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084章 曹文詔入套(下)
當曹文詔追擊王鐵過了這關家河穀的柳樹茆之時,這越往東走附近的地形地貌便開始出現巨大的變化。
準確來說這種變化在過了正寧縣城就開始出現了,這正寧縣境內越靠近子午嶺的區域植被那就越是茂盛,水土流失的情況就越是輕微。
隨著這水土流水越來越輕微,這關家河穀的南北寬度也就越來越窄,在涇河與關家河交彙處的關家河穀南北寬度差不多有快兩裡地左右。
但越往東走這關家河穀的寬度那就越窄,在湫頭鎮南邊的鬆樹坪那一片河穀的寬度甚至連一裡地都沒有了,這關家河從幾十米寬的大河也逐漸變成了三五米的小水溝。
這種地貌的變化以柳樹茆這個地方為節點,柳樹茆的正對麵就是正寧縣區域靠近子午嶺的最後一片塬地五頃塬(縣城這條線)。
從柳樹茆再往東走的關家河穀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河穀了,準確來說就是一個兩山之間的山澗而已,到了這裡這個山澗的南北寬度已經低於一百米的距離。
且這一片區域都是未經開發的土地,這也不是老百姓不過來開荒,而是這一片亂石雜草叢生土壤質量比黃土高原還要差,最為關鍵的是那關家河已經變成了一個小水溝。
陝北高原地區本來就少雨且氣候乾燥,如果沒有河流來灌溉農作物的話,這種到地裡的種子根本就收不了莊稼。
...
對於這種地形地貌的變化,那已經上了頭的曹文詔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因為那鐵賊本人就在他的前麵不遠處,為了坎砍下鐵賊的人頭,這曹文詔將那“窮寇莫追”、“逢林莫入”的兵家大忌已經完全拋之腦後。
這曹文詔追著王鐵過了柳樹茆之後,不管是曹部騎兵的隊伍還是鐵營親軍部的隊伍已經全部都散亂了,根本就沒有任何隊形可言。
從空中俯瞰這一片區域的話可以發現,就好像是兩個臃腫的毛毛蟲在這片山澗裡你追我趕。從這趨勢來看,這毛毛蟲一樣的隊形似乎在向蛇形隊形發展,因為越往前麵去著山澗南北的距離就越來越窄。
原本可以二三十匹馬並排騎行道路到了後麵甚至隻能容納不到五匹馬同時前進,所以此時不管是曹文詔的部隊還是鐵營的部隊都已經快成了麵條狀。
...
隨著這追擊的深入不管是鐵營還是曹部的速度都開始放慢,第一是那山澗中亂石雜草太多,如果竄的太快的話,那容易被石頭樹木絆倒翻車。
再還有就是這山澗越來越窄而在這片山澗內穿梭的人馬又越來越多,所以交通堵塞太厲害,這速度自然也就放慢了不少。
此時那曹部騎兵隊伍的最前端與鐵營尾巴的距離甚至已經隻有三四十步的距離。
隻見那曹文詔手持騎槊一馬當先的追在最前麵,在他的身後則是跟著幾名手持硬弓的弓騎兵在一旁護衛著。
那在鐵營隊伍最後麵的就是王鐵跟楊雄還有郝搖旗他們幾個,王鐵本來是可以竄到前麵去的,但是為了勾引這曹文詔上套,所以王鐵便以身犯險留在最後麵。
至於楊雄和郝搖旗他們兩則是跟在王鐵的身邊對他進行保護。
當然,這主要還是有一定武力值水平的郝搖旗來保護。本來王鐵是打算把周兵給帶著的,但是周兵是左營也參與了此次戰鬥。
...
“鐵賊休走!拿命來!”
王鐵騎著馬在前麵跑,突然就聽到後麵傳來一聲如同死神一般的聲音。
當聽到這個聲音之後王鐵的菊花一緊心神一震,心想在這種騎馬奔跑的過程中能聽到後麵的人喊他的聲音,想必離著他已經沒多遠了。
“駕!”
這嚇的王鐵雙腿夾緊馬肚子一揮馬鞭趕緊往前跑。
這今天王鐵以身為餌勾引曹文詔上套那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這勾引的也有些過了頭,王鐵沒想到這曹文詔對他的人頭這麼感興趣,從縣城追到這裡一直窮追不捨。
而追在王鐵身後的曹文詔見那鐵賊提起速度逃跑,心想這今天想要抓活口恐怕沒那麼容易,於是便對身後的弓騎兵說道:“給我放箭!射死這個賊頭!”
“是!”
曹部家丁聽到曹文詔的命令之後,立刻從馬背箭囊中抽出箭矢然後瞄準那在快速奔跑的王鐵。
而跟在王鐵身旁護衛的郝搖旗一直都在關注著後麵的情況,當看到那曹部的弓騎兵搭箭上弓之後就知道是衝著王鐵去的。
於是郝搖旗趕緊提醒王鐵道:“大帥小心,那曹兵要用箭射你!”
“快!保護大帥!”
