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54章 再議渡江(上)
彆看今天這場會議剛開始時王經緯講了一通官話的結尾還是要堅持渡江計劃,但那不過是一些場麵話罷了。
從王經緯現在的發言就可以看的出來,
王經緯明麵上雖然沒有說反對渡江計劃,但是王經緯那番話的意思就是反對再繼續打下去了。
所以這政治嗅覺非常敏銳的官油子張應昌便立馬見縫插針提出反對渡江作戰,畢竟這有了這二當家擋在前麵,他也不用擔心被這幫賊頭們集火攻擊。
果不其然,張應昌這番話一出,那周楊劉孔這些營中的實力派便開始討論起是否應該擱置渡江作戰的計劃。
這幫軍頭討論了一會之後,那孔有德便第一個跳出來對王鐵說道。
“大帥,我看這老張說的有些道理,連著這麼多場大戰已經讓咱們營中的老兵有些青黃不接,再打下去咱們營裡這瓜藤就該斷了。”
“這彆的屬下不敢妄下結論,但是在這渡江作戰這方麵屬下最有發言權。”
“屬下本人包括營中有不少精通水戰好手,但這些弟兄加到一塊也不過就能湊足幾條船的人,線國安搞的那個水營要想訓練一支能夠渡江作戰的水師沒個一兩年那也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那官府將江北一帶的船匠全給弄走了,咱們即使是訓練出了一支能夠渡江的水師,但這沒有船咱們也過不去啊!”
“所以屬下讚同老張的意見,這渡江作戰的計劃應該長期擱置。”
說到這裡,那孔有德嘿嘿一笑看向王鐵接著又說了一句:“至於這不過江咱們該乾點什麼,那還請大帥定奪。”
孔有德這話一說完,那早就等著發言的李子建便站了起來,先是對王鐵抱拳行了一禮,然後便看向那孔有德說道:“孔將軍,您剛才所言也確實是實情。”
“但有一點我還是要告知孔將軍的,這官軍的長江水師沒咱們想象中的那麼厲害!”
“本部的潛入到江南的細作已經將這江南七營水師的底細全給他摸清楚了,那長江水師雖然看似有一百多大小炮船。”
“但據深入敵營中的細作打探到的情報稱,這長江水師的炮船多數都是從海賊手中買的快要報廢的舊船,真要打起仗來這些舊船開不了幾炮自己就散架了,根本就不堪一擊。”
“在下雖然不懂水戰,但是在下估計以孔將軍手上的這些精銳水手,最多隻需要幾艘中型炮船便能在長江上打出一條水道供我大軍渡江。”
“至於船匠孔將軍就不用擔心了,這江北找不到船匠可以去江南,江南找不到可以去湖廣,總之這船匠本部完全可以解決。”
要說這李子建那也是確實是搞情報的高手,他對情報中的細節有著極其高的敏銳性,一眼就能察覺出其中的端倪。
李子建最初收到情報稱,長江水師在下半年突然增加了將近上百艘戰船的時候,他就感覺到這其中可能有著大問題,因為這官府的效率高的有些不正常。
但是那長江江麵上漂浮的一百多艘戰船又是真真切切的出現他的眼前,可作為情報人員最不相信的就是自己的眼睛。
於是李子建便下令情報部的細作去查一下江南的那幾個造船廠情況,看看這些船是怎麼從船廠裡麵造出來的。
最後一查才發現那江南的幾個造船廠都處於半停工的狀態,以這種狀態根本不可能在下半年造出將近一百多艘戰船。
所以李子建便順著這個線繼續查下去,最後情報部的細作通過賄賂南京龍江船廠的一名工部官員,得知了這長江水師的戰船大部分都是從海盜手中買的,而且還都是一些快要退役的舊船。
為了驗證這個情報的真實性,李子建還在情報部中挑選了有過水手經驗的細作,混入到長江水營中去進一步打探情況。
果不其然,這些混入到水師營寨中的細作驗證這長江水師的戰船的的確確就是一堆破船!
也就是發現了這個情況之後,李子建對渡江作戰計劃的成功更加的有信心,如今孔有德出來說長江水師難以對付,那自然是要狠狠的駁斥一番。
實際上這孔有德也感覺這長江水師有些不太正常,孔有德發現其中端倪是他在和州駐紮的那段時間。
有幾次在江邊巡視的時候,發現那江麵上的官軍戰船行動遲緩掉頭困難,且船體老舊不像是新船而像是舊船一般。
不過雖然當時的孔有德發現長江水師的戰船有些異常,但也並未想到這所有的水師戰船都是這個鳥樣,畢竟這長江水師自打洪武年間就建立,有個幾艘老舊戰船也是很正常的。
如今孔有德聽李子建說出了這個情報之後,這孔有德就認為,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有十來艘中型戰船的話,還真沒準能夠將那長江水師給殲滅。
於是孔有德便看向那李子建說道:“如果真像李都司所說的這樣,隻要李都司能夠想辦法弄到會造戰船的船匠,那在下保證能夠開辟出一條水道供我大軍渡江!”
