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05章 屠戮和州官紳(上)
聽到王鐵的問話之後,這楊英就開始一臉興奮的報起了菜名。
“大帥屬下這回可是抓了好幾個大官,和州現任官有知州黎弘業、州學正康正諫、吏目景一高。”
“和州的同知屍體找到了,不知道是誰給殺的,和州的判官人和屍體都沒找著可能是跑了。”
“退休的官員有在朝廷當過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的馬如蛟、在河南開封府當過通判馬如虯、在廬州府當過訓導的趙世選。”
“這和州馬家還有一個沒當官的舉人馬如夔也被屬下給抓了,其他的大戶豪強被屬下抓住的總共大概有十幾名。”
要說這回鐵營抓住也不算是什麼大魚,畢竟這今年鐵營可是在潁州抓了一個萬曆朝的兵部尚書,而在這和州抓的不過是一個退休的正四品的左僉都禦史。
至於其他被抓的官員最大的也不過是和州知州黎弘業這個從五品的知州,以及和州馬家那個退休的正六品通判馬如虯。
所以當聽到楊英的報的選單之後,王鐵他們幾個都沒有任何的反應,畢竟這抓的最大的官不過是正四品罷了,而且還是一個退休的。
於是王鐵便語氣平淡的對楊英問道:“那這些狗官的家眷都抓住了嗎?!”
這在攻城之前王鐵就跟楊英打過招呼,這一回不僅要抓住這些官紳的本人,他們的家眷也要儘量一個都不放過。
“大帥,都按照您的吩咐一個都沒有讓他跑!”
“這和州知州黎弘業本來是要帶著全家在州衙上吊的,可這老小子不知道怕死還是怎麼著,他的妻兒老小都吊死了,這家夥才剛套脖子。”
“等這狗官準備死的時候,正好咱們的弟兄衝到州衙裡去把他給抓了!”
“還有那和州馬家從那個馬如蛟往下基本上一個都沒有跑,凡是州衙被咱們抓住的官員其家眷都一同被屬下給抓了。”
這漏網之魚肯定還是有的,不過由於這回鐵營是針對性的抓人,所以這和州城中的官紳漏網之魚沒有過去鐵營破城時那麼多。
就在王鐵與楊英他們幾個交談之際,隻見那城內街道了鐵營的弟兄們,押著一大隊身穿錦衣繡服但又灰頭土臉的男女老少往城門樓子這邊來。
楊英瞧著下麵的情況,然後興奮的指著這隊俘虜對王鐵說道:“大帥,您瞧,這人都已經給抓了過來!”
“把他們給我押到得勝河邊上,找一塊乾淨的地方準備行刑!”
“遵命!”
...
隨後這楊英便下去指揮手下的弟兄佈置刑場,因為這被抓的和州官紳及其家眷差不多有三四百人,一次性處決這麼多人那必須得找一塊寬敞的風水寶地。
趁著這個機會,王鐵、周兵、孔有德他們三個就在那城門樓子上麵的閣樓裡麵補了一個覺,等到中午的時候,楊英過來把幾人給喊醒去監刑。
楊英將這刑場定在和州城西五裡處得勝河北岸邊的三顆鬆附近,因此地有三棵千年樹齡的的鬆樹,故而又名為三棵鬆。
之所以定在這裡,主要是楊英派人騎著馬在附近的村莊裡麵四處宣傳鐵營準備要處決和州的官紳,準備讓附近的百姓都過來圍觀湊熱鬨。
這江北地區百姓不像中原西北地區的百姓那樣死人見多了,如果將刑場定在州城附近,那一片屍山血海的場景絕對會把附近的百姓嚇的不敢過來湊熱鬨。
...
三棵鬆。
由於鐵營弟兄們四處宣傳,所以這三棵鬆刑場附近已經圍滿了前來看熱鬨的老百姓。
在那河岸邊上,一大群平時養尊處優不可一世的官紳及其家眷,此時被如同豬狗一般反綁著雙手用繩子串在一塊。
這些官紳和他們的家眷,有的是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並且還在破口大罵,不過這些罵賊的官紳很快就被塞住了嘴巴。
有的則是大聲哭泣為自己和家人哀嚎,還有的甚至跪在地上不停的給看守他們的鐵營弟兄磕頭求饒乞求饒過他們一命。
附近圍觀的百姓瞧著這一幕那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洋的對這些曾經高不可攀的貴人們評頭論足,瞧著這群老百姓的樣子那就像是過年一樣的高興。
畢竟這幫子人在平時可是沒少折騰欺負他們,這些圍觀的百姓中甚至有不少人與這些被鐵營抓的官紳們有著血債。
...
沒過多久王鐵他們幾個騎著馬過來,與王鐵他們一道過來的,還有留守在城外大營的幾個軍師們,王鐵他們叫過來的目的就是準備殺人誅心。
在刑場這邊的鐵營弟兄見王鐵他們過來之後,立刻便將刑場附近給清開一個口子讓王鐵他們進來。
王鐵他們來到刑場後就到了那三棵大鬆樹的前麵,緊接著一名親軍部的弟兄搬了一把椅子過來王鐵坐下,王鐵往那椅子上一坐,周兵、楊英他們幾個就往王鐵身後一站。
隨後這王鐵便語氣威嚴的對身前的鐵營弟兄說道:“給我帶這幫狗官過來聽審!”
