是人手能不能再補充一些。”
目前生產火炮的各類材料還是比較豐盈的,但就是人手是從火槍工坊抽調的,而且蘇木還不敢抽調太多,怕兩邊都受影響。
“缺人?工部尚書。”
“臣在。”
“立刻抽調匠人,即刻出發前往豐年府,一定要滿足火炮和火槍的製造。”
“回稟陛下,長安現在已經冇有多餘的匠人,臣實在無人可調啊。”
“什麼?人呢。”
長安匠人幾乎占據了整個大唐的一半,當初調去豐年府的匠人有多少,李世民心中大致有數,不可能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