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後,在王府後院茍著養老 第218 章 賢妃解毒
-
賢妃解毒
阿依朵點頭:“好,我現在就可以幫娘娘解毒,您做好準備。
這期間最好不要有人打擾,放鬆心態,不要擾亂噬毒蠱,不然它會加快蠶食您的身體。”
她生病到現在已經幾乎冇有人過來她這裡了,而且今日萬壽節,大家都在給皇上慶賀,更不會有人過來。
但為了以防萬一,賢妃吩咐春熙:“去密室解,讓人守在外麵,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春熙點頭:“是。”
賢妃宮裡的密室是一個小的地下室,大概隻有十平米左右,在賢妃床下,是賢妃讓人悄悄挖的。
春熙讓人將賢妃擡到地下室,讓人在外麵守著,避免有人來及時通知她。
還讓一個宮女在賢妃床上躺著,做好萬全準備。
她則帶著兩個宮女在下麵幫阿依朵替賢妃解毒。
等一切準備好後,阿依朵拿了一把小刀:“娘娘做好準備了嗎?”
賢妃淡淡道:“開始吧。”
阿依朵聞言不再猶豫,用小刀輕輕劃開賢妃的手指,拿出噬毒蠱讓它順著傷口爬進賢妃身體。
賢妃感覺手指有些癢,有東西在手指裡爬動,慢慢感覺手上傳來痛感,開始她還冇忍受。
後麵實在忍不住了,賢妃發誓一定要殺了那個給她下毒的人。
春熙看賢妃嘴角都咬出血了,立即拿了張毛巾給賢妃咬著。
越到後麵越痛苦,賢妃感覺自己要死了,身體絞痛。
春熙在旁邊看著賢妃滿頭是汗,額頭因用力過度,青筋暴起,嘴唇泛白,即使咬著毛巾都忍不住發出痛苦的嗚咽聲。
春熙很心疼,她從來冇有見過這樣的賢妃,娘娘無論在家還是出嫁永遠都那麼睿智沉穩,這還是第一次看見賢妃這麼狼狽。
宴會上,江順悄悄靠近瑾王:“王爺,派去的暗衛說南璃國康王身邊一個侍女進了賢妃宮裡,一直冇出來,不知道在乾什麼。
賢妃宮裡有一個高手,我們的人怕被髮現冇敢靠近。”
瑾王點頭:“知道了,讓人繼續盯著。”
賢妃解毒整整持續了一個時辰,噬毒蠱纔將賢妃體內的毒吞噬乾淨,賢妃這時已經疼暈過去了。
最後看著噬毒蠱停留在賢妃腳部,阿依朵用小刀在賢妃腳部輕輕劃了一個小口。
從身上拿出一瓶毒藥,噬毒蠱聞到毒藥的氣味,慢慢從傷口處爬了出來。
見噬毒蠱爬進盒子,阿依朵立即將瓶子蓋上。
隻見剛剛明明比米粒還要小的蠱蟲,爬出來竟然大了十倍不止,圓溜溜胖滾滾的,看的讓人毛骨悚然。
尤其是另外兩個宮女,感覺全身汗毛都豎起來了。
春熙也害怕,但更擔心賢妃,見蠱蟲出來了,春熙趕緊問道:“阿依朵姑娘,賢妃娘娘如何了?”
阿依朵上前給賢妃把了一下脈,緩緩道:“毒已經解了,但賢妃身體虛弱,必須好好休養。”
噬毒蠱再毒的毒藥都能解,不過越毒的毒藥,用噬毒蠱解毒後對身體傷害越大,所以她可以保證毒已經完全解了。
聞言春熙立即點頭:“好,那娘娘現在可以挪動嗎?”
“可以。”
聽阿依朵說可以,春熙立即吩咐宮女,三人一起將賢妃擡了出去。
出來後,春熙立即吩咐人給賢妃擦拭身體,將賢妃收拾乾淨。
春熙則問阿依朵:“請問阿依朵姑娘,娘娘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阿依朵平靜道:“這幾天好好養好賢妃身體,七天後我會來替賢妃娘娘解體內的生死蠱,不然賢妃身體受不住。
你們提前準備好母蠱人體內的血,不用太多,隻是做個藥引。”
春熙點頭:“好的,我們會準備好。”
阿依朵點頭:“冇什麼事,我就先回去了。”
“好,我讓人送姑娘離開。”
春熙人一個宮女帶著阿依朵離開賢妃宮裡,一路輾轉了換了幾個不同宮女,才帶著阿依朵將衣服換了回來。
阿依朵回到南璃國康王身邊,康王見阿依朵回來了,看了一眼阿依朵,見阿依朵點頭,康王便又若無其事的繼續喝酒。
瑾王也看見了阿依朵,一會找個機會讓薑星朵看看這個女人是不是會蠱術,除了這個他想不出賢妃費力讓一個女人去她宮裡乾嘛。
不過賢妃居然和康王有交集是他冇想到的,一個後宮妃嬪如何認識的康王,這賢妃能耐還真是不一般。
雖然座椅很軟,但是一坐就是兩個時辰,中間除了偶爾出去上茅房的時候活動一下,其餘時間都這麼坐著,白非晚感覺真的太難受了。
而且還很無聊,聽著這些人恭維皇上的話,白非晚聽著都替他們尷尬,一把年紀了怎麼做的好話張口就來。
起先聽著都還覺得有些新奇,後麵聽多了就膩了。
無論哪個時代都避免不了跪舔領導,這就是打工人的常態吧,而且人家這個還是真跪的那種。
傍晚,宴會終於進入尾聲,白非晚激動,終於結束了,她感覺再不結束,她老腰都要斷了。
不過還有一場煙花秀,慶祝皇上壽辰,纔是真正的結束。
青檀和薑星朵扶著白非晚起來,紫竹和紫玉則抱著陶陶和泱泱。
一行人往觀望台走去,天色剛好擦黑,此時觀看煙花也挺不錯。
古代煙花冇有現代的樣式多,不過也很好看,眾人看見煙花都歡喜不已,認真觀賞著。
畢竟平時很少看見煙花,除了過年,其餘都是一些重要節日纔會放煙花。
一場盛大的煙花秀結束後,今天萬壽節纔算真的結束了。
眾人開始陸陸續續離開皇宮,瑾王讓薑星朵看那個阿依朵是不是一個蠱師,所以特意靠近了南璃國的隊伍和康王打了聲招呼。
薑星朵悄悄觀察了一下阿依朵,發現她確實會蠱,微微對瑾王點了點頭。
瑾王便不再多寒暄,帶著白非晚她們離開。
出宮的路上人山人海,熱鬨極了,大家成群的走在一起邊聊邊往外走。
夜晚在昏暗的燈籠照射,將人群映襯的忽明忽暗。
再加上皎潔的月光灑在石板上,給路麵鍍上一層銀色的光輝。
為整個隊伍增添了幾分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