“遵命!”
過了一會之後,鐵營的弟兄架著幾名被反綁雙手嘴裡塞著布條的和州官紳過來,這幾人主要是知州黎弘業和那個退休的禦史馬如蛟等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這幾人被帶過來後,王鐵身後的周兵等人同時厲聲對這些狗官大喝道:“跪下!”
這幾名官員見狀一個個都紋絲不動的,並且那眼神中都充滿了仇恨,恨不得上去把王鐵這個賊頭給活活的咬死!
“他孃的給我跪下!”
隻見架著他們的幾名弟兄直接一人給一巴掌,打的這幾個狗官那是眼冒金光,然後強行按著讓他們屈辱的跪在王鐵這個賊頭的麵前。
隨後這王鐵一臉威嚴語氣嚴肅的看向幾人問道:“可願降否?!”
王鐵他們都知道這些人肯定是不願意投降的,但這個過場還是要走的。
那幾個官員聽到王鐵這個賊頭的話後都把頭歪過去不看王鐵,那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他們投降是門都沒有。
緊接著王鐵揮了揮手,架著他們的弟兄便將他們嘴裡的布條給扯了出去,這幾名官員咳嗽了一會之後,一個個都紅著眼睛看著那王鐵。
隨後這和州知州黎弘業大聲對著王鐵嚷嚷道:“狗賊!自古漢賊不兩立,我等身為大明朝廷的命官,今日雖敗,但絕對屈膝降賊!”
“你這狗賊要殺便殺,無需多言,哪怕是死,你這狗賊也彆想讓我們投降!”
黎弘業這話一出,站在王鐵身後的後營軍師梁明倫便上前對那黎弘業說道:“黎知州此言差矣!”
“我朝太祖入主金陵,那劉伯溫曾仕官元朝,後來不也一樣降了我朝太祖官至都察院總憲並封誠意伯,後代爵位傳襲至今。”
“要按您說的什麼‘漢賊不兩立’,那劉伯溫以及投降太祖的胡元舊官,豈不是都應該去那塞外為那妥歡帖木兒儘忠?!”
黎弘業瞧著那梁明倫的樣子雖然長相醜陋但這談吐不凡,心想這家夥定是個窮困潦倒從賊的讀書人。
對於剛才梁明倫所說的這個問題黎弘業也深知是辨不明白的,畢竟這忠臣和貳臣那都各自有一套為自己辨經的話術,真要辨起來幾天幾夜都辨不完。
所以這黎弘業便直接對梁明倫發起了人身攻擊:“看你這樣子應該也是個讀書人!”
“這幫泥腿子沒飯吃造反也就罷了,你一個讀書人總不會落魄到沒有飯吃吧?!朝廷何時虧待過你們這些讀書人?!你憑什麼跟著這幫賊寇一塊造反做賊?!”
“聖人教你的忠君愛國的大道理,你難道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裡麵去了?!”
黎弘業說的也沒錯,這年頭的讀書人混的再慘也不會沒有飯吃,這些年來做賊的讀書人不是被賊寇擄掠那就是混的落魄想乾一票大的。
梁明倫一聽這話笑了笑便對黎弘業繼續說道:“黎知州,學生沒造反之前的確是有飯吃的,可這全天下沒飯吃的人多著呢!”
“聖人確實是教過我們這些學生們要忠君愛國,可聖人也教過我們要心懷天下蒼生,以天下萬民的福祉為己任!”
“如今大明朝君昏臣庸吏貪將暴,四方之民莫不受之毒害以致天下大亂。”
“觀此種種,可見已是天命鼎革之時,我等讀書人應當順應天命擇明主而輔之,革天命,定禍亂,開太平。”
“而不是抱著一本死書在那裡因循守舊做那皓首窮經的腐儒。”
那黎弘業聽後還要繼續與那梁明倫辯論,但一旁的馬如蛟歎口了氣對他說道:“黎知州,咱們都是將死之人,何必與這幫賊寇多費口舌?!”
“似這等賊寇不過是黃巢、張角之流,我等雖死其手,然終有一天這幫賊寇也必然有黃巢、張角之結局。”
“我等與這賊寇不過是先死與後死的區彆罷了,搭理他們做甚?!”
黎弘業一聽馬如蛟這話立刻便緘口不言不與梁明倫爭論。
不過這黎弘業的心裡那也是懊悔不已,因為這和州城牆被轟塌導致城破他要擔負很大的責任。
今年年初和州城破之後他的前任因為丟城被革職流放,他才爬上這個從五品知州的位置,等到他上任之後,南京戶部撥了一筆大概八千兩銀子左右的修城款子。
這筆款子被他給截留下來與南京戶部的官員還有州衙的屬官一塊分了,他個人獲利有三千兩之多。
隨後這黎弘業又以修城為名對和州的老百姓攤派了一筆八千兩的修城銀,這收上來的修城銀子又被州衙的官員給分了一大半。
最後落到修城用度的實際工程款可能連一千兩都不到。
所以這黎弘業此時那是非常的後悔,心想這當初要是不貪這個工程款,把城牆給修好,那也不至於幾炮把城牆給乾塌了!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