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盜筆,開局劍仙隊友 第350章 昆侖神宮與鳳凰膽
黎明前的昆侖山脈籠罩在一片深藍色的薄霧中,萬籟俱寂,唯有遠處偶爾傳來的雪崩聲打破這片死寂。我們三人在木屋中徹夜未眠,各自做著最後的準備。
這是最新型號的衛星通訊裝置。龍淵將一個銀色的金屬箱放在桌上,開啟後露出裡麵精密的儀器,采用了量子加密技術,即使在強磁場乾擾下也能保持通訊。不過...他頓了頓,神色凝重,根據昨天的測試,在目標區域附近,訊號仍然會受到影響。
我仔細檢查著裝備清單,突然想起一個重要的問題:關於鳳凰膽的具體形態,古籍中可有更詳細的記載?我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不同朝代的文獻對它的描述差異很大。
張起靈正在擦拭他的古劍,聞言抬頭:族中典籍記載,鳳凰膽外形似玉非玉,通體赤紅,在黑暗中會發出柔和的光芒。但它最特彆之處在於...他稍作停頓,據說它會根據持有者的心境改變溫度。商周時期的那位方士鳳鳴子在手劄中寫道:得見此物,如見本心
這讓我想起在牛津大學圖書館看到的一份手稿。我一邊整理登山包一邊說,那是19世紀一位英國探險家的日記,記載他在西藏一座寺廟中見到過類似的聖物。那位活佛告訴他,這件聖物來自昆侖,隻有在天地異變時才會顯現真正的力量。
龍淵插話道:說到天地異變,我剛剛收到nasa的最新資料。他開啟平板電腦,地球磁場的衰減速度比預期快了23%。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各地都開始出現異常現象:撒哈拉沙漠下起了雪,亞馬遜雨林的部分割槽域一夜之間枯萎,就連深海探測器也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異常的能量波動。
就在這時,屋外傳來汽車引擎聲。龍淵站起身:是補給隊到了。
我們走出木屋,隻見三輛改裝過的越野車停在空地上,車上跳下幾個穿著迷彩服的人。為首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他向龍淵敬了個禮:龍隊,你要的裝備都到了。另外,總部剛剛傳來緊急訊息。
龍淵接過對方遞來的檔案袋,快速瀏覽後臉色變得更加凝重: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糟。就在六小時前,全球有十七座火山同時出現活動跡象,其中包括五座休眠火山。地質專家認為這不是巧合。
我接過檔案翻閱,上麵的資料令人觸目驚心。這讓我想起《尚書·堯典》中記載的遠古洪水時期的天象,百川沸騰,山塚崒崩。難道曆史正在重演?
張起靈靜靜地看著遠方的雪山,突然開口:時間不多了。我感覺到山中的氣息正在改變。
我們開始清點裝備。除了常規的登山裝置外,還有不少特殊裝備:能夠抵禦零下60度低溫的防護服、自帶氧氣迴圈係統的麵罩、特製的高能壓縮食品,甚至還有幾件我從未見過的儀器。
這些是...我指著一個造型奇特的金屬箱問道。
聲波探測儀。龍淵解釋道,能夠探測到普通儀器無法發現的空腔結構。還記得1993年蘇聯人在昆侖山探測到的異常能量源嗎?我們用這個或許能找到入口。
張起靈拿起一個形狀古樸的青銅鈴鐺:這個更有用。張家的典籍記載,神宮入口被特殊的結界保護,現代儀器很難探測到,但這個鈴鐺在接近結界時會自鳴。
天色漸亮,東方的天際泛起魚肚白。我們開始裝載裝備,每個人都沉默著,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合作的時候嗎?龍淵突然打破沉默,一邊檢查繩索一邊說,在雲南蟲穀,那時候我們還彼此猜疑。
我笑了笑:是啊,那時候我還以為你們是來搶文物的盜墓賊。
張起靈難得地微微勾起嘴角:現在我們是共同麵對命運的同伴。
這句話讓氣氛輕鬆了些。確實,從雲南到南海,從沙漠到雪山,我們早已不是簡單的合作關係,而是可以將性命相托的戰友。
裝載完畢,我們最後檢查了一遍裝備。龍淵的通訊器突然響起,他接聽後神色更加嚴肅。
剛收到的訊息,一支國際登山隊在昆侖山主峰附近失蹤了。他關閉通訊器,搜救隊找到了他們的營地,所有裝置完好,人卻不見了,情況和去年那支科考隊一模一樣。
我倒吸一口涼氣:就在我們要去的區域?
