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碰到了老鄉 第27章 學宮
一個時辰後,數萬考生結束了考試,有異象紛呈者,但卻沒有那麼驚人,又被錄取了數十人。
本次海選基本圓滿結束!
有兩人突兀的出現在空中,一人著紅袍,胸前繡白色仙鶴,衣袂飄飛,氣質儒雅;一人身披天藍色戰甲,胸口鑄有雄獅,英武不凡,氣勢淩人。
參拜聲響起。
孔瑞,大夏文相,孔氏家主,為稷下學宮院正。
周定方,天武侯,大夏征北、征西、平亂三軍統領,為戰仙學宮院正。
孔瑞年已過百,但是呈四十歲左右模樣,他的聲音很輕,卻傳遍了整個兵營所在廣場,讓人如沐春風,好似鄰家大叔在千萬人耳邊輕語。
「學如逆水行舟,進學宮者不要驕傲,學無止境,道且阻且長。落選者也不要氣餒,這是第一批,之後每年都會有,且,四大州已經相繼成立了玄機、白鹿、山河、文錦四大書院,靜候天下學子,善讀者當誌向高遠,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周定方簡單直接,聲音很粗獷,和他是軍人的身份非常相符,震得人耳內轟鳴。
「哈哈哈哈,落選的不要氣餒,四州同樣成立了七殺、破軍、貪狼、鬥戰四大學院,大夥兒還可以去試試嘛,跨州傳送門對大家免費一個來回!」
滿場喝彩!
人們高呼人皇萬歲!
兩大學院同坐落在西部兵營與城區中間,有山有水,風景優美。
而後是開府講話,五萬人站立在學宮廣場上,由周定方主講,其兩邊還坐立著數十人,皆是學宮講師。
人群由境界分立,楚鴻這麼點微末道行被排到了最前方第二個,他的前麵,就是那個來自荊州蠻族的小孩兒,後邊是一位四十多歲模樣的中年人,後邊還有個十幾人,儘皆十五六歲的少年郎。
前方台上的講師,有掛著淡淡笑容的大儒,有白袍白須的術士,有身披甲冑的將軍,有仙風飄飄的道人,還有兩名女子講師,二十多歲模樣,身著素衣,略施粉黛,清麗淡雅,猶如鶴立雞群,楚鴻十分相信,大多數人的目光都在兩人身上,至於包括周定方在內的其他人講了什麼,誰知道呢?重要嗎?
直到最邊上的一個年輕人走到台中央發表了講話,典禮宣佈結束。
短發,短袖,休閒褲,在一堆長衣長袍的人群中,顯得特立獨行,自然是天工部尚書徐宏。
他咳了兩聲,緩緩道來。
「同學們,今天是個偉大的日子啊!」頓時一陣鬨笑。
「什麼是同學,在站各位都是學子,不就都是同學嘍,戰仙學宮分門彆類,設立了十幾個大學科,保證大家能學有所成,為帝國效力,為更強的自己,我們呢,就一個要求,大家好好學習,不要辜負了人皇的期望,不要辜負了台上天武侯和各位講師的期望,不要辜負了自己的青春!」
人群爆發出一陣衝天的喝彩聲。
「好了,我講完了,等下有工作人員帶領大家分配宿舍和講解規矩,明日開始,正式進入學習課程。」
他轉身走回了座位,幾位朝中大臣微微發笑,搖頭不語。
天工部尚書總是這麼獨特啊。
和楚鴻想的不一樣,說是宿舍,但由於麵積太大了,房子也是建設得像是宮殿群,人均近三十平米一室一廳大房間。
配套設施齊全,床椅桌凳,被褥臉盆,甚至水龍頭都有。楚鴻坐在桌子旁邊,怔怔出神。
異域他鄉,想不到自己又一次進入學堂了,人生際遇真是玄奇。
兩大學宮、八大學院正式進入天下的視野,有人歡喜有人憂。
學子、修行者不論高低貴賤都可以來應試,達到條件即被錄取,而且註定了這批入選者將被朝廷重用,這是破天荒的頭一遭,打破了聖地世家曆史以來的壟斷地位,身為異數的大夏再行異變之舉,且其效用將會慢慢浮現出來,很多世家大族開始慌了。
天下平民加上散修占據了九成左右的人口基數,這是一股無比龐大的力量,若到某一天,人心依附大夏,地基崩塌,高宗大派危矣!
第二日,大夏宣佈成立了十多個全新的機構,取消官員舉薦任命製,建立文武科舉製,由新任丞相孔瑞、天武侯周定方負責組織,朝廷各部各州傾力配合,凡國屬所在,皆可以報考!
科舉預計在年後開始施行,一年一次,分縣試、府試、州試、殿試四級,不分凡人修士,不分高低貴賤,海選人才,考試合格者任命為各級官員,填補到四州之地,彌補官員空缺。
無數宗派聖地大怒,破天荒的走到了一起,共謀對抗之法。
這一日,朝歌最高空的浮島上空金光暴增,向上延伸,向下垂落,足足淹沒了三層浮島,整個朝歌中部都被金色縈繞。
那就是大夏的國運,何其昌隆!
