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杜荷_開局李承乾謀反 > 第160章 當不了徒弟當徒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杜荷_開局李承乾謀反 第160章 當不了徒弟當徒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顏師古指著一大群正在甄選詩詞的人,笑著說道:「杜少監做事,纔是真正的雷厲風行啊!」

秘書省除了杜荷這個年輕人,其他屬官全都是大衍之年的老頭子。

現在多了一幫年輕的東宮崇文館學士和學徒,他感覺到秘書省一下充滿了活力。

顏師古接著好奇問道:「杜少監,《唐詩三百首》的詩詞排序,你打算怎麼排?」

「按照詩詞評分的高低來嗎?」

一本詩集,詩詞的排序先後順序,非常重要。

放在前麵的詩詞,看的人多,流傳率最廣。

放在中間或者後麵的詩,如果不是特彆出彩,看詩集的人恐怕看幾眼就會遺忘掉。

杜荷笑著說道:「顏大人,我打算把詩集按照軍旅、寫景、中秋三個主題進行劃分。」

「等詩詞甄選出來以後,再按照所屬主題,放到相應的版塊裡。」

「在每一個版塊裡,詩詞按照評分的高低,依次往後排。」

顏師古眼神一亮。

他撫須頷首說道:「如此排序,甚好!」

「這麼多人參與編纂詩集,用不了多久就能印刷出來。」

「杜少監,等《唐詩三百首》印刷出來,第一本呈給陛下,老夫要拿第二本珍藏。」

第一本詩集,他可不敢跟陛下搶。

杜荷點了點頭:「這自然沒有問題。」

他話鋒一轉說道:「不過詩集隻是這樣乾巴巴地印刷出來,未免有些單調。」

一本詩集裡,都是一首首詩,閱讀起來沒什麼意思。

像他這種不愛看書的人,每看幾首詩,恐怕就會困得想睡覺。

顏師古眉頭微動,好奇問道:「杜少監,你還想做點什麼?」

杜荷笑著說道:「請大儒在每一首詩下麵留下評語,增加詩詞的可讀性!」

「買詩集的士子可不僅是為了讀一首好詩,也想看當世大儒對這些詩的理解以及評價。」

「大儒給詩詞作評價,可以讓士子更好地理解詩傳遞的思想內涵。」

詩詞注釋對文化素養不夠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顏師古近些年,一直做古籍的註解和修正。

他當即讚同道:「杜少監,你這個提議很好,詩詞的注釋就交給老夫來完成吧。」

「等詩詞排好序後,老夫把王績、寒山、褚亮和上官儀這幫好友,拉過來給詩詞寫注釋!」

聽到顏師古主動接下這個活,杜荷心裡一喜,當即抱拳說道。

「那就有勞顏大人。」

安排好了詩詞的編纂任務,杜荷心情愉悅地往東宮趕去。

他昨日被李承乾坑了一手,現在每天要去東宮跟李靖學習兵法。

東宮偏殿內。

等杜荷趕過去時,李靖已經在給薛仁貴和裴行儉講解兵法。

「杜賢侄坐我身邊來吧,剛好接下來老夫要講《六軍鏡》。」

「好的,李伯伯。」

杜荷抱拳行禮後,走到李靖右手邊的軟墊上坐下。

李靖講的《六軍鏡》全名叫《李靖六軍鏡》,是他近兩年編寫的一本兵書。

這本兵法融合《孫子兵法》、《尉繚子》、《孫臏兵法》、《六韜》、《司馬法》等著名兵法精髓,以及他征戰多年的心得感悟。

這本兵書完全是為了作戰而編撰的,實戰性非常強。

而且李靖在講解兵法的時候,並不是照本宣科念出來,而是列舉他統兵作戰的一個個案例來分析。

「李靖不愧是名師!連他這個軍神小白也能聽懂這些兵法謀略。」

杜荷在心底暗中讚歎。

杜荷不知不覺中聽得入迷,而時間悄無聲息地過了兩個時辰。

李靖停了下來,他端起茶杯大口地喝了幾口茶湯,隨後把目光看向杜荷、薛仁貴和裴行儉三人。

他笑眯眯地說道:「今日就講到這裡,老夫現在考考你們。」

看到李靖要現場考問,薛仁貴和裴行儉的身子緊繃起來,上身坐的挺直。

杜荷的心裡倒沒太大波瀾,反正答不答得上來,對他來說沒有絲毫的影響。

李靖讚賞地看了杜荷一眼,隨後朝另外兩人擺著手說道。

「不必緊張,隻是簡單的問答而已。」

說完李靖直接把問題說出來:「如果你們率大軍攻打一座堅固的城池,而久攻不下該怎麼辦?」

聽到攻城的問題後,三人同時低下頭思考起來。

攻城是每一個統帥和將領,都會遇到的難題。

特彆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池,不僅城牆高聳堅固,裡麵的物資存糧也很充沛。

有時候用成千上萬的人命去填,也不一定能打的下來。

足足過了半刻鐘。

薛仁貴率先站起來回答道:「如果正麵攻不下城牆,可采用挖地洞、打造攻城雲梯、火攻等戰術手段。」

「亦可在流經該城池的河流上遊,用土木石子築河堤,蓄水淹城!」

李靖點了點頭:「不錯,采用多種攻城手段,也是一種有效的破城方式。」

縱觀曆史長河,無數的攻城大戰,都是采用薛仁貴所說的方法。

為了避免敵人援軍的及時增援,攻城都是有時效性,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強攻的方式。

裴行儉神色緊張說道:「衛國公,小子覺得兩軍交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可向城內投射大量的書信,許諾城裡的官員給予高官厚祿,同時散播謠言說他們被放棄了,他們的朝廷沒有派兵來援助。」

「除此之外,我們也派兵在半路伏擊敵人援軍,一邊剿滅其有生力量,一邊組織他們增援。」

「隻要等一兩個月,城裡的敵軍和百姓遲遲沒見到援軍,便會軍心渙散。」

因為薛仁貴說了攻城的多種方式,所以裴行儉換了一條思路。

李靖眼神一亮,他微微頷首說道:「兩軍交戰,攻心為上,說的好啊!」

沒想到不怎麼被他看好的裴行儉,能給他這麼大的一個驚喜。

因為他就是一名善於用攻心計的人。

貞觀四年滅東突厥時,李靖為了儘快拿下固若金湯的定襄城,提前安插斥候進突厥內部,並散播謠言說定襄城守將康蘇密投靠了大唐。

而謠言太多,唐軍又兵臨城下,因此頡利可汗對心腹大將康蘇密產生了猜忌。

最後逼得康蘇密開城門投降。

看著身材消瘦的裴行儉,李靖覺得這個小家夥有靈性,好好地培養一番以後也是了不得的統帥。

可惜李靖已經年事已高,沒有那個心力培養裴行儉這種統帥型的弟子。

但是放任這等人纔不培養,對大唐來說也是一大損失。

李靖笑著對裴行儉說道:「守約,老夫給你推薦一個師傅如何?」

「衛國公舉薦,那是小子天大的榮幸!」

裴行儉站起來恭恭敬敬地朝李靖,行了一個大禮。

杜荷也很好奇,李靖會推薦誰擔任裴行儉的師傅。

沉默了一小會,李靖朗聲說道。

「老夫推薦大弟子蘇定方當你師傅,你覺得如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