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73章 計劃改變
在王鐵開完會兩天之後,賀一龍帶著張一川他們幾個還有紅娘子抵達了全椒縣城附近,王鐵得到訊息後便給賀一龍傳信,讓他把紅娘子以及他的部眾留在十字鎮彆帶過來。
對此賀一龍沒有任何的懷疑,畢竟這兩人曾經都睡在一個房間裡麵,王鐵照顧一下這紅娘子不讓他的手下參與滁州之戰那也是合乎與人情的。
其他義軍弟兄們得知這個訊息之後也與賀一龍的想法是一樣的,沒有往鐵營準備找紅娘子當向導秘密往大彆山區轉移家眷輜重這方麵想。
...
鐵營帥帳。
此時這鐵營帥帳內,王鐵和李子建還有張應昌、王小靖他們幾個正圍在帥帳中間的一張方形桌子旁邊,這桌子上鋪著一張那天開會時的輿圖,輿圖上還放著一些各方勢力的棋子。
隻見那地圖上鳳陽府附近已經密密麻麻的擺了很多代表官軍的黑色棋子,而在地圖上廬州府的位置也擺了一些代表官軍的黑色棋子。
王鐵他們瞧著那地圖上鳳陽府聚集的官軍倒沒有什麼感覺,但是瞧著那廬州府方向聚集的官軍就皺起了眉頭。
隻見那李子建指著那地圖上廬州府對王鐵說道:“大帥,據咱們細作來報,這王夢尹手下的幾路官兵已經從安慶開拔至廬州府,分彆在廬州府的合肥縣、舒城還有六安州就食。”
“如果咱們還是按照之前製定的從全椒往西經合肥、六安轉入商霍山區的路線走的話,那這很有可能會被這王夢尹手下的官兵截擊。”
這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那天在製定轉移計劃的時候,鐵營這邊還沒有收到王夢尹率領的楚軍從安慶開拔至廬州府的訊息。
且那天開會的時候,李子建包括張應昌他們都推測王夢尹的楚軍,應該會沿著無為州到和州一條沿江路線進軍到義軍的後方,來與在鳳陽的盧象升兵團南北夾擊在滁州的義軍。
可沒想到這王夢尹居然不按常理出牌,沒按照鐵營預測的路線走,居然從安慶北上到了廬州府那一帶!
李子建他們的這個推測是沒有錯的,盧老爺的確是給王夢尹下了這樣的命令,可這官軍官軍那邊也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緊接著隻見那張應昌歎了口氣說道:“大帥,之前子健兄弟的推測應該是沒有錯的,屬下在官軍中當過幾年兵。”
“這官軍一旦出現缺糧欠餉的情況,那就未必會按照上麵的命令來行軍打仗,而咱們在安慶的細作也上報稱過年那會王夢尹的楚軍在安慶府大肆劫掠。”
“這就足以說明王夢尹手下的官兵缺糧欠餉嚴重,如此一來這王夢尹不按盧象升的命令來,跑到廬州去找吃的也就說的通了。”
這張應昌到底是在明軍中當過總兵的人,一眼就分析出來王夢尹的楚軍動向異常的原因所在。
不過王鐵現在不關心這個,他隻關心接下來該怎麼辦,於是王鐵便對他們幾個問道:“這些咱們就不用去想那麼多了,還是來想想看咱們該怎麼繞過廬州府進入商霍山區吧!”
聽完王鐵這話後,那李子建指向地圖上壽州與定遠之間放著的一顆紅色張字棋說道:“大帥,這張獻忠、羅汝才他們現在就擱廬州府的北麵壽州與定遠之間。”
“如果我們從北麵繞過合肥跟六安的話,那定然逃不過張獻忠他們的耳目,這張獻忠、羅汝才他們兩個狡猾的像狐狸一樣,萬一叫他們察覺出來點什麼,到時候散佈一點不利於本營的風聲,那這滁州之戰可就一點勝算都沒有了。”
隨後這李子建又指向那地圖上六安州位置放置的一個秦字黑棋接著說道:“據咱們細作來報,在六安州就食的就是這湖廣總兵秦翼明。”
“六安州緊挨著商霍山區,萬一咱們的輜重家眷從這六安境內路過之時被這秦翼明給察覺到,那咱們的輜重家眷極有可能會被這家夥襲擊。”
聽完李子建這番話之後,王鐵咬著嘴唇看向他問道:“那依你的意思應該怎麼辦?!”
