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28章 杜弘域部集結
當李子建聽到對麵的信炮聲和鼓號聲響起之後,便立刻對在身旁的親兵部弟兄命令道:“傳令全軍,立刻集結!”
“遵命!”
隨後李子建就把掛在腰間令箭,也就是一麵刷著紅油漆的下麵是長方形上麵是三角形牌子遞給了這名弟兄。
緊接著這名弟兄便拿著令箭從瞭望塔上爬下去,然後這名弟兄便一邊舉著令箭一邊大聲喊道:“大帥有令,全軍集結!”
這名弟兄一邊喊著一邊沿著這營寨的中軸線往鐵營的帥帳方向跑去,留守在帥帳的王小靖接過令箭之後便正式下令全軍開始集結。
不久之後在中軍帥帳響起了一聲信炮聲,炮響過後那就集結的鼓號聲開始響了起來。
在瞭望塔上的周兵和楊英還有騎兵營的管營劉體福,立刻便對王鐵抱拳行禮道:“大帥,屬下回營了!”
“嗯!”王鐵點了點頭擺手示意回營去集結隊伍。
這鐵營的親軍部與左右兩營還有騎兵營是分營駐紮的,並不是在一個營寨裡麵,所以這周兵和楊英、劉體福必須要回去才行。
雖然大部隊在集結,但王鐵和李子建兩人則是依舊留在這瞭望塔上,拿著望遠鏡觀察這對麵的杜弘域營寨。
這一支部隊的集結速度往往是最能反映部隊的戰鬥力,畢竟你這連集結隊伍都拖三拉四的,你還能指望能打什麼硬仗?!
當鐵營這邊剛開始集結的時候,那對麵的杜弘域部的一通鼓就已經結束了。
這一通鼓的時間非常的短,也就是一分鐘左右的樣子,這第一通鼓代表的是集結的訊號。
在杜弘域的營寨中鼓號聲沉浸了大概有個兩三分鐘之後,第二通鼓的鼓號聲響了起來,這第二通鼓敲擊的時間比較長,大概有個一盞茶的時間,也就是十來分鐘的樣子。
按照明軍的規定同時也是義軍的規定,第二通鼓過後,營中的中高階軍官必須得要披甲帶刃騎著馬到中軍大帳前等候點卯。
如果在點完名之後還沒有到的話,遇到一點手腕子硬的將領,那直接就是一刀下去給軍前正法以儆效尤。
鐵營這麼多年來也就劉體純和楊英兩人因為集結點卯動刀子殺過人,不過這倒也不是遲到的人比較少,而是就這兩人治軍嚴苛。
像王經緯、周兵、孔有德包括王鐵管的沒那麼嚴,也就是痛打幾十大板外加罰款而已,再重一點也就是降級免職。
這第二通鼓的沉浸時間就是營將對下屬中上級軍官的點卯時間,點完卯之後人都到齊了那就是開始第三通鼓,也就是最後一通鼓。
由於鐵營營寨與杜弘域的營寨距離比較遠,所以王鐵和李子建兩人拿著望遠鏡也看不清楚杜弘域中軍帥帳附近是什麼情況,到底有沒有軍官遲到的。
不過王鐵他們猜測應該是有遲到的,因為這杜弘域部的二通鼓過後很長時間都沒有敲響三通鼓。
正常來說即使杜弘域營中的中高階軍官比較多,那點個名最多也就個三四分鐘的時間,用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敲三通鼓肯定是出了問題。
王鐵和李子建兩人猜的沒有錯,杜弘域這次緊急集結還真就有好幾個軍官遲到的,這遲到的軍官中有一個居然還是杜弘域是副手,提督標營的中軍副將徐文勇。
這家夥是當代魏國公徐弘基的親侄子,在這提督標營那叫一個牛逼轟轟,杜弘域整頓軍務訓練軍隊最大的阻礙就是以這個家夥為首的南都京營勳貴集團。
也正是因為杜弘域看這個家夥不爽,這營中大小事務也就基本上不跟這家夥商量,完全把這家夥當成一個空氣。
當然,杜弘域也跟這家夥商量不出什麼東西來,畢竟這家夥是魏國公走範景文的後門硬塞到杜弘域標下來的,打算跟著杜弘域混點了軍功積攢政治資本為以後謀求更高的職務。
要按杜弘域的選將標準,這徐文勇當一個把總他都嫌能力不足,當中軍副將完全就是扯淡。
所以這就導致杜弘域這個提督集結隊伍準備打仗,而作為中軍官居然出現不在中軍大帳,而且還出現遲到的這種離譜情況。
...