楚鴻感受著金光拂麵,非常舒服,體內神力悄然湧動,這金光能加速修行,儘管很細微,楚鴻驚訝的發現。難怪大夏能這麼迅速的崛起!
楚鴻和鄰居小孩兒和中年人一起走向課堂,路上碰到王富貴黃靈山,神陽門一共八人進入學宮,五人為直接錄取,三人為推免名額,都分在不同的區域,以境界來對應課程和居住區。
三人全學宮境界最低,五萬人隻有不到千人還在築基境,小孩兒名叫窮奇,武者剛剛進階,但力大無窮,來自荊州蠻族部落。中年人名陸績,築基九重,來自某被覆滅了的宗門,楚鴻實在想不通,有潛力有天賦,怎麼還在築基境遊蕩?
課堂足足能容納近千人,由來自風族的講師講課。
講解道引!
千人震驚的望著前麵那個青衣男子,鴉雀無聲。
同樣的一幕出現其他課堂。
道引是什麼?亙古以來的修行法,相傳這是人族修行者的母經之一!就是流傳最廣的武經都借鑒了很多,更遑論其他的經文。
道引築基卷被稱為最強築基法,是曆史證明的,它一直掌握在風族手中,從未完全公開,但若有至強者上門,風族從不吝惜。
經文乃是至高強者所創,為世家大族超然世外的立身之本,誰能想到,風族不僅讓人皇公開此經築基卷,更是親派族人主講!
當代風家主豪氣不比人皇低,這是很多人的想法。
「大道之行也什麼是道?道無處不在,道在天外,道在天內,道在我們的身體之中。」
「眾所周知,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臍輪為道之始,我們所有的修行者都從這裡踏上修行路。」
「樹有年輪,人有命輪,有命盤,有命星,諸位同學通讀典籍即可知曉,所有的修行法都是圍繞著七魄三魂,包括武者,將命星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我們稱之為逆天改命。」
「何其難也,築基九重境我們就能看到屬於自己的那顆星,但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在茫茫天宇中找到它」
千多人的大廳非常安靜,年齡層次從十歲到上百歲,此時一個個認真無比,包括楚鴻,他最最欠缺的就是此類知識。
「為什麼稱道引第一卷為最強?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們的修行法越往上走,需要的氣血越來越龐大,何謂氣也?精、氣、神。何謂血也?血精也。在坐各位學子在築基境能練出十滴精血者舉手。」
除了楚鴻全部舉手示意。
「二十滴?」
手落下一半。
「四十滴?」
隻有楚鴻旁邊的窮奇還舉著小手。
講師看著他嘖嘖稱奇。「你是荊州蠻族部落的?」
窮奇點頭。
「那就難怪了,蠻族有特殊的煉血之法。我風族子弟築基境能煉出至少百滴精血。」講師年歲不知幾何,溫和儒雅,語氣一直平淡無波。
猶如石子投入平靜的水湖中,掀起浪花陣陣。
楚鴻想到,當初自己僅僅才煉出兩滴身體就垮了下來。
「不必驚訝,這就是道引的獨到之處,就連上古的武祖創經都曾來我風族借閱,道引給了他無限啟迪。」
「修習道引者就能發現,神力遠勝於常人,血氣流動速度同樣如此,以此即可造就更多的精血,氣血越強盛,你就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甚至煉出第二顆金丹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你們是幸運的,得益於大夏人皇,亦得益於我風族。」
這堂課講了近一個時辰,楚鴻聽得如癡如醉。
稷下學宮分了品德、文賦、策論、聲樂、縱橫、術士、醫學、法刑、仙功、道法、術攻十一個大學科。
戰仙學宮分了品德、兵甲、策論、武者、仙功、術士、醫學、法刑、道法、術攻十個大學科。
學科裡麵再分門彆類,能對應到每一個人,皆可自由挑選進行修習。
半年一小考,年後大考,預計四年畢業。
學宮內規矩眾多,不許上下浮島,特彆是上空的浮島,不許隨意打鬥
藏書樓麵積長寬能有三百米,第一層就高達十米,非常大的空間,書籍分門彆類排放,楚鴻始一進來就不想出去了,想來也是徐宏的傑作吧。
他太需要了,地理、修行、功法、道術、秘技,應有儘有,藏書量比神陽門多了數倍之多。
已是子時,漫天的金光把浮島照得如同白晝,月光都顯得微弱了很多。
依舊非常多的人飛上飛下,這是一個忙碌的帝國!
