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24章 杜弘域出動
杜弘域與杜弘業這兩兄弟定好計策之後,杜弘域便親自騎著快馬去滁州與張國維商議。
這張國維雖然是文職武官,但這老小子有很多文職武官不具備的一個優點,那就是非常尊重武將的意見。
所以這杜弘域將他的計策說出來之後,張國維認為有很大的可行性,於是便按照杜弘域的計策施行。
在第二天張國維派劉良佐和牟文綬領兵去往十字鎮接替杜弘域監視全椒縣的回劉諸賊,這劉、牟二人見不是要他們去打鐵賊,所以也就按照張國維的命令辦事。
雖然這段時間劉、牟二將與回劉諸位作戰互有勝負,但是在劉、牟二將看來他們不過是因為儲存實力沒有和這兩個賊頭玩命罷了。
真要玩起命來他們兩聯起手來能把全椒縣的一幫賊寇全給他揚了。
而他們倆真正怕的是鐵賊,因為他們倆認為,即使玩命那也玩不過鐵賊,那十有**會如同曹文詔和張應昌一樣被鐵賊給揚了。
這第二天快天黑的時候,那劉良佐和牟文綬慢慢悠悠的帶著手上的官兵抵達了十字鎮與杜弘域換防。
這從滁州到十字鎮也就三十多裡地而且還是平地,那劉良佐和牟文綬兩人居然能夠走一天,可見這兩人對於上前線作戰還是有些不樂意。
等這劉牟兩路官兵到了十字鎮之後,第二天的一大早天還沒亮,杜弘域就領著家丁和提督標營的營兵往九龍湖方向開拔。
這杜弘域標下刨除滁州以及南都方麵給他征調的民夫輔兵之外,一共是四千多名戰兵。
標下共有五部,其中馬軍一部六百餘人,步軍兩部每部八百共一千六百人,火銃手一部滿編一千人,炮兵一部也是八百人。
這火銃手能夠滿編主要是這火銃手對兵源的要求非常的低,且火銃手的訓練週期非常的短,隻要是一個健康的成年男性沒有智力障礙的,訓練個三個月基本上就能上戰場。
這杜弘域標下戰鬥力最突出的也就是這火銃手和炮兵,至於那馬步官兵杜弘域本人看了都直搖頭。
要說這提督標營的馬步官兵那也是杜弘域一手訓練的,但是在杜弘域看來這江南兵那就是一群歪瓜裂棗,不僅不能吃苦耐勞而且還偷奸耍滑。
杜弘域按照西北邊軍的訓練要求稍微給他們上點強度,這些江南兵那就叫苦叫累的,哪怕杜弘域用軍法處決了幾個刺頭,照樣該怎麼樣就是怎麼樣。
所以這杜弘域最後那也是放棄了,然後將訓練重心放到這火器部隊上麵去。
當然,這主要是杜弘域標下的營兵那都是從南京上直衛所裡抽的丁,這些上直衛軍的背後人脈關係錯綜複雜的如同蜘蛛網一般。
杜弘域營中就有很多軍官跟那南京的勳貴有姻親關係,所以杜弘域這個西北的外來戶也不敢用重法治軍,隻能是點到為止。
...
九龍湖,鐵營帥帳。
目前的時間已經是中午,王鐵他們一群鐵營的高層此時正在這龍王廟的主殿中,圍在一張長桌子上吃著飯。
這吃的主食已經不是麵食而是米飯,吃的菜也還是那幾樣就是幾盆醃製鹹菜,畢竟這十二月份大冬天的也沒地方去找青菜去。
王鐵他們這些人在過去那是很少吃到這米飯的,所以大夥們吃著這米飯那是越吃越有勁,一桶米飯瞬間就被這一桌子的人全部給吃空。
這王鐵他們幾個一邊吃著飯還一邊聊著天,聊天的內容無非也就是當前周邊局勢的變化,隻見那李子建大口大口的嚼著米飯,一邊還對大夥們說道:“昨天夜晚探馬來報,十字鎮來了兩路官兵,大概有**千人左右。”
“我昨天晚上派夜不收去確認了一下,今天早上回報說這兩支官兵就是劉良佐和牟文綬。”
王鐵一聽李子建這話倒也沒有感到詫異,彷彿這十字鎮來的不是**千名官兵,而是**千隻稻草人一樣。
隻見那王鐵抱著碗扒了口飯然後對大夥們問道:“各位,你們說說看這劉良佐和牟文綬是來乾嘛的?!”