杜弘域營寨,中軍帥帳前。
此時這杜弘域正穿著一身刷著金油漆的魚鱗甲,這魚鱗甲在中午陽光的照耀之下金光閃閃的,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金甲神人一樣。
杜弘域的頭上戴著的則是一頂六麵盔,盔上六麵還都繪製著六尊護法神像,這六麵盔上的紅纓槍差不多有三十多厘米長,杵在上麵就像是一個避雷針一樣。
杜弘域頭上戴著的這個頭盔那一般的將帥是沒資格戴的,哪怕是總兵一級沒有特批也是不允許的,隻有高等宗室以及勳貴出任的高階武官才能佩戴這種頭盔。
杜弘域雖然不是勳貴,但他是京營的提督,所以也被允許佩戴這種高等級的頭盔。
大明皇帝的頭盔那也是這種形製的,不過皇帝的頭盔上麵紅纓槍下有一個真武大帝的塑像,宗室及勳貴所佩戴的則是沒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見那杜弘域坐在他的中軍帥帳前,在杜弘域的兩邊站著幾十個提督標營的中高階軍官。
這些中高階軍官穿著的盔甲那也是一個比一個拉風,什麼山紋甲、魚鱗甲應有儘有,畢竟這幫人多數都是勳貴武臣的族親,有幾套拉風的盔甲那也很正常。
而在杜弘域麵前跪著的就是以徐文勇為首的一批遲到的軍官。
這要是放在其他官軍部隊中,那些集結遲到的軍官那一個個都是嚇的如同篩糠一樣顫抖,而徐文勇這些京營軍官一個個都一點都不害怕。
他們都非常明白,杜弘域這個西北來的鄉巴佬肯定是不敢殺他們的,最多也就是打他們一頓罷了。
待杜弘域將茶杯裡的茶喝完之後,便將茶杯遞給了身邊的家丁,然後便對站立在他身後的杜弘業問道:“杜遊擊,依我大明軍律,二通鼓畢,裨校不至當何以治之?!”
杜弘業聽到他哥的話後便立刻來到杜弘域的麵前抱拳行禮道:“稟軍門大人,依我大明軍律,當處以極刑,軍前正法!”
杜弘域這話一出,那跪在杜弘域麵前的徐文勇撇了撇嘴冷笑了一聲並沒有大喊大叫,而是冷眼看著杜弘域,那表情就像是在說你這鄉巴佬難道還真敢殺了我?!
而跪在徐文勇身後的一群遲到軍官就有些害怕了,徐文勇不害怕是因為他是魏國公的親侄子。
而他們這些人雖然也是勳貴之後,但與當代的勳臣血緣並沒有徐文勇這麼近,且沒有魏國公的勢力那麼大。
所以杜弘域的威脅徐文勇可以不當一回事,但是他們那就必須得慎重起來。
杜弘域瞧著那徐文勇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心中便大怒,杜弘域心想你他娘好歹裝裝樣子求個饒,給老子一個台階下也是好的啊!
那既然你這狗日的找死,那我就成全你!
於是杜弘域一怒之下抽出在他身邊家丁手中拿著的簽筒裡麵的一根簽子,然後狠狠的丟在地上厲聲喝道:“那還等什麼!還不給我把這些犯官軍前正法!”
杜弘域的令簽一落地,在場的提督標營軍官,杜弘域的家丁,包括這些跪在杜弘域麵前的遲到軍官全都震驚了。
因為這杜弘域說出去的話可以收回來,發出去的命令也可以再改,但當著全營官兵的麵撒出去的令簽可就不能彎著腰再去撿回來。
這杜弘域要是把令簽給撿回來的話,那他這兵也就不用帶了,可以直接回榆林老家去抱孩子了。
所以在杜弘域令箭落地的一刹那間,全場的人都震驚了幾秒鐘,緊接著那跪在杜弘域麵前的犯事軍官一個個都哭爹喊孃的求饒。
“軍門大人饒了我們這一回吧!”
“我下次一定不敢了!”
“軍門大人,我家就我一個獨苗啊,我死了我家的世職就無人繼承了啊!”
...
雖然這跪在徐文勇身後的犯事軍官都在求饒,但是那徐文勇居然還硬著頭皮威脅杜弘域:“杜軍門,我祖上是開國武勳之首中山武寧王!我伯父是當代的魏國公!”
“我家是太祖皇帝欽定的外戚之家,就算是我觸犯軍法,你要殺我也要上奏朝廷才行!”
徐文勇這話說的也沒錯,《皇明祖訓》中規定魏國公家有人犯法需要經過皇帝批準才能判刑。
但那是直係親屬纔可以,徐文勇既不是魏國公也不是魏國公世子,甚至連魏國公兒子的不是,所以杜弘域要殺他不用上奏朝廷。
隻見那杜弘域冷笑一聲對那徐文勇說道:“本軍門奉陛下旨意提督池河營,莫說你一個區區的魏國公侄子,就算是魏國公世子本軍門一樣可以先斬後奏!”
說罷,杜弘域看向身後家丁厲聲喝道:“都在等什麼?!還不給我將這幫犯官軍前正法!”
“遵命!”
隨後這杜弘業撿起地上的令簽揮了揮手,然後那在杜弘域身後一群凶神惡煞的家丁就如同虎狼一般撲過來將這幫軍官提溜到轅門之前開刀問斬!
一時之間那杜弘域的轅門之前哭喊聲謾罵聲震天動地,隨後幾顆血淋淋的人頭送到了杜弘域的跟前。
“稟軍門大人,執刑完畢,請您查驗!”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