王鐵這話一出,那一旁的張應昌笑著對王鐵說道:“大帥,為今之計那自然是得做出一點改變,往豫楚交界的商霍山區轉移肯定是行不通了。”
接著那李子建又順著張應昌的話,指向地圖上的安全府的桐城縣與潛山縣之間的大彆山區說道:“所以這咱們得避開在廬州的王夢尹楚軍,暫時先往安全府的桐、潛山區內轉移,再從桐潛山區中北上至商霍山區一帶。”
緊接著這李子建便指著地圖給王鐵重新規劃了一條轉移路線。
“大帥,這北上和直接西進的轉移路線都是行不通的,所以咱們隻能是往南轉移,這從全椒到和州再到無為州一帶多山,而廬州府與安慶府之間也多山。”
“咱們就從這全椒縣南下往和州、含山轉移,再從含山往巢湖、無為州行進,翻過廬州與安慶交界處的浮山山脈進入安慶府境內的桐城,從桐城轉入大彆山區。”
“如今這賀一龍他們幾個都已經轉移到了全椒,馬上就要來滁州跟我們會師,這個時候從和州到無為州一片已經沒有義軍隊伍,所以咱們轉移不會被義軍隊友察覺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且這無為州到和州還有安慶府之間僅安慶遊擊潘可大一路人馬,應天總兵許自強還有應撫標將陳於王已經‘退保’廬州不會出現在和州至無為州還有安慶一帶。”
“所以咱們從這裡走這條路也不會被官軍襲擊。”
這應天總兵許自強還有應撫標將陳於王退保廬州並不是去保護廬州不被賊寇襲擊,而是保護廬州不被王夢尹手下的楚軍禍害。
畢竟這開年的時候王夢尹的楚軍在安慶府境內搞了波大的,作為安廬兵備道的史可法不能不防。
所以這史可法給這在與盤踞在無為州的革掃諸賊對峙,駐守在廬江縣的許陳兩部傳令,命許自強部退往六安州,命陳於王部退往廬州府城合肥,把這兩個廬州府最大的城市給保住,免得被王夢尹的楚軍給禍害了。
所以此時那被賊寇攻陷的無為州、巢湖縣、含山縣、和州等州縣,雖然賊寇已經撤了出去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南直隸的官軍去接收。
王鐵聽完李子建的這個主意之後點了點頭說道:“這現在那也隻能是這樣辦了。”
說到這裡,那王鐵看向李子建和張應昌兩人說道:“你們兩個儘快製定一個詳細的轉移計劃出來,最好是今天晚上之前就搞出來,等到哪賀一龍他們一到滁州,就最好讓王經緯他們行動起來!”
“屬下遵命!”隻見那李子建和張應昌一臉嚴肅的對王鐵抱拳行禮道。
“沒什麼其他的問題就這樣吧!”
“是!”
...
那張應昌一聽王鐵居然讓他參與製定行動計劃,這心裡那就樂開了花!
因為這王鐵讓他參與製定計劃那就是賦予他權力。
他那個鐵營總教頭說到底就是一個頭銜,職務含權量約等於零。
畢竟這鐵營的訓練大綱早就已經被徐安製定好了,且經過後來的不斷完善根本就不需要他的指導。
...
張應昌在加入鐵營之後就給自己製定了鐵營官場的奮鬥計劃。
他的奮鬥目標走的是類似於明朝宮廷太監那樣的虛權“內朝官”發展路線。
這種“內朝官”的特點就是權力雖然看著大,但是其權力來源主要是依靠主上,其身家性命恩威榮辱全部係於主上的一念之間。
而鐵營的“內朝官”就是像李子建、王小靖、楊雄他們這群人。
這群人離了王鐵什麼都不是,哪怕是掌握幾千細作的李子建沒了王鐵照樣地位和權力一落千丈。
畢竟李子建手下的細作無法轉化為正常的戰鬥力,鐵營各營隨隨便便拉出一個司的兵力就能把李子健手下這幾千細作給乾翻。
所以王鐵一旦出了什麼事,那李子建想要利用他手下的細作為他爭權奪利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雖然這李子建有才能不假,但王鐵一段出了事,無論是誰上位都不會用李子建,畢竟這鐵營的軍頭們也有自己的狗頭軍師。
鐵營的“外朝官”那就是王經緯、周兵他們這些手握重兵的實權人物,這些實權人物離了王鐵照樣能活,說不定這權力還能比以前更大一些。
這張應昌很清楚,王鐵不可能讓他這個降將掌握兵權的,所以這張應昌走“外朝官”路線肯定是行不通的,隻能是走“內朝官”路線。
再則張應昌自從沈丘一敗之後對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有了一個清楚的認知,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做實際的領兵官,當一個在後方籌劃軍機的參謀官他還是沒問題的。
這也是為什麼張應昌在年前包括之前的幾次會議上,居然敢出來當麵反駁李子建意見的原因所在。
張應昌那不是反駁李子建的意見,而是要與李子建爭鬥在王鐵這裡的“內朝官”權力。
這王鐵的“內朝官”中,楊雄負責王鐵的生活起居與安保工作,這個張應昌不屑於去爭,在他看來這種傭人家丁乾的活不是他這個前明軍總兵去乾的。
王小靖則是負責內衛工作,這種活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而張應昌雖然有那個心去爭但沒那個膽,畢竟這王小靖萬一對他下黑手可就完了。
所以這最後那也隻能和李子建爭權,同時這也是他所擅長的領域,且李子建這人手沒有王小靖那麼黑,與他爭權最起碼不用擔心會被下黑手。
很顯然,這張應昌爭權還是爭到了一點點的權力。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