人皇雄才大略,良將奇才無數,對內在大興改革,對外在大興刀兵。
第三日,第一堂課講解仙功,是其中的一名女子講師,這名女講師二十四五歲模樣,清淡素雅,更添了幾分平淡的美,她顯得成熟知性。
她的聲音很好聽,空靈,飄渺。
「何謂仙功?仙功修行法是這個世界所有修行法的根基,為所有的修行法搭好了框架!」
「世人尋仙問道所行之功即是仙功,仙功修行法傳承久遠,到如今演變了千萬次,但萬變不離其宗。」
「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天門、頂輪,這是一個立體向上的框架,也是對人體的無儘發掘,人有七魄,對應其中。」
「人有三魂,為天,為地,為人個中玄妙還待你們在將來去發現。」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講師已經離去,楚鴻還沉浸在剛才的講解中,沒有講如何如何修行雲雲,但是講述了整個係統,與神陽門所學相互印證,雖然比不上陳凡講解,不過也是好處多多,這讓楚鴻對修行有了更加係統的認知。
第二堂課講解品德,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儒家人。
他右手虛壓,一道柔柔的白光擴散至整個課堂,鬨哄哄的課堂頓時安靜了下來。
「什麼是品德?為什麼學宮要把品德排第一?」
「學子們,我們評判一個人德行的高低,是他境界有多高嗎?非也。是他戰力有多強嗎?非也。」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君子也。」
「學子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修身齊家,修身是什麼?修身是增強個人的道德修養,管理好了我們自身,管理好了家庭,方能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若是品行不正,即使身為聖人又如何?不外乎邪魔歪道,人人得而誅之。」
聖人是什麼?聖人超越了凡人,擁有不可理解的強大能力,是當今最為強大的存在!但這等誅心之言他說得大氣凜然,絲毫沒有認為有何不妥。
楚鴻感覺像是回到了小學課堂,老師孜孜不倦的為這些蒙童啟蒙。
接著,講師揮手,從其袖口飛出幾千本書,課堂千人麵前的課桌上頓時出現了七本書,詩經,論語,大學,中庸,春秋,禮記,易。
楚鴻看著書名,翻了翻書,有些傻眼。孔子在這裡現身,但是論語不是他寫的啊,哪裡來的?看來得找徐宏仔細瞭解。
「不管你是來自世家大族,還是聖地高門,或是皇室宗親,這些書籍必須時常誦讀之,讀而融會之,半年小考未過關者,我的處罰可不會輕。」儒家講師微微笑道,轉身離開。
留下一堆麵麵相覷的學子。
我天天熬皮煉骨,煉氣煉血的時間都不夠,你讓我去讀書?還那麼厚的七本?!許多從未接觸過儒家的人哭喪著臉。
儒家,一個奇異的體係,嚴格來說不算是修行體係,同樣是依托於各類修行法修行。奇異就奇異在浩然正氣,以及使用文字的力量。
浩然正氣是不可思議的存在,正大而剛正,出現時猶如白色汪洋,心術不正者望之令其恐懼,心性純正之人處之如沐春風。
曾有沒有一絲修為的讀書人,一聲怒喝,浩然正氣鋪天蓋地,蒸發了一個邪道大派。
上古聖人聞道而造字,所以有經書載道。
曾有修士垂死之際聞道於書,跨越三個大境直衝超脫!
讀書人自古有之,集大成者更不在少數,但到了儒家的出現,真正形成了係統,為天下讀書人確立了方向。小能善其身,不以惡小而為之,大則能治國,以匡扶天下為己任。
所以儒家曾在九州極速發展,最鼎盛時論語響遍九州,和佛教交相輝映。於是二者都被宗派聖地定義為邪教,鎮壓了近兩千年,儒家最終隻得在揚州西北部三郡之地立身,這裡是儒家發源地,有神靈庇佑,可依托在此,不能傳道於外。但也讓這裡成為了天下讀書人心中的中心聖地。三郡之外論語聲隻有寥寥響起。
而佛教,遠走西涼。
為什麼宗派聖地要行如此滅絕慘禍?這涉及到了信仰念力之爭。
宗派聖地包括大夏,立足的根本之一,不是擁有多麼稀罕的珍寶,也不是多麼強大的武器,而是人,有了人纔有可能擁有一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運,心裡若是對某宗某教產生了信仰,則會在其身上形成信仰念力,信仰念力無形無質,會在每個人身上源源不斷的誕生,將之蒐集起來則形成了極其特殊的存在,或稱族運,或稱國運。
儒家佛家傳播太快了,無數底層百姓或是修士都對其非常認同,甚至就認為這纔是天地正道,所以產生了信仰之力,如此龐大的群體,宗派聖地聳立雲端無數載,根基倒塌,看著頭頂的氣運日益減少,這就要跌落雲端,不慌纔怪。
直到猶如彗星般橫空出世的大夏人皇迅速崛起,儒家得到了這極其不易的機會。孔氏家主觀望了幾十年,才率領儒家這個龐大的群體加入了大夏,學子有何抱負也?我欲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