那在郝搖旗身邊並排跑的楊雄聽到之後立刻對在附近的親兵大聲吼叫道。
王鐵聽到這兩人的話後轉頭一看,隻見那後方有五六支如同短矛一般的重箭已經瞄準了他,這嚇的王鐵直接就在馬背上來一個倒掛金鉤鑽到馬肚子下躲著。
然後在這鐵營逃竄的隊伍中就看到一匹馬背上沒人騎的人在往前竄去,沿途的鐵營弟兄看到這匹馬後都紛紛避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彆看王鐵王大帥的武功不怎麼樣,但是王大帥的馬術水平那可是在鐵營數一數二的,尤其這“夾馬腹”的絕活,鐵營的正規騎兵都沒有多數人練的比王鐵更好。
嗖嗖嗖!——
隻聽見那幾支重箭的破空聲在這附近響起。
啊!——
然後就聽見了好幾聲的慘叫聲,
隻見那有兩三名鐵營的親兵被那曹部弓騎兵的重箭給射落下馬。
這也虧得王鐵平日裡出手大方對這些親兵施以恩惠,所以這些親兵在這個要命的關鍵時刻拿自己的身體去為王鐵擋箭。
緊接著那曹部的弓騎兵在追擊過程中對著鐵營的弟兄又是一陣射擊,不斷的有鐵營的弟兄被射倒在地,雖然鐵營的弟兄有彎弓還擊的,但是雙方之間的技術水平差距太大,所以這交換比根本就不成正比。
就這樣曹文詔領著騎兵一路追著王鐵又往前追擊了十多裡地,當曹文詔追到這裡之後便正式進入到了子午嶺山脈中。
此時這山澗的南北寬度已經不到五十米了,那涇水河的支流關家河已經完全消失不見,這山澗南北兩邊比較稀鬆的植被開始變的茂密起來。
曹文詔目前所處的位置南邊的山頭名為李家山北麵的山頭名為酸棗嶺,這兩座山峰的高度差不多一樣高,
且山體基本上都茂密的林木所覆蓋。
這一片區域雖然稱不上是人跡罕至,但是平時除了打獵的獵戶、砍柴的樵夫和采藥人之外,尋常百姓基本上是不會到這裡來的。
...
李家山。
此時在這李家山中那是非常的熱鬨,隻見李家山的山頂和半山腰處的灌木叢中和大樹後麵都躲著人在,而這些人就是鐵營的前營弟兄們。
在這李家山的主要是前營中部騎兵部隊以及右部白旺的部隊,在那李家山對麵的酸棗嶺潛伏的則是左部塔天寶的部隊。
在那李家山山頂一處大樹上此時正掛著好幾個人,隻見那在樹梢處的劉體純正拿著一部單筒望遠鏡觀察著山下的情況。
這劉體純的望遠鏡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他從王經緯那裡借過來的,此戰王經緯的中營雖然有部分兵力參戰,但是他本人則是在子午嶺深處負責保護鐵營以及各營的家眷輜重。
那劉體純通過望遠鏡中看到在山澗中的曹文詔騎兵隊伍已經完全成了一個線狀的隊形,並且隊伍與隊伍之間已經完全脫節。
也正是因為這曹部騎兵隊伍有著大量脫節的情況,所以此時從這李家山經過的曹部騎兵也隻有一半左右的人馬。
劉體純瞧到這裡就知道還不是動手的時候,於是便嗖的一下從那樹上竄下來到了地麵上。從這劉體純下樹的速度來看,這身手那也是不凡的。
劉體純從樹上爬下來之後那掛在另一棵樹上觀察的白旺也下來了。隨後這白旺便對劉體純說道:“劉哥,看這樣子曹文詔騎兵已經和步兵完全脫節了,隻要曹部騎兵完全通過李家山那咱們就可以動手了。”
劉體純聽後點了點頭說道:“是該到做準備的時候了,傳令給對麵的老塔,命他開始把部隊沿著酸棗嶺東西一線攤開!”
“是!”
白旺聽到劉體純的命令後便安排人去到對麵山上去傳信,不久之後這李家山和酸棗嶺的前營左右兩部的弟兄便沿著山體的東西兩側以隊、哨為單位進行一線攤開然後往那山腳下緩緩推進。
這前營東西兩側戰線攤開的距離大概有個三四裡地左右的,戰線西側的起點就是這李家山和酸棗嶺,戰線的東頭的終點那就是子午嶺的唐家山。
這唐家山作為關家河穀的儘頭自然也是有鐵營的部隊埋伏,也就是中營左部的周輔柱部以及後營的部分火器部隊。
當著前營左右兩部的弟兄進入到預定的戰鬥崗位之後,在這片地區的南、北、東三個方向就形成了一個口袋陣,此時那曹部騎兵大部分已經進入到這個口袋陣中,就等了曹部騎兵全部進網之後封口。
而負責在西邊對這個口袋進行封口的則是前營中部的騎兵部隊,不過這個地勢騎兵根本就無法作戰,所以劉體純則是要帶著他的騎兵部隊下馬步戰。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