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盜筆,開局劍仙隊友 第337章 起靈入隊
湖麵彷彿被一隻無形巨手攪動,原本平靜如鏡的湖水開始劇烈旋轉。以古樓原址為中心,一個直徑超過百米的巨大漩渦逐漸形成,吞噬著周圍的一切。水流聲如雷鳴般轟響,夾雜著木材斷裂和石塊碰撞的刺耳噪音。
“我的天...這簡直像世界末日!”何甜甜捂住嘴,眼睛瞪得圓圓的。她下意識後退幾步,腳下鬆軟的泥土留下深深的腳印。
吳邪扶住她的肩膀,聲音低沉:“根據流體力學原理,這種規模的漩渦通常是由於地下空腔突然塌陷造成的。還記得2010年危地馬拉城的天坑事件嗎?那個直徑20米、深30米的巨坑就是在類似條件下形成的。”
漩渦中心的水流速度越來越快,形成一道深不見底的黑色水洞。古樓的殘骸被無情地捲入其中,那些精心雕琢的石柱、壁畫碎片在激流中翻滾,最終消失在水下深淵。
孫雪快速取出相機記錄這一罕見的地質現象:“太不可思議了!這種規模的湖麵塌陷在自然界極為罕見。我查過資料,類似現象隻在1892年蘇格蘭的尼斯湖和2004年日本琵琶湖被記錄過,但規模都遠不及這個。”
龍淵神情嚴肅地觀察著漩渦的演變:“這證明古樓的地下結構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你們注意看漩渦的旋轉方向——逆時針,這說明地下的排水係統可能連線著某條地下河。”
張起靈始終靜立在一旁,目光如炬地盯著漩渦中心。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空中劃動著,彷彿在計算著什麼。突然,他開口:“漩渦正在加速,退到更高處。”
眾人聞言急忙向後退去,剛撤離到一處小丘上,就聽見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湖中心猛地向下塌陷,形成一個巨大的漏鬥狀凹陷,周圍的水流以更快的速度湧入。空氣中彌漫著水汽和泥土的腥味。
“好險!”王胖子擦著額頭的冷汗,“要是再晚一會兒,咱們說不定就被吸進去了。”
龍淵走到張起靈身邊,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洪亮而真誠:“兄弟,這次真是多虧了你!在古樓裡要不是你及時發現主梁斷裂的征兆,我們可能都要葬身在那下麵了。”
張起靈微微頷首,目光依然鎖定在逐漸平息的湖麵上:“古樓的結構早就超出負荷。那些青銅支柱的腐蝕程度,表明它至少經曆了三次以上的大地震。”
“說起這個,”吳邪插話道,“我記得在2016年的一次考古研討會上,有位專家提到過,中國古代建築往往會在關鍵部位設定‘預警結構’。起靈,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跡象?”
張起靈簡短回應:“東南角的承重牆,裂縫寬度在十分鐘內增加了三毫米。”
葉天聞言露出欽佩的神色:“這種細微變化都能注意到?起靈,你的觀察力確實非凡。”他走到張起靈麵前,神情變得鄭重:“我和團隊認真討論過,尋找青銅門的路上,我們極其需要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你願意正式加入我們嗎?”
何甜甜忍不住插話:“是啊起靈!想想看,我們已經有頂尖的裝置專家葉天,”她指向正在整理儀器的葉天,“還有經驗豐富的領隊龍淵,”龍淵挺直腰板,露出自豪的笑容,“再加上我和孫雪的資料分析能力,吳邪的文獻研究功底,胖子的野外生存經驗——要是再有你的加入,那簡直是完美組合!”
孫雪點頭補充:“根據我們掌握的線索,青銅門可能關係到一個失落的古代文明。1987年,一支中美聯合考古隊在塔克拉瑪乾沙漠發現了一處遺址,其中的壁畫就描繪了類似的青銅結構。可惜當時條件有限,研究被迫中斷。”
張起靈沉默著,目光從團隊成員臉上一一掃過。湖風拂動他額前的發絲,那雙總是波瀾不驚的眼睛裡似乎閃過一絲波動。
龍淵見狀,語氣更加誠懇:“起靈,我理解你的顧慮。但你要知道,我們不是一般的探險隊。我們有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正式授權,還有三個大學的學術支援。上個月我們剛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專項資助,專門用於研究青銅時代的超常規技術。”
葉天開啟隨身電腦,調出一組資料:“看看這個——通過對已發現的青銅器樣本進行碳14測定,我們確定它們來自公元前1600年左右,正好是二裡頭文化時期。但令人困惑的是,它們的鑄造工藝明顯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技術水平。”
吳邪接過話頭:“更奇怪的是,這些青銅器的分佈呈現出一個明顯的指向性——全部指向昆侖山脈。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山海經》中關於‘昆侖虛’的記載。”
張起靈終於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我研究青銅文明已經十二年。”他停頓片刻,彷彿在回憶什麼,“2009年,我在川西一處崖墓中發現過類似的紋飾。那些圖案...與你們照片中的青銅門浮雕幾乎一致。”
何甜甜興奮地抓住孫雪的手臂:“你看!我就說起靈一定會感興趣的!”