相鄰的山穀。龍淵指著地圖,距離神宮標注位置隻有十公裡。
張起靈凝視著遠山:結界在擴大。古籍記載,神宮蘇醒時,周圍的空間會發生扭曲。
我們不再猶豫,立即出發。越野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行,窗外的景色逐漸從蒼翠的森林變成裸露的岩石,再變成皚皚白雪。海拔表的數字不斷攀升,氣溫也在持續下降。
海拔3500米。龍淵看著gps,再往前就隻能徒步了。
車隊在一個山穀口停下,這裡已經有一支後勤隊在等候。見到我們,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學者快步走來。
龍教授,這是你要的星象分析報告。他遞給龍淵一疊檔案,天文台的最新觀測顯示,七星連珠的現象比預期提前了36小時。而且...他壓低聲音,我們監測到昆侖山上空出現了異常的空間扭曲。
我接過報告翻閱,上麵的星圖與我們在古樓中發現的如出一轍。《開元占經》中記載,七星連珠時,天地之氣交泰,陰陽之機轉換。看來古人的觀測相當準確。
張起靈突然指向天空:
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湛藍的天空中,七顆明亮的星辰在白日依然清晰可見,排列成一條直線,正好指向昆侖主峰的方向。這反常的天象讓後勤隊的人都驚呆了。
這不可能...年輕學者喃喃自語,在白晝能看到如此明亮的星辰...
準備出發。龍淵果斷下令,我們必須抓緊時間。
我們換上特製的登山裝備,背上沉重的行囊。後勤隊將陪伴我們到海拔5000米的第一營地,之後的道路就要靠我們自己了。
徒步開始的階段還算順利。雖然海拔已高,但我們都有豐富的登山經驗,加上特製的抗高原反應藥劑,身體狀況都還不錯。張起靈走在最前麵,他的步伐穩健得彷彿不受海拔影響。
你們張家人是不是都有特殊體質?我半開玩笑地問。
千年傳承,總有些特彆之處。張起靈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簡潔。
沿途的景色令人震撼。皚皚白雪覆蓋著嶙峋的山岩,湛藍的天空彷彿觸手可及。但在這片壯美之中,也暗藏著危險。我們不時要避開深不見底的冰裂縫,還要警惕可能的雪崩。
中午時分,我們在一處相對平坦的冰原上休息。龍淵開啟探測儀器,螢幕上的資料讓他皺起眉頭。
這裡的磁場強度是正常值的三百倍。他指著跳動的數字,而且還在持續增強。
張起靈的羅盤指標開始快速旋轉,最終停在二十八星宿中的位置。我們走對方向了。
休息過後,我們繼續前進。越往高處走,環境越是惡劣。狂烈的山風卷著冰屑撲麵而來,能見度也越來越差。幸好有特製的防護服,我們才沒有被凍傷。
按照這個速度,天黑前能到達第一營地。龍淵檢視gps,卻發現訊號開始不穩定,看來我們已經進入乾擾區了。
果然,越往前走,電子裝置受到的影響越大。先是gps訊號消失,接著衛星電話也隻剩下雜音。最後連最基本的高度計和溫度計都開始失靈。
果然如典籍記載,張起靈平靜地說,神宮周圍,凡鐵皆失靈。
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張起靈取出那個古樸的羅盤,龍淵也拿出了傳統的指南針。雖然指標在不斷晃動,但大致方向還能判斷。
傍晚時分,我們終於抵達第一營地。這裡是一個相對避風的山坳,後勤隊早已在此搭建好帳篷。見到我們到來,隊員們明顯鬆了口氣。
龍教授,你們總算到了。隊長是個經驗豐富的老登山家,一個小時前發生了奇怪的雪崩,我們差點就要下去找你們了。
奇怪的雪崩?我警覺地問。
是的,隊長神色困惑,沒有預兆,沒有聲音,就像...就像雪自己移動了一樣。而且雪崩的路徑也很奇怪,完全是違反重力方向的。
張起靈聞言走到營地邊緣,仔細觀察著周圍的雪地:不是雪崩,是結界在移動。
夜幕降臨,我們圍坐在帳篷裡研究地圖。後勤隊明天就要返回,接下來的路就要靠我們自己了。
從明天開始,我們正式進入無人區。龍淵在地圖上畫出一條路線,根據張起靈的羅盤指示和古籍記載,神宮入口應該在這個位置。
我注意到地圖上的一個細節:這個地形...很像《山海經》中記載的。傳說那裡是登天的階梯。
夜深了,但我毫無睡意。走出帳篷,隻見滿天繁星格外明亮,銀河橫貫天際,彷彿一條通往神秘領域的光之路。張起靈不知何時也來到我身邊,仰望著星空。
很美的星空。我感歎道。
但也預示著危險。張起靈的聲音很輕,星象越清晰,說明結界越薄弱。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就在這時,遠方的雪山之巔突然泛起一道奇異的紅光,轉瞬即逝。張起靈的臉色頓時變得異常嚴肅。
神宮蘇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