孔有德話音一落,那張應昌便一臉笑容的對李子建說道:“李兄,適才如您所言,渡過長江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您想過這渡江之前咱們要麵對的棘手麻煩沒有?!”
張應昌所說的這個棘手麻煩,這一屋子的人都知道,無非就是盧象升這個六省總理唄!
隻見那李子建眼神盯著張應昌說道:“張兄所言麻煩可是那盧象升?!”
張應昌聽後點了點頭說道:“沒錯!這盧象升如今進剿大彆山的獻、曹諸賊已經進入尾聲,說不定現在仗都已經打完了。”
“盧象升剿完獻曹諸賊之後,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衝著我們來的,最遲明年二三月份,這盧象升就要領兵東進。”
“這盧象升麾下的祖寬、祖大樂我是打過交道的,說句實話這些遼軍的實力比之杜弘域絲毫不差。”
“還有那湖廣、河南的地方官軍以及外省的援剿客軍即使比不上杜弘域,那實力也不比杜弘域遜色多少。”
“如今我軍連連征戰傷亡頗大早已經是人困馬乏不能再戰,到時候盧象升大軍一至,我軍將何以應對?!”
“不知李兄想過這個問題沒有?!”
張應昌這話一出,這一屋子的人瞬間就沉默了下去,彆看這段時間大夥們在開無雙四處亂殺,但這亂殺的不過是一些江南江北的蝦兵蟹將。
這真要跟盧象升手中的精銳一戰的話,那肯定是不會像現在打的這麼順利。
就從鐵營對付杜弘域就可以看的出來,這打個杜弘域都讓鐵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拉扯了這麼長時間。
那盧象升麾下的援剿總兵祖寬、河南總兵祖大樂這些遼東祖家軍自然是不用說。
湖廣總兵秦翼明、原河南總兵湯九州、援剿總兵李重鎮,這些總兵隻是稍微比杜弘域差一個檔次,還有就是中原地區還趴著一隻實力更為強大的老虎左良玉。
要是盧象升把這些實力強大的總兵全都給帶到江北這邊來,以鐵營的目前的實力對付一個兩個都夠嗆的,更彆提對付這一群總兵了。
這要是放在沒有跟杜弘域打這一仗之前,那肯定是會有人出來吼幾嗓子這幾路官軍都是垃圾廢物的大話。
可跟杜弘域打了這一仗之後,讓很多人都清醒了不少,沒有像東出潼關之後那樣顱內**的不知道自己姓誰。
所以當張應昌這話一出,這一屋子的人一聲都不吭。
這誰要是敢出來吹牛逼,那到時候跟盧象升手下的總兵打仗的時候,那就讓那些吹牛逼的人頂在前麵。
...
那李子建作為鐵營的參謀長自然是考慮到了盧象升的這個問題,隻見這李子建略做思考然後便對張應昌說道。
“張兄所慮之盧象升,在下自然也是考慮進去了。”
“這盧象升在大彆山剿張獻忠、羅汝才他們幾個已經用兵幾個月的時間。”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盧象升手下數萬大軍每天人吃馬嚼所耗費之錢糧無算,而如今大明朝從國庫到地方府庫都是一貧如洗,能支撐盧象升用兵數月已是不易。”
“那盧象升即使領著這幫總兵東進江北來與我軍決戰,那他這錢糧從哪裡來?!”
“盧象升沒有糧餉他手下的這幫餓兵到時候豈能為那盧象升拚命?!”
“再說我們也不是沒有盟友,老回回、闖踏天雖然不堪大用,但八大王、老曹操可是一等一的悍賊,到時候有這些人聯營未必就不能將糧餉匱乏的盧象升大軍一舉擊潰!”
...
李子建對盧老爺搞錢的能力是清楚的,盧老爺在當鄖陽當巡撫的時候在勳襄地區屯田,如今當了六省總理在河南、湖廣爆藩王士紳們的金幣。
但這屯田收益太慢,沒個兩三年是不會有產出的,況且僅鄖襄地區的屯田根本就供應不了盧象升的幾萬大軍。
且這鄖襄地區的屯田因為盧老爺離任的原因從而人走政息,又出現了屯田大量被豪強所侵占的情況。
而爆金幣這種非正規的財政收入又不能可持續性的發展,盧老爺要是再敢來一次的話,這些藩王士紳絕對會發動所有能夠發動的力量將盧象升搞下台。
所以李子建判斷,這盧老爺除了通過朝廷撥發軍費,已經沒有其他的渠道可以搞錢了,而這指望朝廷撥款還不如指望盧老爺再去爆一次金幣。
沒有糧餉這盧老爺再厲害他也沒辦法打這仗,這就是李子建堅持渡江計劃不把盧象升兵團當成威脅的原因所在。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