王胖子咧嘴笑道:“這麼說你答應了?太好了!今晚我請客,咱們好好慶祝一下!”
張起靈輕輕搖頭:“不必慶祝。”他看向葉天和龍淵,“我加入。但有幾個條件。”
龍淵立即回應:“你說!”
“第一,所有發現必須優先保證學術價值,不得私自藏匿文物。”張起靈的語氣不容置疑。
葉天點頭:“這是自然。我們的團隊準則第一條就是‘考古為重’。”
“第二,遇到危險時,我的判斷具有最高優先權。”
龍淵與葉天交換了一個眼神,鄭重承諾:“以你在古樓中展現的能力,我們完全信任你的判斷。”
“第三,”張起靈的目光變得深遠,“如果找到青銅門,開啟方法必須由我決定。”
一陣短暫的沉默後,葉天緩緩點頭:“可以。但我們需要全程記錄研究過程。”
張起靈微微頷首,算是同意了。
“太好了!”龍淵大笑著再次摟住張起靈的肩膀,“有你在,咱們團隊真是如虎添翼啊!想想看,上次在雲南那個洞穴裡,要是有你在,我們也不至於迷路三天。”
王胖子搓著手興奮地說:“起靈你是不知道,老龍這家夥平時可嚴肅了,能讓他這麼開心可不容易!”
何甜甜俏皮地行了個禮:“歡迎加入‘尋銅小隊’,張起靈同誌!”
孫雪微笑著遞過一個筆記本:“這是我們目前整理的所有資料,包括曆次考察的詳細記錄。最後幾頁是幾位專家對青銅門功能的推測,很有意思。”
張起靈接過筆記本,快速翻閱著。突然,他的手指停在某一頁上:“這個推測有問題。”
葉天湊過來:“你說的是李教授關於青銅門能源係統的假設?”
“嗯。”張起靈指向圖紙上的一個結構,“這個傳導設計違背了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鑄造規律。根據我在湖北盤龍城遺址的發現,當時的工匠更傾向於使用環形迴路。”
吳邪恍然大悟:“所以你認為青銅門可能不是單純的能量接收裝置,而是...”
“轉換器。”張起靈簡潔地總結,“把某種能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龍淵興奮地拍手:“看看!這就是專業!我們糾結了幾個月的問題,你一眼就看出了關鍵。”
此時,湖麵已基本恢複平靜,隻餘些許漣漪在夕陽下閃爍。遠處的昆侖山脈輪廓在暮色中顯得更加清晰神秘。
葉天看了看時間:“既然起靈已經加入,我們需要重新規劃行程。根據氣象預報,昆侖山區未來一週都是好天氣,但半個月後會有強降雪。我們必須抓緊時間。”
張起靈望向西方:“死亡穀的地形我熟悉。2008年地震後,那裡的地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需要更新地圖。”
“這個交給我!”何甜甜舉起手,“我認識地理研究所的朋友,可以弄到最新的衛星遙感圖。”
孫雪補充道:“我還聯係了一位熟悉當地環境的藏族向導。他父親曾經是八十年代那支失蹤勘探隊的成員,對死亡穀的瞭解比任何人都深。”
龍淵環視團隊,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那麼,就這麼定了!明天開始準備,後天一早出發。起靈,你需要什麼特殊裝備儘管說。”
張起靈思考片刻:“我需要一套高精度地震監測儀。死亡穀的岩層結構特殊,普通裝置可能會失靈。”
“沒問題!”葉天立即在平板電腦上記錄,“研究所剛好新進了一批德國產的地震儀,精度可以達到0.1級。”
王胖子數著手指:“那我得再多準備些乾糧。聽說死亡穀裡連隻兔子都難找,咱們得做好萬全準備。”
吳邪笑道:“彆忘了帶足燃料。高原上生火可不容易。”
夕陽完全沉入地平線,第一顆星星在天際閃爍。團隊成員們圍坐在一起,詳細討論著行進路線和物資清單。張起靈雖然話不多,但每次開口都能切中要害。
看著這群剛剛並肩經曆生死、現在又因共同目標而團結一心的夥伴,張起靈向來冷峻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一絲幾不可察的笑意。
龍淵注意到這個細節,會心一笑,低聲對葉天說:“看來我們找到了最後一塊拚圖。”
葉天點頭,目光堅定:“有了起靈的加入,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解開青銅門之謎。”
遠方的昆侖山靜靜矗立,彷彿在等待著這群勇敢的探索者前去揭開它守護千年的秘密。湖麵最後的漣漪也終於平息,隻有夜風中隱約傳來的團隊成員們的討論聲,預示著一段全新冒險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