王鐵這話一出,那楊英便放下碗筷擦了擦嘴巴對王鐵說道:“大帥,要我看這兩貨肯定是來接替杜弘域監視馬守應和劉國能他們的,然後給杜弘域騰出手來去救那蔣若來。”
一旁的周兵緊接著也放下碗筷對王鐵說道:“楊英說的沒錯,這杜弘域估計是要動了,我看咱們應該有所準備才行。”
隨後那李子建將碗裡的飯扒乾淨之後便也放下碗筷,然後對王鐵說了一個情況:“大帥,這昨天與劉良佐、牟文綬一同從滁州城出動還有一支官兵。”
“從旗號上判斷是神機營參將徐元亨的部隊,這支官兵是往東南方向去的,目的地可能是**縣。”
王鐵一聽李子建這話眼睛珠子便轉動了起來,於是便放下碗筷對還在吃飯的楊雄說道:“彆吃了,把場地清出來輿圖鋪好,我要工作。”
“嗯!”
隨後周兵、楊英他們幾個一起動手將這桌子上的鍋碗瓢盆給清理乾淨,然後將輿圖給鋪在這張桌子上麵開始研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鐵在這地圖上從滁州往**方向比劃了一下,然後便對李子建問道:“劉體純那邊有沒有關**方麵的情報送過來?!”
李子建一聽王鐵這話那臉色就有些難看的對王鐵說道:“大帥,這前協的哨探司還有前協的中軍依屬下那就是一個擺設!”
“完全就沒有發揮出他應有的作用出來!”
王鐵瞧著李子建那副難看的臉色便對他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緊接著這李子建便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之前咱們在和州也就罷了,畢竟離著有一百多裡地,但咱們如今的位置離著前協也就三十多裡地。”
“離著這麼近,這前協硬是好幾天一個塘報都沒給總部發過來,屬下都不知道這到底是那劉體純不把總部放在眼裡,還是這前協的中軍已經癱瘓了。”
這一旁的周兵聽到李子建這話後便笑著對李子建說道:“子健兄弟,你這話就有些過頭了,老劉怎麼可能不把大帥放在眼裡,應該是有其他的問題吧。”
“是啊是啊,可能是在忙其他的吧!”楊英也跟著一塊附和道。
這周兵和楊英心裡估計八成是劉體純那邊第一回當管協沒乾明白,所以在工作上有些失誤,於是這兩人便給劉體純回護了幾句,畢竟這以後自己當管協也有可能出岔子。
這兩人猜的也沒錯,這劉體純如今雖然當了管協,但很多方麵還是按照過去的思維方式辦事。
比如在上報情報這方麵,劉體純還是像過去那樣沒有發現問題就不報,等到發現問題了再往上報。
但其實這種做法非常的不對,因為你劉體純或者是前協的情報部門發現不了的問題,但總部那就未必不能瞧出其中的端倪來。
比如李子建這邊偵查到滁州有一支官兵往東南方向去,但還不確定這支部隊是往哪裡去,隻是推斷可能是往**方縣去。
而前協那邊偵查部隊最近則是發現江對麵有大量的船隻順流而下,但不知去向,所以前協那邊認為沒有必要事無巨細的上報,以免浪費塘兵的人力,想要等到確認之後再向總部這邊彙報。
而如果前協能夠將這個這個情況上報給總部的話,那李子建這邊就可以確定,從滁州往東南方向去的官兵就是往**縣去的。
從而李子建還可以進一步推斷出,官軍不止杜弘域這一路前去救援蔣若來的部隊,可能在**方向還會集結一批官軍前去救援。
但前協這邊沒有將這個情況上報,所以李子建也難確定官軍是否還有一路援軍回去救那蔣若來。
...
王鐵聽到李子建的這番話後臉色也有些難看,不過隨後也就恢複正常,然後便對李子建說道:“這前協初建出點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你待會派塘兵去給劉體純傳個令,命他日後發現任何風吹草動都要上報。”
“好的!”
就在王鐵他們準備繼續討論**縣可能出現的問題時,突然那門外一聲急促的馬蹄聲傳了過來,然後一名手持紅色哨旗的探馬跑了進來。
“報!”
“稟告大帥,杜弘域部從十字鎮南下,到了咱們西邊二十裡外的滁河北岸的韋家莊架設浮橋,但同時還在莊外紮營。”
大夥們一聽這哨探的話便看向了地圖上的韋家莊,這韋家莊南邊就是滁河過了滁河不到五裡地就是九峰山脈。
這九峰山脈與南京老山山脈不相連線,中間有條寬約七八裡的平原通道,後世的G40高速還有S002省道都是這裡走的。
看到這裡王鐵便對大夥們說道:“我看著杜弘域是打算走這條路的,這家夥八成是怕咱們在黃土嶺設伏,所以才走九峰山和老山之間寬敞大路。”
王鐵這話一出周兵和楊英都連連點頭表示讚同,不過瞧著那李子建的眼神似乎是有著不同意見。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